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魅力溧阳
政民互动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溧阳市旅游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打算
索 引 号:
014144398/2010-00031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市旅游局
产生日期:
2010-12-05
发布日期:
2010-12-05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
溧阳市旅游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打算
溧阳市旅游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打算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十一五”期间,我市旅游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旅游各项工作,落实旅游产业政策,实施项目带动,打造旅游品牌,加大市场开发力度,推动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旅游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旅游经济总量进一步壮大。五年间,尽管遭受诸如雪灾、“H1N1甲型流感”和国际金融危机等影响,全市接待游客仍预计达到2663.8万人次,实现年均递增16.76%;旅游总收入241.46亿元,年均递增17.71%。其中2010年预计全市共接待旅客7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0亿元,比“十五”期末分别增长162.57%、184.44%。我市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预计达15.1%,旅游增加值占GDP的7.1%,分别比“十五”期末2005年增长9.34%、25.89%,主要旅游经济指标列全省县(市)第五位。旅游经济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市先后荣获”中国品牌魅力城市”、“中国休闲最佳目的地”、“中国十佳休闲生态城市”、“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国旅游竞争力二十强县(市)”、“江苏发展乡村旅游工作先进县(市)”等称号。
“十一五”主要工作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旅游产业地位不断提升
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成立了旅游事业指导委员会,出台了《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溧阳市旅游业发展奖励办法》和《溧阳市旅游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制订了涉及旅游开发的税收、信贷、土地流转等方面鼓励旅游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对加快我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
完善旅游规划,旅游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逐步优化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规划先行,有序开发。在《溧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框架下,先后完成了《天目湖旅游度假区三期规划》、《“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溧阳市旅游业发展三年提升计划》、《南山竹海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瓦屋山休闲旅游区发展总体规划》、《溧阳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重点项目策划》的编制。启动了《南山竹海御水温泉二期规划》、《长荡湖湿地公园发展规划》,推动了全市“两湖两山”旅游发展新格局的形成。
三、
致力品牌建设,旅游形象逐步提升
立足我市实际,发挥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特色旅游精品,实现旅游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的新飞跃。“十一五”期间,南山竹海旅游度假区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御水温泉申报4A级景区已通过省级检查;瓦屋山休闲旅游区被评为国家2A级景区,天目铭汤温泉申报2A级景区已通过检查;江苏水电科普园被评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大石山旅游农庄、玉枝农庄、吴楚农耕文化园、翠谷庄园、十思园、花果山果园等6家旅游农庄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望湖岭山庄、翠谷庄园先后被评为江苏省自驾游基地。到“十一五”期末,全市将拥有景区(点)15家,其中4A级景区3家。
2010年,我市加快推进景区质量建设,着力提升品牌竞争力。
一是旅游品牌创建扎实展开。
全面推进天目湖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国家“5A”级景区;启动“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工作;南山竹海御水温泉创建国家4A级景区已通过省级调研、检查,铭汤孝子温泉创国家2A级景区,已通过了常州市旅游局初检及;加快推进自驾游基地创建工作,翠谷庄园创建“自驾游基地”已通过江苏省旅游局验收。
二是旅游
项目建设加速推进。
御水温泉已全面完成温泉酒店的装修工程,并已投入试运行;天目湖、南山竹海景区创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工作,已完成创建调研、创建方案上报及自查对标、创建任务分解工作,省旅游局已对创建工作进行了调研;瓦屋山景区宝藏禅寺内饰装修、区内神女湖环湖路基础工程、神女湖大坝改造工程已完成,会同规划部门推进了瓦屋山休闲旅游区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完成长荡湖湿地公园植物种植、人行栈道铺设以及道路、水上特色餐厅、生态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
三是旅游
基础设施逐步改善。
按照“构建旅游外环线、畅通景点连接线、提升景区游览线”的要求,坚持以外环道路为突破口,着力畅通旅游交通。全市共改造旅游外环线公路43公里,整治景区公路60多公里,建成景区观光栈道5公里,基本形成了外环线畅通、内环线无阻、连接线安全的旅游大通道。启动了天目湖游客接待中心一期工程,完成了南山竹海生态停车场建设,更新旅游交通引导标识牌系统,旅游景区可进入性得到进一步改善。
四、加大旅游资金投入,旅游要素综合协调发展
实现项目带动战略,集中有限的资金优先发展重点项目,带动其他项目开发和配套设施完善。
一是
大力招商引资,引导社会化办旅游。紧紧围绕《溧阳市“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精心挑选策划旅游招商项目,利用独有的生态旅游资源,参与国际旅游投资洽谈会、旅游博览会、国内旅游招商会,做好旅游招商引资。
二是
旅游开发和配套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旅游建设资金投入54.2亿元开发了南山竹海景区、天目湖御水温泉、天目湖景观提升、中欧论坛永久性会址、天目湖乡村俱乐部、国际茶文化城文化广场、天目湖旅游大厦、十思园、南山竹海生态停车场、戴横线、S241天目湖段、瓦屋山入区道路等多处旅游景点及配套设施建设。优化了旅游产品结构,满足了不同层次国内外旅游者需求。2010年,旅游项目完成投资9.49亿元,完成了天目湖御水温泉五星级度假酒店建设,天目湖国际广场规划方案的编制、项目地质勘察、临时道路建设、营销中心等工作,天目湖宾馆广场改造、东麻路、东陵路、创新路、道路绿化、东副坝、主坝、西副坝景观改造等景观提升工程,瓦屋山休闲旅游区宝藏禅寺大雄宝殿彩绘及佛像装饰、神女湖大坝改造及景观提升工程。
三是
提升服务能力,壮大产业规模。我市旅游接待能力明显增强,“十一五”期间,报批成立组团旅行社10家, 2010年报批旅行社2家。全市已有旅行社16家,其中,国内百强旅行社1家。升级改造溧阳宾馆、云海宾馆、江南大酒店,提高了接待档次,新建了天目湖国际饭店、皇廷国际大酒店、假日酒店等多家高星级饭店。2010年,李家园大酒店被评定为三星级酒店,扬子国际大酒店申报四星级已通过省旅游局检查验收。至目前,全市拥有规模接待设施近100家,星级酒店20家。全市有五星3家,四星5家,三星8家,二星4家,星级酒店客房近3000多间,床位5000多张。是全省县级城市中拥有高星级酒店最多的城市之一,形成了布局较为合理的旅游服务体系。
五、
创新促销手段,客源市场稳中有升
近年来,我局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按照占领长三角基础市场、开拓安徽、山东、河南等目标市场、吸引海外市场的思路,着力构建多元化宽领域的市场体系。“十一五”期间,全市每年用于旅游宣传促销经费约2000多万元,加强与电视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新媒体等合作,开展了“全国知名网络媒体看溧阳”、邀请主要客源地记者来溧采风等活动,加入了“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交流,签订了区域合作交流协议;举办了每年一度的天目湖旅游节、户外旅游节、桃花节、水果采摘节、美食节、登山节、旅游商品展销会等节庆活动,承办了首届江苏乡村旅游节;每年编印集“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一体的《溧阳旅游指南》、《自驾游手册》、《自驾游地图》、《溧阳美食休闲向导图》、美食菜谱;开展了导游词征集和导游员讲解比赛活动;每年分批分行业组织各旅游企业参加各类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充实和完善了溧阳旅游网站,实现了与市政府公共信息平台对接;在宁杭高速等交通要道增设了大型旅游景点宣传广告牌15块。实现旅游资源、产品、市场和信息共享,促进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2010年,我市在传统的旅游宣传促销手段下不断创新,
一是
精心组织旅游节系列活动。
成功举办“中国天目湖国际山地户外节”、“ 溧阳市旅游商品展销评比会”、“第六届天目湖美食节暨首届全鱼宴大赛”、“天目湖‘日月潭’游船首航仪式”、“最美在溧阳”摄影大赛等大型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是
以接轨上海世博会为宣传和市场开发平台,加大旅游形象推广和客源市场开发。
以接轨上海世博会为宣传和市场开发平台,举办“溧阳美食走进上海”活动,参与“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上海茶业·茶乡旅游博览会”活动,开展以“相约世博、走进溧阳”为主题,以“泡温泉、品白茶、尝美食、赏风景、看傩戏”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促销走进上海宣传活动,举办了区域合作旅游峰会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促进了溧阳旅游形象的提升,开拓了溧阳旅游客源市场。
三是
多管齐下开展旅游形象宣传,着力扩大溧阳旅游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我局整合各种宣传形式,利用各种途径,开展宣传推介活动。
强化市场导向。
在主攻上海、苏锡常、宁镇扬一级核心市场的基础上,开拓安徽、山东、河南等二级市场,进一步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着力构建多元化宽领域的市场体系。抓住上海举办世博会的机遇,以世博精品线路为重点,推出“相约世博,走进溧阳”十项措施,全力组织上海专题营销活动。
发挥媒体宣传效应。
利用电视媒体进行宣传促销,4-5月份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播放时长15秒广告宣传片,上海东方卫视《黄金剧场》、《东方夜新闻》全年播放时长15秒广告宣传片;利用上海蒂芙特广场大型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溧阳旅游城市宣传片。利用平面媒体进行宣传,邀请主要客源地主流媒体记者来溧采风;与华东旅游记者联盟合作,开展溧阳旅游宣传活动;在《新华日报》、《常州日报》、《扬子晚报》、《钱江晚报》等主要客源地主流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利用网络媒体营销,在搜狐网、携程网等知名网络媒体大力宣传溧阳旅游,突出形象营销、代理营销。
加强区域合作。
4月份,与上海的静安区、虹口区、闸北区旅游局互动,约请上海旅行社共100多家,到溧阳开展市场对接活动;10月份,参与了由全国十六个“茶乡”城市旅游局针对上海客源市场发起的“上海茶乡旅游合作联盟”第二次工作会议,共同签署了 “上海茶乡旅游合作联盟旅游质量承诺书”和“乡村旅游产品合作共推协议书”。
印发宣传资料。
编印了《最美是溧阳》旅游宣传册2万册,发放到旅游企业,进一步提升溧阳旅游与“天目湖”品牌的知名度、吸引力。
积极拓展境外市场。
四月份利用组织旅游干部赴新加坡培训的机会,与新加坡旅游局、旅游协会对接,推介溧阳生态休闲旅游;4月份,台湾“日月潭”号游轮在天目湖举行首航式,6月中旬,“天目湖”号游轮在日月潭举行首航式,10月下旬,以“天目湖鱼王宴”为主题,在日月潭涵碧楼举办“江苏美食文化节”,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积极与台湾旅游互动,为我们在台湾宣传天目湖品牌,拓展台湾市场搭建了很好的一个平台。
六、创新思路,发展特色,全力打造溧阳乡村旅游品牌
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协调发展”的原则,编制了《溧阳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重点项目策划》。“十一五”初,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溧阳市农家乐旅游管理实施意见(试行)》及其《星级评定标准》;2009年又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溧阳市乡村旅游接待服务设施评定标准》,并在天目湖镇、李家园村进行试点,对全市乡村旅游进行评星定级,规范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发展了 “一村一品”、“一户一特”的农家乐特色村(点),形成了区域特色明显、功能布局合理、内涵丰富的发展格局。全市共发展农家乐200多户,其中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7家,新评定星级农家乐30多家。2010年,预计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接待250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4亿元;全市乡村旅游从业人数16.5万人,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14.2万人。
2010年,我局积极引导乡村旅游“创新特色、科学发展、规范经营”,以推进精品景区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全市乡村旅游品牌。
一是
加快乡村旅游精品景区建设步伐。十思园二期景区开发工作已全面铺开,完成了园区内水系工程建设,绿化景观种植,区内主干道及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大石山旅游农庄已完成餐厅改造提升工程;玉枝农庄启动“农家乐”经营模式建设,完成水电管道、排污系统、环保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山水寨、凌峰生态园推进创建江苏省自驾游基地建设工程,已启动改造工程。
二是
整合资源,优化乡村旅游产业结构。结合“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实施“现代农业开发园区休闲化”和“农产品旅游商品化”战略,将农民的果园打造成乡村游景点,将农产品直接转化为旅游商品,通过旅游活动促进特色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今年,溧阳市政府通过发展规划、旅游道路建设等基础性工作先行的办法,将瓦屋山东侧正在建设中的七个现代农业园区,组成了“曹山休闲农业旅游区”,面积达到十万多亩,总投资5.59亿元。随着休闲、旅游设施的逐步到位,将有力地推动乡村旅游在溧阳北部地区的发展。
三是
丰富文化内涵,提升改造环天目湖乡村旅游区。依托天目湖和南山竹海主要景区周边进行整合和乡村旅游开发,着重打造会议度假型农家乐,建设拓展项目、农耕农具展示、农事参与体验为一体的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农事体验基地。
四是
大力推行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引导农家乐规范和完善服务设施,结合李家园村环境整治,根据《溧阳市乡村旅游接待服务设施评定标准》,组织开展星级农户评定,规范乡村旅游经营和提升乡村旅游品位。
七、加强旅游行业管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认真贯彻旅游法规,促进旅游行业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十一五”期间,组织开展了以“诚信经营,平安旅游”为主题的市场整治和规范工作,春秋旅行社等6家旅游企业分别被省、市评为“百佳诚信单位”;组织全市宾馆饭店、旅行社开展了服务技能比赛,20多位旅游从业人员被评为星级服务人员;组织开展各类旅游从业人员分层次培训,提升服务能力,全市共组织旅游从业人员培训26期,受训人员2520人次;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开展旅游安全工作,无出现旅游安全责任事故;认真处理旅游咨询和投诉,共受理旅游投诉113起,处理率100%,满意率100%。
2010年,我局坚持以法治旅,建立和完善旅游市场综合治理机制。
一是
以规范旅行社经营为标准,提升旅行社服务质量。对全市16家国内旅行社的业务经营、内部管理及“一团一清”资料等进行了检查,努力规范旅游市场经营秩序,促进溧阳旅游健康发展。同时,配合上级旅游部门报批成立了 2家旅行社,协助常州市旅游局对我市130多名导游员IC卡进行年检、核证。
二是
以提升饭店服务品质为主导,深化星评内涵。坚持以监督、检查和规范、引导并重的工作方式,把星级饭店复核与日常动态检查相结合,及时指导企业完善管理,推动旅游企业服务质量的提升。积极推进饭店申星工作。对扬子国际大酒店、李家园大酒店等宾馆申星工作进行指导、服务、检查,完善硬件设施,健全管理制度。以旅游镇(区)为重点,指导一批社会饭店创星级酒店,构建星级酒店、主题酒店和经济酒店协调发展体系,形成梯次的旅游饭店结构,适应各阶层游客的消费。
三是
以旅游培训为平台,提升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为进一步提高我市旅游企业从业人员业务素质、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意识,4月份,组织人员参加了市委组织部在新加坡举行的旅游服务业发展培训,9-10月,组织导游资格考试人员集中培训,同时,组织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特别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参加了省、常州市培训中心统一组织的旅游饭店总经理、旅行社总经理的培训工作。
四是
以抓好旅游安全为重点,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我局旅游安全生产工作以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方针,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开展安全检查、整治和教育培训。在重大节日期间,召开旅游安全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安全工作;与20多家旅游企业签订安全责任书,签约率达100%;完善旅游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制订下发了《溧阳市旅游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会同工商、消防、质监等部门,开展了2次安全大检查;积极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组织对全市30多家旅游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积极开展了“平安景区”创建工作。
五是
加强行风建设,努力提高游客满意度。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按照“一切为游客着想、一切为游客服务、一切让游客满意”的工作思路,强化旅游行业管理,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努力创造“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的旅游大环境。着力纠正了行业不正之风,杜绝了宰客、欺客等不规范行为发生,自觉维护景区的良好声誉,牢固树立了“景兴我誉、景衰我耻”的理念,形成了“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环境”的良好氛围。在10月份开展的游客满意度抽样调查中,对景区环境和旅游服务人员的满意度分别达到96.7%和98.5%
2011
年工作打算
2011年我市旅游工作将继续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旅游大产业,打造旅游大品牌,引领城市品位提升,建设旅游强市为总体要求,按照“两湖两山”的发展定位,着力推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5A级景区”的“三区同创”工作,建设好长荡湖湿地公园,打造文化旅游、乡村旅游、自驾游品牌,实现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9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80亿元目标,突出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实现旅游产品开发新突破
(1)突出规划与创建两个抓手。严格执行《溧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与《溧阳市服务业发展规划》,调整完善产业规划布局。强力推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5A”级景区创建,确保“三区”同创成功。
(2)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启动天目湖山水园景区提档升级工程和南山竹海景区二期建设;推进天福茶业茶博园、观光茶园、茶叶深加工及服务区基础设施建设;瓦屋山休闲旅游区按照国家4A级景区标准,完善游客服务中心、神女湖改造、旅游基础设施、接待服务设施建设;曹山休闲农业旅游区完成区内道路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及引导标识建设。
(3)打造四条乡村旅游带。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规划建设天目湖、南山竹海景区周边及沿线乡村游憩带,翠谷庄园、吴楚农耕文化园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带,玉枝农庄、花果山、十思园环天目湖精品农庄观光带,大石山、瓦屋山曹山休闲农业示范区南北沿线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带,丰富吃住行游购娱内容。新增星级农家乐10家。推出“寻农家源、观农家景、住农家屋、品农家菜、购农产品”乡村旅游线路,培育乡村旅游品牌,引导旅游消费新时尚。
二、深度开展宣传营销,实现客源市场拓展新突破
(1)包装四季旅游产品。针对四季七节,推介四季主题旅游产品:春季—走进天目湖·聆听春天的故事;夏季—激情南山竹海·消夏避暑季;秋季—农家喜丰收·品溧阳美食;冬季—泡御水温泉·体验健康生活。围绕四季主题,整合旅游资源,重点推出溧阳二日游线路,纳入旅行社团队运行计划。
(2)开发四大客源市场。以活动为载体,注重形象宣传与旅游产品营销相结合,做透长三角,开拓珠三角,攻占皖鲁豫,对接海外市场。一是深入上海、杭州、南京各大城市,组织开展“千社万团游溧阳“系列活动。二是以宁杭高铁贯通所带来的快捷交通效应,与广东等地开展城际互动,开拓珠三角客源市场。三是深入安徽、山东、河南等地开展主题旅游推介活动,扩展安徽、山东和河南市场。四是主动参与海外市场的宣传促销活动,以港澳台为支撑点,加强海外客源市场拓展,积极对接欧美市场。
(3)强化五种宣传形式。一是注重新闻宣传。在中央、省、市主流媒体、主要客源地媒体宣传溧阳旅游新产品、新线路。二是推进广告宣传。在溧阳城区主要交通干道制作户外广告,宣传溧阳旅游产品,营造旅游氛围。三是加强网络宣传。完善溧阳旅游网,继续与全国知名网络媒体合作,搭建旅游营销新平台。四是出版一套推介溧阳的书籍——《走读溧阳》、《美食溧阳》、《情调溧阳》、《话说溧阳》;制作三种旅游宣传品——《溧阳旅游地图》、《溧阳旅游指南》、《溧阳美食菜谱》。五是打造节庆品牌。创新节庆活动形式,在继续举办第七届天目湖旅游节的同时,鼓励有关镇区和旅游区举办富有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形成“多点开花,四季有节”。
三、配套发展旅游要素,实现旅游产业质量新突破。
(1)加快旅游交通体系建设。协调有关部门,加快推进旅游景区、乡村旅游连接点的旅游道路建设,在城区、高速公路、交通干道和景区公路设置规范的旅游交通标识。
(2)完善旅游接待功能。大力发展酒店业。在高星级酒店形成规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经济型酒店,推进规模接待设施申星工作。大力发展特色餐饮业。继续举办溧阳美食大赛,推动形成天目湖菜系,配合有关部门,打造特色餐饮街区。大力开发旅游商品。继续推进旅游商品展销评比活动,筹建特色旅游商品展示中心,开展“最受游客欢迎的旅游商品”评选活动暨溧阳旅游商品设计大赛;开展“诚信旅游购物点”评比,并纳入旅行社团队运行线路。
(3)扶持旅行社做大做强。充分利用政策调节与市场推动手段,提高全市旅行社做好地接的积极性。放宽市场准入,简化审批手续,鼓励外地旅行社团在溧开办分社,支持市内旅行社通过加盟、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为新办旅行社做好服务及业务指导工作。组织参加“诚信单位”等评比创建活动。
四、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实现旅游服务水平新突破。
以国家旅游局“旅游服务质量年”活动的后续效应,扎实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提升重点领域服务质量。大力贯彻新版饭店星级标准,加强星级饭店评定和复核工作,开展旅游饭店从业人员服务技能大赛活动。贯彻落实《旅行社条例》及《旅行社条例实施细则》,建立旅行社服务质量分级管理制度;完善导游管理和培训工作制度,开展以“讲道德、比技能、赛服务”为主题的导游讲解员大赛。加强景区标准化管理,加大对A级景区的评定与复核工作力度,开展创建文明景区活动。
(2)加强旅游质量专项检查。开展旅游服务质量专项治理,严肃查处“黑社”、“黑导”、“黑车”等不法行为和游客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规范旅游市场。在此基础上,加强行风建设,认真处理旅游投诉,切实维护游客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强化企业守法诚信经营、提高优质服务意识。
(3)夯实旅游质量发展基础。积极开展旅游标准化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引导企业增强标准意识和规范意识,为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奠定基础。聘请旅游专家教授授课,邀请实际经验的技能标兵实地演练,举办培训班,培训从业人员,提升旅游企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完善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和演练、增强安全意识;加强日常安全监督检查,保障旅游安全。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五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