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魅力溧阳
政民互动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关于做好城市社区“道德讲堂”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
索 引 号:
014143483/2010-00059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溧民发〔2010〕90号
发布机构:
市民政局
产生日期:
2010-09-30
发布日期:
2010-11-01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
要求溧城镇各社区居委会切实做好城市“道德讲堂”建设相关工作
关于做好城市社区“道德讲堂”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
溧民发〔2010〕90号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各社区居委会:
为深入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更好地传颂社区的好人好事,增强居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吸引力,引导广大居民积极投身道德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居民思想道德修养,促进生活美好和社会和谐,根据《溧阳市“道德讲堂”建设实施意见》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做好城市社区“道德讲堂”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为主线,以建设“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深入开展社区“道德讲堂”建设,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作用,着力提高居民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不断满足居民群众多层次服务需求,促进全市社区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二、工作目标
建设社区“道德讲堂”的主要目标是:以城市社区的居民为对象,以提升广大居民群众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为核心,以诚实守信、孝老爱亲、家庭和睦、移风易俗、文明礼貌、卫生行为养成为重要教育内容,实现每个社区都有讲堂,促进社区形成团结友爱、扶贫济困、融洽和谐的良好风尚。
三、工作任务
1.
建立一个社区“道德讲堂”组织机构。
每个社区都要成立以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两委”成员为主的专门工作小组,要有责任人和联络人,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
建立健全社区道德宣传机制。
每个社区建立一定数量的宣讲员队伍,可以邀请社会专家、领导、社区居委会成员、社区先进人物、业主代表等参与,积极开展道德宣传。同时,建立一支20人左右的社区道德志愿者宣传队,充分利用社区宣传栏、小区楼道、社区网站、社区QQ群等载体,通过张贴宣传画报、发放宣传手册、建立网络交流平台等方式,大力宣讲道德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和崇高品质,推动先进道德理念入脑入心。
3.
建立一个社区道德宣讲阵地。
以会议室、活动室等为宣讲主阵地,辅以其他相关设施,并充分发挥社区宣讲专栏的作用。在醒目处悬挂社区“道德讲堂”牌子,做到制度上墙。收集并筛选社会上的各类讲座,将优秀的讲座纳入社区道德宣讲专栏内容,作为日常“道德讲堂”的补充与充实,使大讲堂生机盎然。
4.
开办一个“双月讲堂”。
结合全市“学习日”,每双月举办一次社区道德讲堂。邀请学者、党政领导、道德先进人物等,通过举办道德专题讲座,与社区居民交流、研讨,使群众在参与中认知、感悟、接受、提高。
5.
开展一次实践活动。
组织社区志愿者积极开展为社区老、弱、病、残人员服务,让弱势群体再次感觉到邻里的亲情。人人争做道德建设的参与者与先行者,使“讲道德、做好人”蔚然成风。
6.
为社区道德先进人物办一件实事。
充分体现社区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研究制定关爱帮扶道德先进人物的措施办法,通过发放便民服务卡、实行社区居民事务代理、为社区居民办惠民实事等途径,在政治上、生活上、工作上切实给予帮助扶持,努力形成“好人好报”的社会共识。
7.
组织一次辖区单位共建活动。
利用辖区教育设施和资源作为“道德讲堂”的拓展平台,把家庭、楼院、社区作为“道德讲堂”的实践基地,通过主题活动、召开共建座谈会等方式,调动辖区单位联动共建的积极性,使道德教育的覆盖面不断扩大。
8.
编印一册道德宣讲资料。
各社区要组织上报居民身边的道德模范小故事、身边人或平凡人的感人故事,进行整理、汇编成册。以此为教材,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教育,让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育身边人,丰富社区道德建设的成果。
9.
举办一场社区“道德讲堂”成果展示活动。
以镇为单位,结合实际情况,举办社区“道德讲堂”成果展示活动,采取摄影展示、征文活动等方式,全面展示社区道德建设活动的成效。
10.
建立一套规范的社区道德台账资料。
每个社区道德建设资料,包括社区“道德讲堂”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宣讲员名单、活动计划或方案、宣讲资料、活动资料等内容,要进行整理,立卷归档。
四、工作要求
1.
加强领导。
建立由宣传、民政、司法、教育、卫生、团委、妇联、工会、老龄等部门参加的市镇两级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指导,统一部署,定期研究、部署、督促、检查“道德讲堂”建设工作。各社区要制订学习规划、学习计划及学习制度,有组织、有步骤地将工作落到实处,定期组织居民开展“道德讲堂”活动。
2.
建立考核办法。
以实地旁听、群众问卷、查看电子台账等方式,组织对城市社区“道德讲堂”建设情况进行调研督查,纳入文明社区的考核内容,并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根据居民道德行为的具体表现,每年组织开展“文明楼道”、“文明家庭”、“道德之星”、“贤媳孝子”等评选活动,把开展活动情况作为“星级和谐社区”考评的依据。通过建立激励机制,促使各社区、各家庭的和谐和居民道德素质的提高。
3.
形成激励机制。
要及时报道社区“道德讲堂”建设的情况,大力宣传各级各类道德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营造“讲道德、做好人”的浓厚氛围。每年举办一到两次社区“道德讲堂”建设的交流研讨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和社区专职工作者,研究讨论公民道德建设实践的新动向和新理论,总结交流社区开展社区“道德讲堂”建设的实践经验,为下一步建设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二〇一〇年九月三十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