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一)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 总体思路是:以“改善水环境,保障水安全”为目标,以两个1号文件为依托,以民生水利为重点,加大水利水务工程建设投入,推进实施防洪减灾、农村水利、水资源配置、城乡污水治理工程,加快水利转型升级,为全市经济社会提供防洪安全、水资源供给、水环境保护三大保障。工作目标是:确保一个中心、落实二个推进、加强三项管理、实施五大工程、实现五个提升。 一个中心:防汛防旱安全。 二个推进:以中小河流治理推进圩堤达标建设、以城乡供水治污工程推进水环境治理。 三项管理:河湖管理、水库管理和城市雨污管网管理。 五大工程:城市防洪工程、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小型农水重点县工程、城乡供水治污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五大类工程全部列入了市委市政府2012年50项重点工程(工作)内容,其中,城市防洪工程和农村群众饮水安全被列为市政府为民办10件实事内容。 五个提升:提升防洪保安能力、水资源保障能力、水环境保护能力、水工程管理能力、水行政管理能力。 (二)主要任务 1、加快防洪工程建设,完善防洪减灾体系。一是开展第二轮小水库除险加固,完成省在册的最后10座小水库的除险加固建设。二是实施中小河流治理,上半年实施茶亭河整治工程,下半年争取启动实施大溪河、戴埠河、竹箦河溧城段、周城朱於河整治工程。三是加快实施城市防洪工程建设,9月底前完成新村枢纽、窑头枢纽主体工程建设,下半年启动蒋家荡枢纽,油榨头、花园头和茶亭河节制闸工程建设,2013年基本完成城市大包围节点工程。 2、加快农村水利建设,着力改善农村水环境。一是继续实施重点县工程,上半年完成重点县第二批项目溧城镇、戴埠镇、别桥镇、河口部队项目区建设,下半年组织实施第三批项目天目湖镇、上黄镇、上兴镇项目区建设。二是组织实施村庄河塘清淤工作,完成全市657座村河村塘的清淤扫尾。三是组织实施省市各级新增农田水利项目的建设,加快改善农业水利条件和农村水环境。 3、推进污水治理和区域供水工作,提升城乡发展环境。一是推进中心水厂建设,全面启动厂房土建和设备安装。二是继续开展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和污水管网建设,对9个老小区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根据市政建设,同步新建雨污水主管网18公里。三是加强城区排污单位污水纳管管理,推进管网覆盖区排污单位污水纳管工作。四是启动花园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前期工作。 4、加强防汛防旱措施落实,确保全市安全度汛。在加快防汛工程建设的同时,加强防汛工程的日常管理,及早组织汛前水利大检查,一丝不苟抓好险工隐患的处置、重点行洪通道的清障、城区防洪排涝的各项准备。加强非工程措施的落实,抓紧抓好抢险队伍的组织落实和防汛工作责任制的落实,进一步完善各类预案,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和应急措施落实,充分做好防大汛、抗大灾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全市安全度汛。 5、加强河湖水库和城市排水系统的管理,提高工程效益。一是继续做好河道长效管护扩面增效工作,推进村级河道长效管护,力争长效管护全覆盖,加强管护考核,提升管护水平。二是加强水库工程管理和水资源保护,积极推动水库管理单位创建省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和规范化管理单位。三是全面开展城市雨污水管网巡护,实施雨水管网清淤和改造,提升城市排水能力。四是建设长荡湖巡查基地。 6、加强水政水资源管理,推进落实三条红线制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严格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加强节水减排工作,强化对取水单位的取水管理,建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强化全市水功能区管理,开展城镇排污规范化整治,落实建设项目排污设施同步建设制度,科学核定水域纳污容量,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逐步实行三条红线控制制度。加强水行政巡查执法,维护良好水事秩序,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