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魅力溧阳
政民互动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关于下发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通知
索 引 号:
014144291/2011-00080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溧安监[2011]73号
发布机构:
应急管理局
产生日期:
2011-10-31
发布日期:
2011-11-01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
关于下发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通知
关于下发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通知
溧安监[2011]73号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各科室,各直属单位:
市安监局发挥着全市安全生产的综合监督管理作用,尤其对安全生产领域内的突发事故具有组织、协调、调查的职能,对突发事故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置,为减小事故危害,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安全、高效、有序地组织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防止事态的蔓延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生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编制依据
《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矿山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预案等级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分为一级预案和二级预案,一级预案适用于在我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死亡2人及以上的安全生产事故或性质严重、产生较大社会影响力的事故。二级预案适用于在我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死亡1人的一般性安全生产事故。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本市行政区域发生的死亡2人及以上的安全生产事故或性质严重、产生较大社会影响力的事故的防范和应急处置。
应急救援原则
坚持统一指挥、区域为主、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充分整合现有的专业和社会的应急救援资源,完善工作体系,建设责任明确、反应快速、救援有力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五、应急救援小组成员职责
(一)总指挥: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全面工作。决定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及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决定事故情况上报、报道及事故处置等重大情况;负责应急救援重大事项的决策。
(二)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做好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检查督促做好安全生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信息报告组组长:蒋建成
信息报告组副组长:卢海军
信息报告组成员:由办公室和法规科人员组成
信息报告组:负责事故现场相关情况的搜集统计,包括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已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损失。按规定时间和内容的要求报告事故情况并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负责对应急救援所需的各种设施、设备、物资等保障工作,同时在事故现场设置隔离带,防止外来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四)现场处置组组长:根据不同的事故类型,由相应职能科室负责人担任组长
现场处置组成员:技术专家和相应职能科室人员
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救援及处置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及专家制订现场处置方案,调动救援装备、人员,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技术专家对现场进行技术分析,共同实施救援。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证据,绘制现场简图并作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点痕迹和物证,做好周围物资转移工作,防止事故危害扩大以及次生事故的发生。
(五)公众疏散组组长:史金强
公众疏散组副组长:高翔、杨一超
公众疏散组成员:监察大队其他人员
公众疏散组:负责对现场及周围人员进行防护指导和人员疏散。确定人员、疏散距离、疏散路线、疏散安全措施,确保疏散安全,同时妥善安置疏散人员,做好疏散人员的安抚、情绪控制。
六、应急救援程序
事故应急救援包括报警与接警、实施救援(救援协调、现场处置、疏散人员、现场保护、维持秩序)、后期处置、事故调查等几个方面。
(一)报警与接警
接到事故报警后,接警人员要及时记录有关事故情况(包括发生事故的企业名称、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事故类别、周边情况、需要支援的人员、设备、器材、交通路线、联络电话、联络人姓名等),在第一时间向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汇报,信息报道组组长在得知事故信息后,按救援小组总指挥的要求和预案等级,立刻通知相关救援小组成员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开展救援工作(救援小组名单见附件1、附件2和附件3),城区范围内必须于十分钟之内到达事故现场参加救援,城郊地区(溧城镇)必须于二十分钟之内到达事故现场参加救援,远郊地区(其他镇区)必须于三十分钟之内到达事故现场参加救援。
(二)实施救援
1、应急救援小组在到达现场后,现场处置组人员要立即了解现场情况及事故的性质,根据不同的事故类型进行协调与指挥,确定警戒区域和事故控制具体实施方案,按照各自分工开展工作。指挥协调现场各专业救援队伍开展救援行动,合理高效地调配和使用应急资源。
2、各专业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应服从现场指挥人员的指挥,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按各自的分工展开处置和救援工作。
3、技术专家到达现场后,要会同现场处置组人员迅速对事故进行初始评估,确认紧急状态,及时控制造成事故的危险源,提出救援处置实施办法和防范措施,防止事故的继续扩展。
4、公众疏散组人员要迅速将警戒区内的群众和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三)后期处置
1、事故得到控制后,后勤保障人员要认真核对参加抢险的单位及人数,清点各种救援机械和设备、监测仪器等,对于在救援中损耗的应急救援物资进行更换配备。
2、信息报告人员整理好救灾记录,及时总结分析,同时按规定时间和内容的要求报告事故情况并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事故信息公布必须经总指挥同意后才能公布,任何单位与个人不得私自向社会公布事故信息。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事故报告应及时、准确、完整。
(四)事故调查
救灾完成后,按照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相关要求,开展事故调查,救援小组成员应配合或参与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等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吸取事故教训,从管理、技术等方面督促事故发生单位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七、其他事项
(一)本《预案》在实施过程中由总指挥决定根据不同情况随机进行处理。
(二) 救援车辆由局统一负责调度,各单位都必须从全局出发,紧急情况下个人车辆也要服从指挥与调配,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共同做好事故的抢救和处理工作。
(三)全局所有人员手机应保持24小时开机状态。
(四)各科室、各直属单位人员都有责任参加安全生产事故的抢险救灾。
(五)各科室、各直属单位要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掌握预案的内容和相关措施,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定期组织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按照预案的要求,有条不紊地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六)本《预案》从发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1: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构成情况表
附件2:工矿商贸应急救援队伍构成情况表
附件3:综合监管行业应急救援队伍构成情况表
二〇一一年十月三十一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