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2010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绿色崛起、跨越发展”战略目标,突出“全力冲刺‘十一五’,奋力实现新跨越”工作主题,以“五比五看”活动为抓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提升履职能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保持了溧阳质监事业的平稳发展。 一、充分履行职能,服务经济发展。 (一)推进以质取胜战略。 将质量兴市工作引向深入,进一步强化质量责任制的落实;加大名牌战略的推进力度,年初召开名牌战略推进工作会议,培育江苏省名牌产品15只,常州市名牌产品26只,力争培育和发展一批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的名牌产品,形成有溧阳地域特点的名牌产品群体;启动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已组织20家企业开展质量信用评价工作,现已全部通过初评;积极鼓励企业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改进和完善以质量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管理,争创质量奖;加强生产许可证产品的证后监管,巡查许可证企业56家。制定了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流程,根据工作流程,划分监管区域,落实监管责任。 (二)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 推动2家企业的2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机构项目的筹建工作;组织2家企业争创江苏省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组织2家服务企业申报了1项省服务地方标准项目和2个省级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申报省农业地方标准项目9项,常州市地方标准项目4项,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2个;组织8家企业的12种特色农产品参加省第四届农业标准化成果展示会;强化标准复审备案工作,对到期标准企业进行提醒告知,完成工业产品企业标准审查和备案202个;办理代码证书3664套,IC卡2112张,新办条码10个,续展条码15个。 (三)大力实施民生计量工程。 认真落实好集贸市场、村级卫生机构计量器具免费检定工作,共完成33家集贸市场2288台计量器具及131家村级卫生室720台医用计量器具的免费检定。强化涉及民生的“三表”、加油机、计价器计量强制检定工作,共检定水表8300只,煤气表7465只,出租汽车计价器335只。实现了对集贸市场、民用三表、加油站、医疗卫生机构等几大领域计量监管的全覆盖。组织开展“推进诚信计量、建设和谐城乡”活动,组织推荐申报省级“2010年度诚信计量示范加油站”3家、“2010年度诚信计量示范集贸市场”2家。大力开展5.20“送计量、送温暖”专项行动,大力宣传计量工作,增强社会计量意识,推进公平交易。 (四)加强食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确保不发生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持续开展食品安全整治。按上级部署开展“节日食品”、“使用乳粉原料食品”、“黄酒”、“肉制品”、“茶叶”、“食品添加剂使用”、“饮用水”、“地沟油”等21项专项检查。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重点对辖区范围内的添加剂生产企业和肉制品、水产加工品、糕点、土特产等高风险食品企业开展专项检查,未发现有滥用添加剂和使用非食用添加物质的行为;落实食品质量安全责任制,与168家企业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邀请各界代表和30多家食品企业开展“质监邀您看企业,食品安全大家行”。全年食品省抽合格率高于常州市平均水平,没有发生食品重大事故。 开展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整治。继续全面宣贯新修订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对全市9家气瓶充装单位进行年度检查,完成60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现场安全监察。完成对60台锅炉、509台压力容器、148台电梯、671台起重机械、26台厂内机动车辆进行登记发证,发放安全告知承诺书22份。完成对重点工程——宁杭高铁工程溧阳段开展特种设备督促检查。检验特种设备1656台,安装监督检验特种设备1321台,制造监督检验特种设备1832台,检验安全阀1378台。 (五)严打假冒伪劣,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围绕重点,先后开展了“元旦、春节”食品专项检查,检查全市食品企业生产的肉制品、蔬菜制品、豆制品、方便食品、罐头和大米等质量状况,保障“两节”食品安全;开展建材专项打假行动,加大对带肋钢筋、预制构件、塑钢门窗、普通烧结砖等生产企业的监管整治力度;开展小轧钢企业专项整治行动、农资专项打假行动、饮用水生产行业等专项整治,依法查封违法生产的场所、设备、工具及违法生产的产品。 二、优化服务环境,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 加大扶优扶重力度。继续执行16项惠民惠企措施、行政执法“首违不罚”规定。继续强化重大工业项目跟踪服务,对全市104个投资3000万以上重点工程做到:立项审批阶段,主动服务,提高行政许可效率;项目建设阶段,前移关口,帮助把好建筑材料和特种设备等质量安全关;项目建成后,及时跟进,帮助企业建立质量管理、标准、计量检测体系,提供产品检验等技术服务。开展“部门服务促提升,效率溧阳创品牌”主题实践活动,积极争创五星级机关服务品牌,提升服务效能。 推动检验服务平台建设。利用国家实验室认可的完善质量运作体系,省级检验中心的资格认可而形成的技术能力和公信力,通过“整合资源,优化组合”,采取“专业集成,综合牵头”的方式,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筹建江苏省茶叶质检中心,目前已签约并正在建设,建成后将大大提升我市茶叶检验检测能力和水平,促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推进节能减排服务工作。将计量节能服务对象由省以上重点能耗企业向年耗5000吨标煤的企业拓展;加强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引导重点耗能企业提高能源管理水平,使能源计量为企业增效;根据产业特点,对我市钢铁行业5家省级能源计量采集试点企业按月进行数据采集、上报。对30台锅炉开展能效测试,免费培训考核工业锅炉操作工50人次。 三、创新工作机制,推进能力提升。 完善可视化监管做法,强调工作闭环,三类重点监管企业监管状况,发现的问题全部即时上看板公开信息,内部工作职责、工作流程进一步清晰,内部联合联动进一步加强,做到信息共享、难题共商、接口顺畅,权力公开透明、阳光运作,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得到提升。 实现”两集中、两到位”管理。为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升服务发展能力,优化服务方式,全面落实 “两集中、两到位”的相关要求,实行质量技术监督行政许可类业务统一到行政服务中心办理、非行政许可类业务统一到局门厅质监业务服务中心办理的“一条龙服务”,使服务更集中、更便捷、更快速,提高工作对象办事效率。 四、严抓党风廉政,树立良好形象。 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质检总局“八严禁”和溧阳市委“十条禁令”,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抓好责任分解、责任落实、责任追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要求严格执行“五严”要求。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学习廉政准则,争做勤廉表率“主题教育学习活动,开通手机廉政课堂;严格落实信访工作制度,严格风险防范,加强权力内控,树立溧阳质监系统科学公正廉洁高效的形象,全局没有严重违反党纪法规和各项纪律的行为发生。通过质量信息简报,质量广场等手段,利用“3.15”、“5.20”、”“安全月”等活动契机广泛宣传,提高质监工作社会认知度与美誉度。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