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各分局,机关各科室、直属单位:
为深入开展“党徽耀红盾”系列活动、争创“群众满意的窗口服务单位”,现将《溧阳工商局“红盾品牌培育示范岗”创建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O一一年五月三日
溧阳工商局“红盾品牌培育示范岗”创建工作方案
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更好地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基层,充分发挥商标战略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常州局《关于在全市系统开展“党徽耀红盾”系列活动争创“群众满意的窗口服务单位”实施意见》以及我局《关于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系列活动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商标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四个统一”和“三型工商”的深刻内涵,树立“以服务发展为目的,以履职监管为根本,着力在创新管理上求突破,奋力在争先创优上求进位”的工作理念,不断弘扬“忠诚、勤廉、效能、和谐”核心价值观,以争创“红盾品牌培育示范岗”为目标,以商标战略为载体,着力提升商标战略实施的组织化程度,着力构建我市上下齐心协力推进企业品牌建设的工作格局和品牌培育长效机制,营造良好的品牌培育环境,把品牌培育工作打造成群众满意工程和强企富民工程,为品牌强市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创建口号 广泛宣传、扩面增量、专业保护、品牌跃升。 三、创建目标 通过创建“红盾品牌培育示范岗”活动,商标条线各级党组织和所有商标管理党员干部均要成为品牌建设的“服务先锋”,帮助企业解决在商标战略实施和品牌建设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充分调动企业品牌培育的积极性,不断加大对企业品牌建设的培育力度,力争达到以下目标: 一是到2012年6月底,出台和完善实施商标战略、推进品牌建设的政策意见和扶持措施。 二是到2012年底,全市新增国内注册商标950件、国际注册商标10件、驰名商标1-2件、省著名商标8-10件、常州市知名商标20-25件、省级品牌培育基地1个、市级品牌培育基地2个。 三是确保实现企业商标投诉答复率100%和商标行政案件当年处理率90%以上。 四、创建措施 (一)大力营造品牌培育良好氛围。 1、开展“为品牌加油、为党旗添彩”建言献策活动。各单位要围绕“商标战略与区域品牌建设”主题开展调研和征集意见,研究探讨本辖区内品牌发展对策。要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意见和对策形成书面报告,专题向地方党委政府领导进行汇报,为本地经济发展建言献策,争取地方领导对商标战略和企业品牌建设更高的重视和更大的支持。市局拟于2011年9月份召开“商标战略与区域品牌建设”专题研讨交流会议,各单位交流发言材料请于8月20日前报监管二科陈刚邮箱。 2、举办“商标战略我先行”公开承诺活动。市局将采取适当的形式在媒体上开展“商标战略我先行”公开服务承诺活动,亮出党员身份,明确商标战略实施和品牌建设服务内容,对外公布商标战略和品牌建设服务热线电话,接受企业咨询和群众评议监督。 3、开展“品牌照耀溧阳”系列宣传活动。市局将有针对性地选择本地媒体设立专版,加大商标战略宣传力度,各单位要设立专栏,有效传播商标知识,营造品牌培育氛围。同时要做好商标知识进“企业、社区、农村、校园”宣传培训对接工作,切实增强我市各类市场经济主体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能力。选择创牌意识比较浓、基础工作较好的乡镇,联合相关部门建立“实施商标战略指导站”,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向全市推广。 (二)大幅提升商标申请和注册量。 1、建立“党员商标发展联系点”制度。市局负责商标管理的党员干部要与基层工商分局建立商标发展联系点,基层工商分局负责商标管理的党员干部要与辖区企业建立商标发展联系点。加强注册指导,负责联系的干部要指导10家企业注册商标。 2、推行“四书两帐两卡”商标行政指导制度。各单位要建立“商标注册建议书”、“商标规范使用提示书”、“争创驰、著名商标建议书”、“商标违规使用提示书”和“辖区商标注册情况登记台账”、“辖区企业商标联络员登记台账”以及“驰著名商标跟踪服务卡”、“商标维权联系卡”等制度,利用企业注册登记、企业年检和经济户口检查等时机进行行政指导,对辖区内企业实行商标战略综合性指导服务,不断提升企业申请自主商标、培育自主品牌的意识。市局监管二科将于2011年8月份对各单位“四书两帐两卡”商标行政指导工作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3、实施“商标申请注册提速”计划。各单位要按照常州局的统一要求和部署,把大幅增加国内和国际商标申请量和注册量作为重要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对地方主导特色产业、商标注册率低和出口型企业以及创牌需求较为强烈的行业集中开展商标注册推进行动,通过集中开展商标注册宣传、上门指导等方式,加大商标注册工作力度。2011年,全市新申请国内注册商标450件、国际注册商标5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申请1件,新申报驰名商标1件,新增省著名商标2-4件,常州市知名商标8-10件,在7月底前各单位商标申请注册完成60%以上,2012年国内和国际商标申请量的增幅要在上年同期增幅的基础上再增加10%以上,力争在全市掀起商标申请注册的新一轮高潮;到2012年底,培育省级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基地1个,常州市级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基地2个,实现企业商标投诉答复率100%,商标行政案件当年处理率90%以上。 4、推动建立商标申请注册财政补贴制度。省局将建立省级财政商标注册补贴制度,对申请地理标志注册、集体商标注册、商标国际注册的企业给予一定补贴。市局将向市政府进行专题汇报,积极推动本级财政建立商标申请注册财政补贴制度,特别是加大对农副产品商标、地理标志商标、服务业商标、集体商标和本地特色主导产业商标申请注册的扶持力度,对我市商标意识较强、高度重视商标注册、商标管理和运用好的企业,作为典型进行宣传。 (三)全力打造特色产业品牌群体。 1、层层建立“商标培育挂钩联系点”制度。各单位要以本地优势特色产业骨干企业、行业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规模出口型企业为重点,形成企业品牌培育储备库名单,制订本区域商标培育计划并于2011年6月底前上报市局监管二科备案。全局建立“商标培育挂钩联系点”制度,市局领导和监管二科负责与申报驰、著名商标的企业挂钩联系,基层分局负责与申报著、知名商标的企业挂钩联系,确保每一名负责商标管理的党员干部要深入企业,定期对重点商标培育企业实行上门指导,对列入近两年申报“三名”商标计划的重点企业,专题帮扶。负责联系的党员干部要指导辖区内5户企业申报“三名”商标。 2、深入推进品牌培育基地建设。一是制订2011-2012年全市品牌培育基地建设规划,2011年在天目湖白茶行业创建常州市级品牌培育基地,2012年在全市饲料机械行业创建常州市级品牌培育基地,天目湖白茶行业创建省级品牌培育基地。二是建立品牌培育基地联系点制度。市局监管二科会同辖区分局主要负责人挂钩联系品牌培育基地和争创品牌培育基地的产业集群,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和专家顾问现场办公,给予品牌发展指导。三是对全市特色产业集群基本情况进行调研并上报市委、市政府,推动市委、市政府出台扶持政策。 3、着力推进地理标志价值提升。一是组织开展全市具有地理标志特征的传统手工艺品和农产品有关情况的调查,各单位要充分挖掘本辖区内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全面开展地理标志普查,制定本地地理标志商标申报名录并报局监管二科,2011年12月前市局监管二科会同社渚分局指导溧阳市青虾养殖协会完成“社渚青虾”地理标志商标申报工作。二是要加大地理标志宣传推介力度和品牌培育力度,积极推荐地理标志商标申报“三名”商标,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地理标志专项保护行动,不断提升地理标志商标价值。 (四)加快建设品牌保护放心城市。 1、建立品牌保护特约监督员制度。市局将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本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商标侵权和品牌保护工作进行指导监督。邀请关心工商工作和商标保护工作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担任品牌保护特约监督员,积极参与商标重大侵权案件和商标域外侵权案件的协调,共同推进品牌保护放心城市建设。 2、扎实开展重点商标保护行动。各单位要围绕本辖区主导产业和重点企业,针对易受侵权的驰名、著名商标和商标侵权案件高发地区,推行重点保护机制,大力开展保护行动。2011年市局将“上上”电缆、“山湖”电缆和“天目湖”茶叶商标确立为全市商标重点保护名录,通过商标保护区域协作网络,及时开展重大案件协调,加大商标域外保护力度。对恶意侵权、重复侵权以及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案件要加大曝光和惩处力度,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3、深入开展商标使用规范管理专项行动。各单位要以经济户口管理软件为依托,把行政管理和行政指导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对知名品牌企业商标使用情况专项检查,规范商标使用管理中的失当行为,进一步提高我市企业商标使用规范化水平。对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企业每年实地检查指导不少于一次,对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商标使用行为要进行重点检查,严肃查处商标使用中的不法行为,创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五)积极培养品牌建设专业人才。 1、积极组织参加“品牌管理师”培训。结合我市商标人才队伍现状,积极推荐驰、著名商标企业、出口企业、地理标志企业和品牌培育基地骨干企业以及商标中介机构主要负责人员参加省局举办的“品牌管理师”培训,确保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通过培训,使企业管理人员能够全面掌握商标战略的内涵以及注册、管理、培育、运用和保护技巧,提升对商标战略的认知程度,切实增强实施商标战略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2、加大对基层商标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按照常州市局“下培一级”的方式,在创先争优活动期间把全系统商标管理干部轮训一遍,确保市局和基层工商分局商标管理干部全部通过省局组织的商标战略业务考试,确保商标战略实施的各项政策在基层得到真正落实。 3、开展“商标战略服务能手”竞赛活动。在全系统组织开展以基层分局一线干部为主的“商标战略服务能手”竞赛活动。活动以增强群众满意度和推进企业品牌建设为目标,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为主体,以争创服务能手为主要内容。服务能手要做到辖区企业商标投诉答复率100%、商标行政案件当年处理率100%、对辖区商标企业行政指导率100%,要熟练掌握商标法律法规,要熟知商标战略知识和辖区内商标的基本数据,能掌握辖区内大中型企业商标使用情况和较高知名度商标实际使用情况,建立辖区内争创“三名”商标的企业数据库。通过竞赛活动,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举措,提高服务水平。市局将于2011年6月底前出台竞赛活动方案。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全省工商系统开展“党徽耀红盾”系列活动、争创“红盾品牌培育示范岗”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开展“红盾品牌培育示范岗”争创工作,并将其作为开展创先争优的重要抓手,与工作项目申报管理、加强能力作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要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单位实际,加快细化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认真抓好工作推进。 (二)明确责任,务求实效。各单位要根据争创工作内容,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针对本单位、本条线的工作实际和特点,找准争创“红盾品牌培育示范岗”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要按照有利于党组织开展活动、有利于党员积极参与、有利于充分发挥党员作用的原则,合理安排活动方式和载体,确保争创活动取得实效。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单位要引导商标管理岗位的党员干部迅速投身到创建“红盾品牌培育示范岗”的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亮出党员身份,公开服务承诺、开展服务竞赛等形式,切实为企业品牌创建办实事、解难题。市局将对各单位创建“红盾品牌培育示范岗”情况进行考核评比,对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宣传表彰,形成全系统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