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魅力溧阳
政民互动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市环保局2010年度工作总结
索 引 号:
014143600/2011-00024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市环保局
产生日期:
2010-12-15
发布日期:
2010-12-15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
2010年,溧阳市环保局致力于提升全市环境质量、服务经济发展,努力完成“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做到“一个抓手,两个达标,三管齐下,三项提升”的环保工作局面。
市环保局2010年度工作总结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溧阳市环保局2010年工作总结
2010年,溧阳市环保局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五比五看”活动要求,制定分解落实冲刺生态市收官目标任务,致力于提升全市环境质量、服务经济发展,努力完成“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做到
“
一个抓手,两个达标,三管齐下,三项提升
”
的环保工作局面,为溧阳 “绿色崛起、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环境支撑。
“
一个抓手
”
以冲刺生态市建设为抓手,巩固和加强创建成果
生态市建设是我局各项环保工作的抓手,为实现完美收官,我局详细分解落实各项生态市创建目标任务,对77项重点任务和各考核节点逐项加强督查,确保符合创建要求,通过环保部工作考核。
1
、推进生态细胞建设出亮点。
紧扣环境优美乡镇创建要求,针对各镇(区)在环境基础设施及整体环境面貌上的不足,指导各镇(区)细化完善长效管理措施。至此,我市共有环境优美乡镇9个(其中已命名国家级2个,待命名国家级7个),生态村44个(其中省级14个,常州市级40个),积极推进各项“绿色创建”活动。
2
、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出成效。
完善各乡镇污水处理建设工程,解决污水处理厂运行不正常、污水支管网覆盖率低、污水收集率不高,环境卫生长效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各镇污水处理厂稳定达标运行;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0套,持续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加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污染防治,科学划分禁养、控养、适养区域,调整和优化全市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的生态布局。
3
、加强创建宣传力度出氛围。
在媒体上开设“生态市建设专栏”,利用六五世界环境日、广场文艺演出、街面电子屏、大型广告牌、标语横幅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形成了全社会关注生态建设、积极参与生态建设的良好氛围。
“
两个达标
”
一是紧抓污染减排,实现总量控制达标
1
、制定目标狠抓落实。
今年是“十一五”减排最后一年,我局及时了解掌握减排项目的最新动态,对2010年度COD、SO
2
减排目标任务书及评分细则进行合理调整,狠抓落实,2010年计划削减COD排放量3194吨,计划削减SO
2
排放量6531.5吨,顺利通过国家环保部半年度检查。
2
、积极推进重点减排工程。
组织对我市所有减排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现场检查,针对问题积极指导企业整改完善并编制减排台账。目前,昆仑热电脱硫工程、申特烧结机脱硫工程都已建成。完成6家强制清洁生产审计和10家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3
、继续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工作。
根据《江苏省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方案》有关要求,服务好新建企业排污权有偿使用。目前已有19家企业申购了排污权有偿使用指标,全年完成排污权征收224万元。
二是严控环境指标,实现环境质量达标
2010年,全市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两大水库(沙河、大溪)水质良好,地表水水功能区监测断面除氨氮等少数指标其余均能达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2.8%,噪声功能区达标率100%。
“三管齐下”
一是加强流域环境管理,确保水源安全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是我局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坚持对沙河、大溪水库取水口及上游河流进行每周例行监测采样的基础上,及时掌握水质变化动态、征询专家意见,编制水质分析报告,为加强环境管理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不断加强流域巡查力度,编制实施《天目湖饮用水源地农家乐项目专项整治方案》,对沿湖宾馆饭店的污水专项整治工程进行“全覆盖无渗漏”的跟踪检查。排查水源地和上游来水的污染源,对沿湖重点部位(天目湖景区游船码头、中欧论坛、江苏国信溧阳抽水蓄能电站等)加强督查力度,确保不发生污染事故,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对全市6个集中式供水水库和11个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上游的污染源进行全面排查,消除污染隐患。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以监察快报的形式向上级报告以及时消除隐患,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今年以来对两大水库周边及上游来水累计巡查35次;对污染源(宾馆、饭店等)累计巡查110次。今年下半年还将开展将对全市饮用水源地污染源情况的全面排查,并实施南溪河、北溪河、邮芳河小流域综合整治工作,从提升整体流域环境的高度,保障全市水环境质量。
同时,积极推动水源地各项环境工程的顺利实施。完成杨村河生态修复工程的植被修复工作和平桥下宋圩滚水坝工程,保障天目湖饮用水源地的环境修复和 环境安全保护。
二是加强环境执法监管,确保环境安全。
1
、加强现场执法检查力度。
强化监察频次和力度,日间督查和夜间抽查相结合,确保重点源每月2次,一般源每月1次的监察频次。突出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流域和重点企业的环境监管,全面检查企业的环评手续,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和环保管理制度落实情况。深化加强建设项目的现场监管,严格按照环评和审批意见做好“三同时”项目的现场督查管理工作。我局全年现场监察总次数4193厂次,出动人次11362次,责令限期整改企业80家,责令限期治理1家,责令停产整治15家,立案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75起,完成金峰水泥、昆达锌业等“三同时”竣工验收项目105(目前85个)。
2
、加强固废规范化管理。
开展溧阳市光华化工有限公司、溧阳市鑫海化学厂氯丹、灭蚁灵生产场所的污染场地清理修复工作。共清理收集危险废物10吨、废水200吨、拆除厂房1200平方米、设备3套、挖掘受污染土壤2000余吨,此项工程是我市首次系统性开展污染场地清理修复工作,监测处理结果均符合标准要求,未产生二次污染。危险废物的规范化处置工作也得到加强,对化工、电镀等行业产生危险固废单位的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危险废物识别标志制度、危险废物分类收集贮存制度、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危险废物应急预案制度等方面落实情况进行重点监督检查。有46家单位办理危险废物交换、转移申请表,50家企业与有资质的单位签订危险废物焚烧处置协议,共有9500吨危险废物得到利用、处置,其中处置量为650吨。
3
、集中开展各类专项整治工作。一是
开展
第二轮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工作
。通过专项整治,加快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对全市176家化工企业开展环境行为调查,下达限期整改通知35份,其中绸缪化工园区是此次专项行动的主战场,目前区内已有11家化工生产企业和政府签订关闭协议,另有5家企业完成了整改,实施彻底转型。
二是
在全市范围内
开展了加强枯水期太湖水污染防控、保障供水安全专项执法行动。
对全市所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周边及上游进行了巡查,对全市水污染企业进行了环境全要素检查,共进行现场环境监察298厂次,夜查69厂次。对于查出的8家超标排污的企业,已进行立案处罚。对超标严重的企业,责令其停产整治。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如厂区环境较差,应急制度不完善,应急措施不到位等问题,责令企业限期整改到位,并责任到人,跟踪落实企业的整改措施,确保按期整改到位。
三是
开展
溧阳市涉铅生产企业环境专项整治工作
。对全市涉铅生产企业进行摸底性监测和检查,召开企业负责人会议,督促制订整治方案并跟踪督促其整治到位。
四是
开展
溧阳市纺织染整企业打造放心行业专项整治工作
。开展全市纺织染整企业拉网式环境专项执法现场检查,督促全市7家纺织染整企业制定“一厂一策”整治方案,并跟踪督查企业按期完成整治。
五是
开展
常州市百家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工作
。对我市20家化工企业存在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分类处理,对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目前已有17家通过常州市局的验收,3家企业仍在整治当中。
六是
开展
“
环保你我他,大家来找差”
专项行动。
查找并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通过主动排查化解环境信访矛盾纠纷,提高市民参与环保工作的积极性,我市共查找出各类问题1665条,目前完成整改1332条,占总数的80%。
七是开展了
溧阳市水泥生产企业污染治理专项行动
。
为进一步规范水泥生产企业的环境行为,确保各类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切实改善环境质量,我局及时编制和下发了《溧阳市水泥生产企业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并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目前大队正根据方案要求组织对全市水泥生产企业进行全面的现场核查。
八是
开展
溧阳市重金属排放企业调查整治工作
。对全市重金属排放企业进行了全面排查,除电镀企业和涉铅企业已先期集中整治外,其余列入整治的企业大队对照省厅文件要求,逐一进行了详细调查,并全部责令企业实施后评价,并根据后评价结论,集中开展专项整治,力争2010年全部整治到位。
4
、着力规范行政处罚工作。
做好“三合一”平台运行的基础工作,实现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规范行政处罚,全年共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38份,行政处罚执行率100%,无一例发生差错。
三是加强环境信访管理,维护群众权益
落实重点信访领导包案制,领导带案下访,信访听证等各项制度,妥善处置和化解各类环境矛盾和纠纷,同时为每位监察人员统一配发了“溧阳市环保局信访便民联系卡”,真正做到首问负责制,有效压缩我市环境信访总量,切实减少越级访、集体访、重复访、异常访的数量。及时受理和调处群众的投诉和举报,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实现了群众有疑必解、有诉必接、有接必办,妥善解决好各类环境污染案件。环境信访案件的调处率、结案率和满意率都得到了有效提高。
加强对环保网络舆情的引导和应对工作,及时有效的办理人民群众意见和建议,努力营造良好的环保舆论氛围。成立舆情应对工作领导小组,出台舆情应对办法。对网络舆情的收集、办理和媒体接待应对,对相关职能科室提出了具体的办理要求和时限做出严格规定。对舆情应对控制不力、未及时作出舆情应对和回复、发生重大网络舆情事故、造成工作被动等现象的科室和个人予以通报,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2010年,我局共接收各类信访案件374件,处理率100%,结案率98.5%,比2009年同比下降26.6%。其中:来信53件,来访5批 15人次,来电316件。
“
三项提升
”
一是提升工作效能,创优服务品牌
本着认清形势,找准定位,及时转变工作思路,积极优化工作方式,提高项目服务水平的工作思路。结合“效率溧阳”工作及“部门服务促提升,效率溧阳创品牌”主题实践活动,全力打造“环保直通车”服务品牌,不断优化项目审批服务质量,主动跟踪全市重点项目(工程),积极帮助解决和完善项目的审批。积极组织我市15家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方签订了结对服务协议,旨在为挂钩结对单位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积极推进全市重点项目的实施、企业上市、招商引资工作,帮助企业认真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促进优势企业加快发展。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程序最简、时间最短、服务最优、效率最高、反响最好”的“五个最”环保服务。
2010年,科室与窗口共预审和审批290个项目(至今为239个),其中报告书类12个,报告表85个,工程领域补办项目83个,退批7个。
二是提升宣传力度,实现全民环保
环境宣传是环保工作的先导,为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普及环保基本知识,我局利用各类宣传平台,加强环保宣教工作。将“减少污染·珍爱家园”环保联合行动与日常宣传工作结合开展。先后参加了环境卫生健康月、“欢乐社区行·幸福在嘉丰(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第二十二届科普宣传周、科技普及便民服务集中行动、“联合环保——妇联在行动”等活动,共制作宣传横幅5条,发放环保购物袋2000多只、环保书籍2200多册。
组织在全市中小学联合开展“天翼”杯“减少污染·珍爱家园”环保征文活动,共收到42所学校、356篇文章,获奖作品汇编成册,免费发放给全市中小学生,为在中小学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广大师生环保意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做好日常宣传工作。加强环保工作的宣传是促进环保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方法,全年在《中国环境报》、《环境经济》上发表文章6篇,在《江苏环境》、省环保厅网站等媒体上发表文章信息100多篇。
三是提升勤廉高度,紧抓作风建设
无论环保业务工作如何繁重、完成目标任务的压力有多大,我局始终把廉政建设这根弦绷紧,不仅要使生态环境少受污染,还要让环保队伍保持“干净”。严格执行江苏环保人员八项禁令和十条纪律,保证既要尽心尽力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满腔热情支持企业发展,更要严格遵守各项廉政规定。
做好行政权力清理相关工作。对我局行政权力进行了梳理,完成了行政处罚218项、行政征收2项、行政许可7项的行政权力表式、内外部流程图的制作,完善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表,并严格对照实施。
创新开展个人廉政风险自查活动,对自己所在岗位潜在的廉政风险进行排查,并且给自己制定了一系列廉政风险防范措施。一共排出环境执法风险、监测风险、权力风险、人员素质风险、管理风险、政策风险等六大类共12条。三是落实开创环保手机廉政课堂,借助手机廉政课堂平台,全力打造勤政廉政和环保特色的无线课堂,致力传授环保知识,宣传勤廉典型,提供警示案例,传递环保动态信息,使领导干部真正做到“丹心一片系环保,正气满身自廉洁”,把环保中心工作和党风廉政教育工作齐抓共进,为溧阳的绿色崛起保驾护航。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五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