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 移动端应用

  • 政务微信

  • 政务微博

  • 智能问答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要闻动态
  • 魅力溧阳
  • 政民互动
  • 政府信息公开
  • 办事服务
  •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旅游局]市旅游局2011年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打算
索 引 号:014144398/2011-00031
主题分类:其他 体裁分类:其他 组配分类:其他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市旅游局
产生日期:2011-10-21 发布日期:2011-10-21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市旅游局2011年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打算
[旅游局]市旅游局2011年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打算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市旅游局2011年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打算


      2011年我市旅游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绿色崛起、跨越发展”战略目标,确定了“旅游文化提升年”工作主题,注重培育项目精品,推进资源整合,创新营销理念,优化旅游环境,大力推进天目湖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5A级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工作,实现旅游业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2011年,全市预计接待国内外游客92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2亿元,门票张数260万张,同比分别增长27.27%、22.39%和36.28%。先后获得“中华最佳休闲度假旅游城市”、“江苏省旅游工作先进集体”称号,现已分别入围中国“民族节庆奖”,和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的县(市)级城市”。
      一、加大整合资源力度,全力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围绕将溧阳打造成“国内一流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战略目标,我们坚持以精品项目为龙头,加强项目跟踪服务,加快构建休闲旅游为基础,发展乡村旅为重点,特色旅游为补充的新格局。今年,我市重点旅游项目7个,总投资额6亿元,预计到年底完成投资6.6亿元,超额完成10%。
     (一)积极推进“十二五”旅游规划编制。根据科学发展,规划先行的原则,按照“全国一流、全域一体”的标准,认真组织编制《溧阳市“十二五”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系列专项旅游规划,引导旅游业科学合理发展。
     (二)推进重点景区转型升级。指导、推进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国家“5A”级景区“三区同创”工作,目前已完成5A创建区的提升规划及5A创建行动计划书的编制,已完成向省旅游局的申报和省级调研;目前,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已荣获首批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称号,已申报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正在调研阶段。加快推进天福茶业茶博园和游客集散中心建设;推进瓦屋山休闲旅游区按照国家4A级景区标准,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完成神女胡环湖东路、东服务区至神女湖道路建设;协调推进水西村红色文化旅游区4A级旅游规划工作;推动曹山现代农业园区完成区内道路、旅游服务设施及引导标识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天目铭汤孝子温泉成功创建国家2A级景区。
     (三)、推动主要产品品位提升。坚持精品原则,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景区品位,大力推进天目湖山水园景区提档升级工程,南山竹海景区和御水温泉二期建设,不断拉长产业链,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御水温泉荣获“中国十大温泉”称号,天目湖农业生态园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同时,被常州市政府表彰为“旅游业龙头企业”。
      二、加大乡村旅游开发力度,全力打造溧阳乡村旅游特色品牌
     从人们回归自然的需求出发,大力扶持生态、乡村、休闲等特色类项目的开发建设,以精品农庄建设为龙头,全力打造我市乡村旅游特色品牌,确立“溧阳模式”地位及示范意义。按照《溧阳市农家乐旅游管理实施意见(试行)》及《溧阳市乡村旅游接待服务设施评定标准》,规范乡村旅游发展,推进乡村旅游为内涵的“一村又一品”,逐步形成了区域特色明显、功能布局合理、内涵丰富的发展格局。
     (一)加快乡村旅游精品景区建设步伐。十思园已完成二期景区开发初步规划,园区内水系工程建设、绿化景观种植,主干道及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并已通过省旅游局四星级乡村旅游精品示范点的考核验收;大石山旅游农庄规划筹建总投资1.5亿的婚纱摄影基地和温泉酒店正在建设之中;玉枝农庄启动“农家乐”经营模式建设,完成水电管道、排污系统、环保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山水寨正在推进江苏省自驾游基地创建工作,园区道路建设已完工。翠谷庄园和吴楚农耕文化园分别被省旅游局授予“江苏省乡村旅游区(点)二十强”称号。深山水寨、蓓茗山庄、和平生态园正在积极创建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精品示范点,现已向省旅游局申报。
     (二)整合资源,优化乡村旅游产业结构。结合“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实施“现代农业开发园区休闲化”和“农产品旅游商品化”战略,将农民的果园打造成乡村游景点,将农产品直接转化为旅游商品,通过旅游活动促进特色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曹山休闲农业旅游区”道路、休闲、旅游设施已逐步到位,有力地推动乡村旅游在溧阳西北部地区的发展,逐步形成南北互动、齐头并进、联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大力推行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市旅指委赴浙江考察生态旅游和农家乐,学习他们的经营模式和成功经验,出台《溧阳市乡村旅游接待服务设施评定标准》,并在全市组织开展星级农户评定,引导农家乐规范和完善服务设施,规范乡村旅游经营和提升乡村旅游品位,目前,我局对全市乡村旅游接待设施进行了摸底,分批次开展乡村旅游接待设施评定工作,已评出快乐家园、环秀山庄、山泉农庄、石岩里老饭店、逸鸣山庄等五家。通过星级乡村旅游接单位评定,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创造了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和农民就业问题中作出了贡献。
      三、加大宣传力度,加速提升城市和品牌知名度
    (一)精心组织旅游节系列活动
      2011年第七届天目湖旅游节期间,我局成功举办了“一村又一品”溧阳•大分乡村旅游发展研讨会、乡村旅游博览会、天目湖涵田国际户外嘉年华(2011)、第七届天目湖美食节暨第四届江苏溧阳农家菜烹饪大赛、第五届溧阳旅游商品展销评比会等系列活动。第七届天目湖旅游节在确立溧阳乡村旅游在全国的独特地位、示范意义的同时,取得了良好的节庆效益,有力地拉动了我市交通、零售业、服务业等相关行业,进一步推动了我市旅游市场呈现良好增长态势。旅游节期间累计接待人数204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收益8.2亿元,旅游农庄收入达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8%、30.9%和67.8%。
     (二)创新思维推介溧阳旅游。一是华东媒体全方位宣传溧阳旅游。年初,市旅游局在《上海地铁快线》、《华东旅游报》、《东方文化周刊》、《江苏旅游通讯》、《常州日报》等华东地区报刊上集中开展对溧阳旅游进行宣传。与华东媒体记者联盟合作,邀请华东地区知名博主来溧采风,从中选取51篇博文,摘选部分网友的评论,汇总编辑、出版发行《情调溧阳博文集》;二是邀请长三角四家电视台在溧阳联合创作拍摄拍摄《欢喜兄弟自驾游之溧阳篇》旅游情景剧,在江苏电视台、浙江电视台、湖州电视台、无锡电视台四家轮番播出,全方位展示了在不同人眼中所折射出溧阳旅游独特的魅力,上海热线网、上海旅游网、东方网、爱驾网等网络媒体高频度报道了市旅游局的系列旅游宣传促销活动。三是8月份,中国散文学会和江苏报纸副刊编辑协会分别组织40多位国内知名作家和记者来溧采风。目前,已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文章30余篇;四是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消费主张》栏目,来我市专题拍摄溧阳美食并播出,有力地推动了我市旅游业的发展。
    (三)多向促销增强形象推介。一是对中西部、西南部客源市场展开重点促销。4月、9月、10月,分别组织人员参加2011西安旅交会、桂林国际旅交会、昆明国际旅游交会,发放各种旅游宣传资料15000多份,扩大了溧阳旅游的影响力。二是加大对主要客源地市场促销力度。3月份,组织人员参加2011(江苏南京)浙江旅交会,进一步促进了溧阳旅游形象的提升,稳固了溧阳旅游客源市场。三是印发宣传资料。组织编印了《休闲溧阳自驾游游手册【2011】》、春夏秋冬四季旅游路线折页、《情调溧阳博文集》等旅游宣传册(书籍)4万册,发放到旅游企业和主要客源地,进一步提升溧阳旅游与“天目湖”品牌的知名度、吸引力。四是旅游节期间,在《中国旅游报》、香港《文汇报》刊发了溧阳乡村旅游专版,《华东旅游报》、《常州日报》、《莫愁》、《苏友》等报刊、杂志和国内多家知名媒体播发溧阳旅游的相关报道达130余条,在国内权威搜索引擎上的相关网页达1500多篇。五是创新包装,推介旅游新游线。根据各类不同人群和季节的景观特点,重新组合、编排出版溧阳旅游四季最佳游线,重点推出溧阳二日、三日游游线路,纳入旅行社团队运行计划。
      四、加大管理力度,提升行业竞争力。
      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新《旅行社管理条例》及新《旅游饭店星级评定标准》等法律法规,不断促进我市旅游行业规范化、制度化。我局坚持依法治旅,结合省级文明城市复核,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努力打造平安旅游的优良环境,加强行业管理。天目湖宾馆被省旅游局授予“江苏省旅游饭店二十强”荣誉称号。认真处理旅游咨询和投诉,共受理旅游投诉5起,处理率100%,满意率100%,旅游投诉同比下降50%。。
     (一)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以旅游培训为平台,提升从业人员业务素质。5月份,组织人员参加了市委宣传部在上海举行的新闻发言人培训;组织对全市景区(点)讲解员和旅游饭店英语等级进行了集中培训;指导旅游企业进行消防演练。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我市旅游企业从业人员业务素质、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意识。
     (二)树立典型,提升服务水平。通过深入开展岗位技能竞赛等创建评比活动,在全行业营造勤奋学习、爱岗敬业、争先创优的氛围。市旅游局汤全明局长、天目湖宾馆史国生董事长、翠谷庄园叶豪董事长等三位同志分别被省旅游委员会授予“江苏省旅游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十思园沈祖富董事长、天目湖宾馆戚双喜厨师长分别被省旅游局授予“金牌服务奖”和“金牌厨师”荣誉称号。他们以优质的服务形象、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助推溧阳旅游业健康、有序、快速的提升。
     (三)加强管理,增强安全意识。我局旅游安全生产工作以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方针,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开展安全检查、完善旅游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会同工商、消防、质监等部门,开展了4次安全大检查;积极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组织对全市30多家旅游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全年来,我市旅游安全无事故。4月份,对照《旅行社管理条例》,制定了《溧阳旅游景区(点)讲解员暂行管理办法》,对全市景区(点)130名讲解员进行了培训考核,发放讲解员证,规范了讲解员队伍;加强对全市16家国内旅行社的业务经营、内部管理及“一团一清”资料等进行了检查,旅行社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对我市130多名导游员IC卡进行年检、核证。定期召开旅游安全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安全工作;与40多家旅游企业签订安全责任书,签约率达100%。
     (四)提前介入,加强行业指导。督促酒店对照标准不断完善设施,提升服务水准。一是按照新版《星级饭店评定标准》,组织全市20家旅游饭店对标检查;二是对今年8家评定性复核的旅游饭店重点进行了指导、督促、整改,均已通过复核;三是对天目湖涵田度假村酒店、御水温泉酒店、天目辉煌温泉度假酒店、米兰风尚等酒店申星工作进行指导、服务、检查,完善硬件设施,健全管理制度。目前,涵田度假村酒店、天目辉煌温泉度假酒店已分别被评定为四星级和三星级旅游饭店;四是完成常州市旅游特色餐馆评选活动,全市有5家社会饭店被评为“常州市旅游特色餐馆”;五是完成常州市星级娱乐实施评选活动,新华盛会等企业被评为常州市星级娱乐企业。
     (五)以人为本,加强行风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加强行风建设。以创建“温馨‘6+1’”机关服务品牌为契机,创新服务举措,全面推行阳光服务、便捷服务、前置服务、温馨服务和规范服务。按照“一切为游客着想、一切为游客服务、一切让游客满意”的工作思路,全面健全和落实各项制度入手,加强机关人员素质教育,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提高业务水平,促进规范高效服务,强化旅游行业管理,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努力创造“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的旅游大环境。着力纠正了行业不正之风,杜绝了宰客、欺客等不规范行为发生,自觉维护溧阳旅游的良好声誉。
      2012年工作计划
      2012年,全市旅游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国一流、全域一体”为目标,以天目湖创建国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工作为抓手,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行业融合、分类指导的原则,整合旅游资源和旅游要素,优化旅游功能空间,完成“智慧旅游”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力争2012年、确保2013年建成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力争2012年、确保2014年建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力争实现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90亿元的目标。
     一、科学规划,全面实施“一核三线四组团”战略格局
     根据“旅游即生活,旅游即产业,旅游即城市,旅游即文化,旅游即环境”这一理念,按照“全域一体、全国一流”这一目标,进一步强化旅游规划的指导性,组织修编完成《溧阳市“十二五”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系列专项旅游规划,制定《“十二五”溧阳旅游发展意见》,引导旅游业科学发展,加快构建“一核三线四组团”的旅游发展空间格局。一核是指作为旅游枢纽和游客集散地的溧阳城区和天目湖旅游区。三线是指旅游环线、南北轴线和东西连线,旅游环线:连通上(兴)上(黄)线——东环线——新平横线(李家园—深溪 —松岭—平桥)——西环线,形成全市旅游交通的外环线;南北轴线:从瓦屋山景区到南山竹海景区,104国道、溧戴路连线纵贯溧阳全境,串联瓦屋山、天目湖、南山竹海等主要旅游景区,打造溧阳山野田园观光带;东西连线:自市域东北向西南,239省道纵贯全境,串联长荡湖、大石山农庄、大溪水库、前宋水库等拟开发区域,保护利用溧阳特有的民俗文化,打造溧阳乡村文化体验带。四组团是指南山、瓦屋山、长荡湖、西部乡村四个组团。推进旅游产业集聚,加快“一核四组团”的互动和融合,形成溧阳旅游以城区、天目湖为中心的南北平衡的“一核两翼”的空间布局。
      二、齐心协力、全力推进天目湖旅游度假区“三区同创”
为优化整合旅游资源,提升旅游品质,加快天目湖度假区及全市旅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开展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下称“三区同创”)工作的决定, 按照“政府主导、主体负责、多元参与”的原则,对照创建标准和工作程序,围绕创建目标时间节点安排,制定了《关于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工作意见》,健全管理,创建工作和创建区内形成统一有效的运行管理机构和机制,着力推进。一是督促、推进重大工程建设,确保天目湖杨村经戴埠金山里到黄岗岭,天目湖景区与南山竹海景区6公里新连接线道路和景观工程建设,南山竹海旅游道路李家园段改线道路和景观工程建设,天目湖游客服务中心、天目湖百花广场生态停车场以及天目湖牌楼百花广场景观环境工程建设,南山竹海生态停车场、南山小寨及入口处景观环境工程建设,天目湖游客中心、天目湖宾馆西侧和南山竹海停车场等地3个五星级旅游厕所的建设等重大基础设施和功能设施工程如期完成;二是精心策划、提升山水园景区精品改造提升工程、南山竹海景区二期建设工程、御水温泉二期建设等重点景区景观质量提升改造工程,督促、指导创建区内水电科普园、吴楚农耕文化园等六家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的景观提升改造工程,李家园自然村及各景区点沿线重点村庄综合环境整治提升和创建氛围营造等景区(点)景观环境质量和服务质量工作,完成“智慧旅游” 一站式平台建设,开通24小时“呼叫中心”及天目湖旅游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服务功能。三是强化安全,提升创建区旅游安全运行和管理水平。指导完善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制定完善高峰期游客分流、安全处置预案和特殊情况下的安全处置预案;督促、指导主要景区点危险地带修建安全防护设施、设置警示标识、配备消防器材和设施,完善创建区内安全监控设施建设,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确保创建区内的食品卫生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区内食品从业人员和服务人员符合健康标准;指导创建区内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配备应急救助人员和装备,按照创建标准设置医疗救护服务点、配备医疗救护人员。四是严格保护,加大创建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和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指导制定创建区内景观、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的制度和措施,确保创建区内空气质量、环境噪声均达到国家一类标准,地表水质量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对创建区内废弃物的管理加强监督,确保创建区内污水排放设施建设达标、运行正常,垃圾收集和处理中转系统达标并正常运行。
      三、政策配套,精心打造溧阳乡村旅游精品项目
      切实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制定《溧阳“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的意见》,细化相关政策措施,助推旅游产业加快发展。
     一是推进现代农业开发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在深化“一村一品”特色农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以乡村旅游为内涵的“一村又一品”,推动“现代农业开发园区休闲化”和“农产品旅游商品化”,放大溧阳现代农业发展效益。二是打造精品乡村旅游线路。规划建设天目湖景区周边及沿线乡村游憩带,翠谷庄园、吴楚农耕文化园、南山竹海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带,瓦屋山—曹山沿线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带等三条乡村旅游带,推动乡村旅游集约发展,巩固提升溧阳乡村旅游品牌。三是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深入开展星级农户评定,进一步规范乡村旅游经营和提升乡村旅游品位。充分发挥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作用,带动更多农户在家门口致富,提高农户对乡村旅游发展和环境保护关系的认识,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三、强加宣传,大力推介“清新溧阳、心灵故乡”旅游城市形象
      大力扶持“天目湖”品牌,不断丰富其品牌文化内涵,加大“清新溧阳、心灵故乡”的溧阳旅游城市形象宣传力度,着力提升溧阳旅游城市形象品牌影响力,有序拓展旅游目标市场。
      一是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切实加强行业管理,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旅游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树立溧阳旅游城市良好形象,努力提高游客满意度和回头率。二是有效提升溧阳旅游影响力。精心组织各类节庆活动,进一步加强市场营销力度,不断提升溧阳城市的知名度和“天目湖”旅游品牌影响力。三是有序拓展旅游目标市场。在不断巩固沪、宁、杭等长三角一级核心市场的基础上,分步开拓江苏的徐连淮和安徽、山东、河南、环渤海地区、珠三角等二级目标市场,积极开发潜力较大的东北、西南市场、港澳台市场、日韩市场、东南亚等三级市场,不断提升溧阳旅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一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常州市人民政府 溧阳人大网 溧阳政协网 溧阳市人民法院网
溧阳市人民政府  苏ICP备17003616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8102000256号  网站标识码:3204810031
网站主办单位:溧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溧阳市南环路18号网站地图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