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在戴埠镇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芮 子 遐
2011年7月12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第一部分 上半年工作回顾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戴埠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大跨越、大发展的重要一年。半年来,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绿色崛起、跨越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争先理念,坚持实施“工业强镇、旅游名镇、宜居古镇”战略,大力推进“新镇区、新景区、新园区”三大平台建设,在奋进中抢抓机遇,在转型中奋力突破,在赶超中争先进位,镇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
1至6月份,全镇实现GDP8.72亿元,同比增20.4%,其中第一产业0.93亿元,第二产业4.53亿元,第三产业3.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3%、24.1%、18.1%;实现财政收入8564.08万元,同比增56.6%,实现一般预算收入4973.66万元,同比增62.7%。
半年来,围绕镇第十四次党代会和一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的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重项目、强投入,工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面对用地难、融资难等发展瓶颈,我们坚持把“重项目、强投入”作为工业经济发展最扎实的举措、最紧迫的任务、最重要的途径来抓,坚定不移走工业强镇道路,确保了工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今年上半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22.61亿元,同比增50.2%,预计可实现工业纳税销售收入12.29亿元,同比增长44.3%;实现工业投入9.2亿元,其中规模工业有效投入6.3亿元,同比分别增41.4%和63.4%;完成协议外资300万美元,目前正在办理的外资项目有4个,总投资2800万美元,协议注册外资1500万美元。争取到7月底前完成协议外资1800万美元,实际到账外资350万美元。
一是狠抓招商选资不放松,项目引进质、量并举。随着我镇区位优势的日益明显和服务效率的不断提高,目前招商工作,已经由原先的“引资”变为“选资”,实现了项目引进质、量并举的转变,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镇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上半年新增工业项目31个,新增注册资本2.05亿元;15个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其中新办项目13个,去年结转项目2个;目前在手、在谈工业项目共有11个,总投资6亿元。
二是重点项目建设推进顺利,经济发展后力强劲。总投资12亿元的江苏鸿开有色金属有限公司自去年12月份落户以来,近300亩的土地征用、平整、供电和供水等前期工作全部到位,目前该项目正在抓紧建设之中,第一座9000平方米厂房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预计9月份一期1.5万平方米厂房竣工,10月份设备调试,年底一期就可以建成投产,投产后可年新增纳税销售收入50亿元,将为我们戴埠两年内打造“纳税销售百亿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积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银企对接卓有成效。当前,贷款融资难成为很多企业的共性问题。针对我镇企业融资需要,上半年我们先后组织了两次“银企对接”活动,把中国银行、邮政银行等金融机构请进来,通过与重点企业座谈,建立起了银企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在我们的协调沟通下,10余家重点企业解决了融资问题,融资总额超过5000万元。除此之外,我镇首家小额贷款公司的省级审批程序顺利完成,并将于近期开业。
四是优化服务水平提效能,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为改善企业发展软环境,我们不断优化镇企业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平,对前来我镇投资的内、外资企业,镇企业服务中心在项目立项、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开工建设等各方面实行“一条龙”“保姆式”服务,并为他们在建设、生产、生活、子女就学等各方面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亲商、安商、利商、富商”的投资环境不断完善。
二、抓调整、优结构,三农工作稳步推进
半年来,我们按照“把优势产业做大,把龙头企业做强,把农民增收做实”的总体思路,通过稳定粮食生产、加快结构调整、鼓励规模开发,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加快了农村和农业的发展。上半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75亿元,同比增11.5 %。
一是结构调整有序推进,农民增收不断加快。围绕高、新、优农产品的产业化开发,我们加大资金扶持、技术保障和信息沟通的力度,真正让广大农户致富有项目,增收有门路。今年以来,共调整各类经济作物990亩,绿化苗圃150亩,重点推介优质果树3只,引进优良苗木2种。上半年,全镇农民人均收入5093元,同比增12%。
二是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辐射效应不断扩大。通过连续几年的扶持发展,我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逐步发展壮大,欣龙生态、兆峰农业、大自然食品、玉莲茶果等一大批产业基础好、市场竞争强、带动辐射广的重点龙头企业脱颖而出,已逐步成为我镇带动广大群众科技致富、产业致富、勤劳致富的生力军。
三是打绿色牌走特色路,高效农业不断壮大。依托生态优势,近年来我镇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高效农业发展思路,使绿色食品成为我镇的又一产业特色。上半年,全镇累计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个,绿色食品A级认证2个,有机食品认证1个,全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面积达2万亩。
三、增内涵、提档次,旅游产业发展不断加快
随着李家园村、南山竹海、御水温泉三位一体,创建江苏省生态旅游示范区工作的不断推进,旅游业作为我镇另一大主导产业,其发展已逐渐步入快车道,我镇三大发展平台之一的“新景区”建设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喜人前景。
一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为加快南山旅游大格局的形成,上半年,黄岗岭至南山竹海景区的“旅游大道”改道工程顺利开工建设,金山里至平桥、横涧至平桥的道路修复规划基本到位。
二是旅游环境整治力度不断加大。作为南山景区所在地的李家园、同官、黄岗岭等村,把村容村貌整治与旅游环境整治相结合,在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有效落实长效管理机制,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景区景点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上半年,投资1.2亿元的南山竹海二期和投资2亿元的御水温泉二期等景区景点的改造升级工程有序推进,南山旅游档次、品位、人气进一步提升。
四、改老镇、建新镇,集镇建设“攻坚战”全面拉开
半年来,我们按照“建设新镇区和改造老镇区并举”的原则,在搞好科学规划的同时,高标准建设、长效化管理,使新、老镇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集镇功能进一步升级,全镇形象进一步提升。
一是适度投入,新镇区辐射效应不断显现。随着市第三人民医院的投入使用、新的戴埠中心小学的即将搬迁、各条道路的加快建设,集镇新区人气不断提升,辐射效应不断显现。上半年,累计投入的新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超过1000万元。
二是平衡发展,老镇区改造步伐不断加快。在新镇区不断完善的同时,我们非常重视老镇区改造工作,上半年,通过对老镇区道路的改造、公厕的改造、河道的清理、亮化绿化美化设施的增设、保洁力度的加强,老集镇整体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同时,为恢复古镇风貌,年初开始规划的“明清一条街”开发,正在实施中。
目前,戴埠新镇区建设与老集镇改造已成并驾之势。
五、保平安、建和谐,平安戴埠建设得到深化
上半年,我们继续以深化平安戴埠建设为载体,突出“领导接访、领导包案、矛盾调处”三个重点,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为促进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是坚持党政领导接访和下访并重,确保群众合理诉求得到解决。党政领导在做好接访工作的同时,坚持群众反映问题多的地方必去;工作推进有难度的地方必去;涉及群众利益,可能引发群体事件的地方必去的“三个必去”下访制度,从而理顺了关系,凝聚了人心,促进了和谐。
二是全面落实领导包案制度,确保重点人员稳控到位。我们坚持以“定牵头负责人、定承办单位、定具体负责人、定目标要求、定结办时限”的领导包案为抓手,同时,通过“疏导感情渠道、转移情绪渠道、完善帮扶渠道、强化专管渠道、健全稳控渠道”等五个“渠道”,做好辖区重点重复非正常上访人员的稳控工作。半年来,没有出现进京赴省上访和各类集访情况。
三是矛盾调处第一时间介入,确保群体性事件零发生。我们始终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当作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来抓。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健全调解网络,建立集中排查调处和经常性排查调处相结合的工作制度。坚持矛盾纠纷第一时间介入和矛盾纠纷排查情况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半年来,镇村两级共调处矛盾纠纷165件,调处率100%,调处成功率85%以上,同时,没有发生一起群体性事件。
六、打基础、促民生,各项社会事业同步发展
半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民生工作,扎实推进和谐戴埠建设,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各项社会事业同步发展。
一是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上半年,我们认真做好城乡低保和重残救助工作,截止目前,79.38万元低保金已及时足额发放到全镇485户低保对象手中,其中镇补30.45万元。同时,通过全镇上下共同努力,我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已经全面完成市下达的全年目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扩面工作通过强化宣传、强化责任、强化措施,目前进展顺利。
二是农村道路建设进程加快,群众出行更加便捷。上半年,我们先后投入资金700余万元,完成涉及4个村的农村道路改造15公里;投入资金120万元,新建和改造农桥3座。今年下半年,还将完成总长为10公里的农村公交道路改造,完成6个村的农村道路改造10公里,完成农桥改造2座。
三是码头整治工作全面铺开,溧戴河周边环境得到改善。年初以来,在对全镇48个码头的摸底调查基础 上,我们对镇区码头开展了扎实有效的综合整治行动,到目前为止,整个整治工作有序推进,已取缔不符合行业管理要求的码头2个,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对港口码头的装卸经营资质和安全、防污等方面的动态监管力度,确保溧戴河周边环境得到不断改善。
四是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上半年,我们全面完成“水利工程重点项目县”各项工程建设的前期勘测设计工作。完成了两个市农水工程,有效地改善了我镇水利设施条件。下半年,我们将投入资金1300余万元,计划完成溧戴河驳岸1000米、改造塘坝7座、改造灌溉站30个及涧河整治和青龙山小流域治理等工程。
五是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加强。戴埠小学和横涧小学“小升初”过程中,成绩名列前茅;戴埠初中在今年的中考中成绩突出,达省溧中和市一中分数线的共83人,达线率30%,在全市农村初中排名位居前列;横涧中学达省溧中和市一中分数线的有12人,达线率10%;戴埠高中今年高考第二批本科以上达线116人,达线率20.7%;二职高在今年的对口单招中,本科达线132人,达线率87.4%,专科达线率100%。上半年,全镇完成专利申请量90只,新产品开发20只,产学研合作项目3个。
另外,组织、宣传、统战、人武、工会、共青团、妇联、文明创建、科技、环保、档案、统计、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广泛开展,并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各位代表,总结上半年的工作,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戴埠之所以能取得令人鼓舞的新成绩,凝聚着全镇人民的辛勤和智慧,是全镇人民团结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市委、市政府、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为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广大人民群众,向各级党政干部、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参与、支持和关心戴埠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成绩永远属于过去。立足当前,我们更应清醒的看到,肩头的担子还很沉重,面临的困难还很多。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将对实现我镇“十二五”良好开局乃至今后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科学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更需以坚定的信心、昂扬的斗志,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努力为建设富裕、活力、人文、和谐的新戴埠而不懈努力。
第二部分 下半年工作安排
下半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紧跟苏锡常,同步现代化”的总体要求,紧盯各项目标任务,倒排时间表,通过“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加大招商选资工作力度,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大旅游产业开发力度,加快高效农业发展速度,加快惠民实事推进速度,加大平安戴埠建设力度,加大机关效能建设力度”等措施,确保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工作目标。
为此,下半年我们将着重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招商选资力度,挖掘潜力,坚持不懈发展工业经济
坚持把工业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招商、扩容、挖潜、增效为重点,突破“土地、资金、投资、规模”等瓶颈,做优传统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做强优势产业,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充分发挥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和支撑作用。
二、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兴农,稳步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
创新农业发展思路,更新农业经营理念,把“一村一品”开发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载体,进一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加大农业项目投入力度,集中精力发展高产高效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发展。
三、进一步加大旅游产业开发力度,提升档次,全力打造南山旅游品牌
以李家园村、南山竹海、御水温泉三位一体创建江苏省生态旅游示范区为目标,以设施投入、环境整治、景点建设、乡村旅游为抓手,全力提升南山旅游的人气、品位和档次。
四、进一步加大和谐社会建设力度,维护稳定,继续深化平安戴埠建设
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既是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我们将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继续深化平安戴埠建设。
五、进一步加大民生工程投入力度,以民为本,持之以恒办好惠民实事
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大重视民生、解决民生、改善民生的力度,切实办好关系群众利益的十件实事。
六、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力度,提高效率,全面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不断提高行政效能,着力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按照“为民、务实、高效、清廉”的要求,切实加强和改进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把政府施政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各位代表,开启新征程,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和光荣使命!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蓬勃向上、克难攻坚的进取精神,以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昂扬斗志,以同心同德、众志成城的强大合力,努力开创干部凝心聚力、百姓安居乐业、全镇风清气正的新局面,为建设戴埠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