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魅力溧阳
政民互动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溧阳市财政局2010年工作总结
索 引 号:
014143440/2011-00059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市财政局
产生日期:
2011-03-03
发布日期:
2011-03-03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
溧阳市财政局2010年工作总结
溧阳市财政局2010年工作总结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2010年,市财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全力冲刺“十一五”,奋力实现新跨越”工作主题,以“五比五看”争先创优活动为主要抓手,以“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始终贯穿财政工作主题,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财政经济形势,转变思路,迎难而上,在逆境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迎难而上,负重拼搏,全面完成财政收入目标任务
2010年,面对后危机时期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市财政根据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密切配合两税部门,深入分析经济形势,进一步强化收入考核,超前工作,加强征管,完善倒逼机制,通过财税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市财政收入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
2010年,我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9002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1.77%,较去年同期增收58340万元,增长25.18%。财政总收入突破80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5.88%,较去年同期增收133543万元,增长20.03%。
其中:镇(区)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46833万元,同比增收31103万元,增长26.88%,一般预算收入超亿元镇(区)由去年3个增加为4个(溧城镇、天目湖镇、社渚镇、上兴镇)。
(二)落实政策,发挥职能,全力构建经济发展服务平台
第一,贯彻落实激励企业发展的各项财税政策。认真落实消费型增值税转型,中小企业、房地产和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再生资源增值税退税,行政事业性收费取消及降标等相关政策。在应收尽收的同时,做到应免尽免,应退尽退。2010年,全年退税和减免税收15.6亿元,其中:三废企业和福利企业退增值税2.71亿元、出口退税3.27亿元、增值税转型减税6.45亿元、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0.91亿元、其他税收减免2.26亿元。
第二,加大支持企业发展资金扶持力度。安排贷款贴息及各类奖励资金1408万元、筹集人才开发和人才奖励资金850万元、安排旅游发展资金450万元、下拨工业扶持资金6544万元、筹集其他扶持资金4532万元,改善了企业经营环境,减轻了企业发展压力,增强了企业自我积累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第三,积极实施中央扩大内需政策。2010年,我市扩大内需项目共计15个,总投资为1.6亿元,其中市本级配套投入7645万元,有力支持了扩大内需项目的顺利实施,形成拉动内需,发展经济的合力。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落实和完善家电、摩托车、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提高服务质量,确保资金及时发放。2010年,发放家电下乡补贴23649人次,补贴资金717万元;发放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5525人次,补贴资金1018万元。
第四,积极向上争取各类帮扶资金。充分利用中央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抢抓机遇,注重实施,积聚支持经济发展的资金规模,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积极会同其它主管部门,申报中央、省、市各类项目。2010年,累计向上申报项目301个,配合其它部门共争取上级资金7.2亿元,财政单独争取资金达1.36亿元。
第五,注重环境保护,促进节能减排。进一步加大对再生资源循环型、环保型经济的扶持力度,做到既追求经济效益,又重视绿色效益,积极扶持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企业的发展。加大矿山宕口整治工作,投入奖励资金500万元,高效整治12个废弃矿山宕口,复垦整治面积2103亩。
(三)重点保障,优化结构,全面促进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第一,教育投入稳步增长。2010年,教育投入78221万元。
一是
提高义务教育保障水平。安排公用经费2795万元,全力保障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投入资金2.3亿元进一步实行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巩固义务教育教师工资保障机制。
二是
建立完善扶困助学体系。安排助学金995万元推进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建设,提升贫困学生受教育水平,资助贫困学生7116人次;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免除304名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困难家庭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学费。
三是
大力改善城乡办学条件。进一步缩小城区和农村教师收入差距,农村教育办学水平和师资力量得到巩固和提高,基本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和现代化。筹资实施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仪器更新和多媒体进教室等多项工程,城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第二,民生保障不断提高。
一是
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加快推进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积极推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进一步提高参保率。2010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累计参保17万人,基本实现全覆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综合覆盖率达98.25%;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老年居民基础养老金由30元/月提高到60元/月、知青半家户和六十年代精简下放职工补贴由100元/月提高到150元/月、被征地农民政府保养金由80元/月提高到130元/月,共计发放补贴5141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100%和96.5%,住院补偿率达45.1%和40.9%。
二是
积极做好稳定和扩大就业工作。安排再就业资金1480万元,配合有关部门实施更为灵活积极的就业政策,充分发挥就业专项资金和专项保险基金的作用。认真落实“五缓、四减、三补贴、两协商”等帮助企业减负稳岗的政策措施,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积极帮扶零就业家庭、被征地农民等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010年,先后筹资培训农村劳动力5761人、下岗失业人员3512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322人。
三是
继续加大贫困残疾等弱势群体帮扶力度。安排残疾人就业保障金542万元,帮助支持基层残疾人就业。加大对残疾学生就学资助力度,鼓励残疾学生提升受教育水平,改善就学条件和提高在校生活水平。发放455万元未享受低保的重残人员专项救助金,受惠人数2402名。对农村低保户、五保户、特困户,以及其他因病导致生活困难人员,实行大病补助制度,累计支出1148万元,受惠人数达1152人。继续实施农村五保户“关爱工程”,着重开展农村敬老院附属设施改造建设工程,新增养老机构床位1614张。对百岁以上老人按300元/月标准发放长寿补贴。实施“光明工程”,为全市802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发放困难群众物价补贴336万元。
四是
加快推进贫困群众住房保障。发放经济适用房货币补贴1190万元,新开工建设廉租房90套,拨付租金补贴107万元。
第三,农村面貌持续优化。加大资金投入,以支持产业发展、村庄整治和社区建设三大重点为抓手,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是
加大“一村一品”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在新农村建设点形成“一村一品”产业。
二是
开展村庄清洁绿化工作,累计投入资金2557万元,53个村完成“三清一绿”整治。
三是
兑现各类惠农资金。通过“一折通”发放农资综合补贴5358万元,粮食直补1154万元。筹措能繁母猪、水稻、油菜、农机等农业保险的补贴资金1424万元,受惠农民33万户。
四是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新建农村公路80公里,改造农危桥102座。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补助项目,改造涵闸泵站73座,塘坝配套达标56座。
五是
不断丰富农村文化。安排436万元,以“文化三送”、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和公益电影放映等重点项目为载体,加快完善农村和基层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极大地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
第四,公共基础设施功能完善。
一是
全力保障体育设施建设。多方筹措1.4亿元,建成天目湖城市广场体育馆,打造了我市南片区新溧阳的标志性建筑。
二是
有序推进文化场所建设。筹资1.9亿元,完成燕山公园一期工程建设。继续筹资加强高静园、凤凰公园、沧屿公园等公共群体活动场所的环境治理绿化和基础设施维护,为广大群众提供环境优雅的健身休闲场所。
三是
大力支持市政工程建设。投入1.2亿元,完成平陵中路东段、人民路等市政道路建设,改善城市交通,提升城市形象。筹措3.4亿元,新建城区污水管网111.6公里,扩大污水收集处理范围,加快城市治污步伐。
(四)深化改革,锐意进取,全面提升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第一,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制度。
一是
加大部门预算宣传力度。2010年的部门预算布置工作会议由市政府召集召开,市政府主要领导亲临会场并作重要讲话,有力提高了部门单位的预算意识。
二是
项目预算编制更为完善。首次调整项目分类,由资本性项目、其他项目调整为政策性项目、经常性项目、一次性项目三类。项目预算执行“政策性项目严格把关,经常性项目大力压缩,一次性项目一律取消”的原则,部门预算安排更为合理。
第二,深化财政国库制度改革。深入贯彻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立足部门预算,强化预算约束力。46个部门306个单位实行了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根据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及时了解和掌握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严格按序时进度和项目进度审批用款额度,进一步扩大直接支付的范围,提高直接支付比例。2010年,国库集中支付资金208256万元,直接支付比例上升为50%。
第三,提升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水平。继续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努力增加优质资产数量,盘活资产存量,实现国有资产效益最大化。同时,进一步规范财政部门、行政主管部门、资产使用单位对资产的分级管理范围及程序,确保国有资产的增值和安全。对国有资产的处置,采取先评估后公开拍卖的程序;对市级行政事业单位正常的资产报废和损失,及时审核和批复;对行政事业单位租期届满的出租资产,及时办理公开招租手续。2010年,出租出借资产累计收入1480万元。
第四,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
一是
采购活动更为规范。认真执行政府采购法律法规,推进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发挥,加大政策实施的落实力度,严肃工作纪律、规范工作人员行为、保障政府采购行为的公正、诚实、廉洁、高效。
二是
采购范围逐步扩大。2010年,共完成政府采购总额1660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1%,节约资金2261万元,节约率12%。
三是
采购项目逐步拓展。首次公开招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标金额达2228万元。
四是
采购规模逐步增长。本着分步实施、先易后难、积极推进的原则,在认真总结完善货物类集中采购的经验和做法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展工程和服务类采购活动,同时加强镇级政府采购管理工作。
第五,财政监督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
加大强农惠农资金清理和检查工作力度。清查项目单位94个,涉及财政资金 1.62亿元。查处违纪违规金额15.33万元,追回3.83万元。
二是
加大国有企业和社会团体“小金库”专项治理。23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157家社会团体全部完成自查自纠工作,上报小金库资金23万元。重点检查5户国有企业和17家社会团体,收缴违规资金128万元。
三是
对促进发展、改善民生等重大财税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强化城市建设、支农、社保等专项资金的跟踪管理。同时,加强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土地出让金、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的征收管理,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四是
加大工程建设领域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着重加强对重点项目的招投标、政府采购、工程预结算和工程审计的监督管理;加强对拆迁资金的后续跟踪管理;加强对住房资金和彩票资金的监督管理。
五是
加强企业会计执行和代理记账机构监管。专项调查我市大中型企业会计准则执行情况,积极推进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贯彻实施,大力宣传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切实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大监管代理记账机构力度,确保代理记账工作合法有序高效进行,对不符合资质的代理机构坚决取缔。
(五)
内抓管理、外树形象
,
全面提升财政服务水平
2010年,在推进财政改革与发展的同时,围绕市委市政府“五比五看”创先争优活动和“部门服务促提升,效率溧阳创品牌” 工作主题,以“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为目标,本着让领导满意、让服务对象满意、让社会满意的服务宗旨,树立“星级服务是我们的追求”的服务理念,全局上下面向服务对象倾力打造“理财为民”服务品牌,取得了明显成效,效能意识明显增强,办事效率明显提高,机关作风明显好转,树立了财政干部队伍新形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