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魅力溧阳
政民互动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2011年度下半年民政工作计划
索 引 号:
014143483/2011-00078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市民政局
产生日期:
2011-07-04
发布日期:
2011-07-28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
简要地从社会救助、优抚双拥、社会福利、基层政权、社会管理、设施建设等六方面对2011年下半年民政工作作出安排
2011年度下半年民政工作计划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公布实施、社会管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新形势下,下半年,全市民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和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战略部署,深入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准确判断形势,把握工作要求,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确保全年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充分发挥民政工作在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实现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
、注重实效提升社会救助能力。
一是
进一步加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继续推进城乡低保规范化建设工作,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全面落实困难群众价格上涨动态补贴机制,及时发放物价补贴。
二是
加快推动困难群众医疗救助规范化建设。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会同市卫生、财政等部门,加快推动全市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资金同步结算平台建设。
三是
着力提高慈善救助水平。召开市慈善总会第二次全体会员代表大会。加强慈善资金募集力度,科学安排慈善救助项目,全年落实助残、助孤、助学等慈善救助金不少于1200万元,受惠群众不少于2.8万人次。
四是
切实加强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全面落实五保供养政策,提高五保供养标准。继续实施敬老院建设“关爱工程”。完成溧城、马垫老年公寓和竹箦敬老院改造工程。
2
、高标准做实优抚双拥工作。
一是
积极开展新一轮双拥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军民共建,弘扬双拥先进典型,组织开展“十佳兵妈妈”和“十佳好军嫂”双十佳评选活动,加强双拥文化建设,落实实事拥军项目。
二是
进一步做好优待抚恤工作。完善各类抚恤优待标准自然增长机制,认真做好已故老复员军人、老残疾军人配偶生活补助的审核和资金发放工作。深入开展优抚“双百工程”,切实改善重点优抚对象生活困难。
三是
扎实做好退役士兵安置保障工作。全面完成退役士兵接收安置任务,确保安置率达100%。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举办退役士兵就业招聘洽谈会,确保退役士兵参训率85%以上,就业率、双证获取率95%以上。
3
、广覆盖健全社会福利机制。
一是
落实老年人福利制度。发放80周岁以上老人尊老金。
二是
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逐步实现全市居家养老服务站城镇全覆盖,农村社区(村)部分覆盖。
三是
大力加强福利彩票销售工作。加强销售站点规范化管理,确保全年销售总量达8000万,冲刺1个亿。
四是
放大“长寿之乡”品牌效应。组织策划溧阳“长寿之乡”新闻发布会。成立市长寿研究会。积极打造长寿品牌,面向全社会征集“溧阳长寿之乡”标识,充分挖掘品牌效应,整合品牌资源,将“长寿之乡”品牌效应辐射到全市经济、旅游、农副产品、地域文化等各个领域,全面打造溧阳“长寿之乡”综合品牌。
4
、高水平推进基层政权建设。
一是
努力提升城乡社会基层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民政工作在社会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坚持村民自治动态管理。组织督促各镇做好台账资料的管理,村民自治模范镇巩固率达95%以上,推动村民自治工作再上新台阶。加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薄弱村”的治理工作。在全市大力推广埭头镇“三制”(参事制、票决制、双评制)为核心的村级民主管理经验。
二是
加强城乡社区建设。积极开展星级社区、和谐社区创建活动。调整城市社区结构,提升社区建设水平,促进城市社区健康、有序发展。推进城乡和谐社区建设一体化,用3年时间使全市90%的农村社区达到和谐示范社区的标准,到年底要完成30%。
5
、创新落实社会管理职能。
一是
加快推进殡葬改革。制定出台全市《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的意见》,制定全市殡葬规划,加快市级骨灰堂规划建设,大力推进各镇遗骨(或骨灰)集中埋葬地建设,重点抓好别桥镇遗骨(或骨灰)集中埋葬地和上黄镇骨灰堂的规划建设试点工作,适时召开全市殡葬改革动员大会。
二是
加强区划地名工作。做好燕山新区、天目湖工业园区、城北工业园区和城区部分道路的命名(更名)工作。完成溧阳市行政区划图(新版)和溧阳市地图册的编印工作。
三是
加强婚姻、收养服务规范化建设,为群众提供高效、优质、便利的登记服务。
四是
积极发展社会组织,加强规范化建设。成立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评估试点工作委员会,制订规范化建设评估试点工作方案,完成规范化建设评估标准及办法。
6
、大力推进民政设施项目建设。
一是
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主要有:市级骨灰堂、市救助站建设、市老年活动中心改造、市老年福利中心、市老年康复中心,试点镇殡葬改革设施建设。
二是
创新思路,整合资源,谋求多元化投入,积极引导民间资金投入民政事业。
三是
严把建设质量,确保建设工程廉洁、质量“双过硬”。
二〇一一年七月四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