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魅力溧阳
政民互动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关于二?一一年度农产品成本与收益的调查报告
索 引 号:
014143352/2011-00086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溧发改〔2011〕445号
发布机构: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产生日期:
2011-12-30
发布日期:
2011-12-31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
农产品成本与收益的调查
关于二?一一年度农产品成本与收益的调查报告
溧发改〔2011〕445号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省、常州市物价局:
二〇一一年,我市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紧紧围绕政府农村经济工作中心,以“服务三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重点,坚持成本调查要为政府价格决策服务,为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完善制度建设,创新工作方法,扎实开展了全年农本调查工作。经市有关部门的通力配合和全体农调人员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了粮、油、茧调查品种的直报、预测、常规调查任务,完成了对6个调查点、18户调查户农本调查资料的汇总工作。现将2011年度主要农产品成本与收益情况报告如下:
一、粮食作物—-粳稻
今年我市粳稻生产呈现“三增一降”,即单产增、总产增、价格增、收益降。农本调查点9户农户汇总数据显示:农户平均单产较去年增加1.85%,市场出售价格同比略升0.95%,现金收益下降3.27%。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种植面积、产量
今年全市粳稻种植面积为51万亩,比去年略减0.5万亩,减幅1%。农调户户均产量为555.64公斤/亩,比去年增加10.1公斤/亩,上升1.85%。促进粳稻增产的主要原因:1、水稻生长期间天气条件有利,风调雨顺,虽然分蘖期连续阴雨,梅雨期长,但出梅后天气瞬转为高温强照,光照充足利于水稻生长;2、病虫害总体较少,农药次数较去年减少1-2次;3、机插秧面积增多,目前我市机插秧面积已达84.45%。机插秧高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广泛应用,株行距配置更为合理,水稻基部通风透光条件明显改善,抗倒伏能力增强。从粮食部门了解的情况看,今年稻谷品质较好,籽粒饱满,出糙率80%,出米率70%,均高于去年2%。
(二)成本
亩均粳稻总成本为914.81元,比去年增加92.5元,上升11.25%;亩均生产成本为839.81元,比去年增加87.5元,上升11.63%。
(一)物质与服务费用上升
亩均物质与服务费用为587.63元,比去年增加75.83元,上升14.82%。其中:
1、种子费用高于去年。亩均种子费用为25.41元,比去年增加2.5元,上升10.91%。种子用量与去年持平,亩均用量为3.48公斤;主要是种子价格提高,农户购种平均价格为7.3元/公斤,比去年上升6.6%。
2、化肥费用增加。亩均化肥费为204.13元,比去年增加35.52元,上升21.07%。每亩化肥折纯用量为36.45公斤,比去年减少1.63公斤,下降4.28%。用量减少而费用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农户购买化肥平均价格上升。化肥价格自今年以来同比上涨较多,尤其是占农户用肥总量比重较大的尿素价格上涨明显,农户购买尿素平均价格2.3元/公斤,较去年同期上涨27.1%;碳铵价格0.8元/公斤,较去年上涨25%;48%国产复合肥价格用肥季节均价在2.7元/公斤,与去年相差不大。
3、农药费用下降。亩均农药费为78.16元,比去年减少10.08元,下降11.42%。今年水稻生长期病虫害总体轻于去年,用药次数较去年少1-2次,用药量小,费用少。
4、机械作业费上升。亩均机械作业费为220.15元,比去年增加47.51元,上升23.88%。据农调户介绍,由于今年柴油价格高,人工工资普遍上升,机插、机耕、机平及机械收稻收费均上升,尤其是部分农户有的田块较小,用机械收割费用明显高于整块田块,平均收割费支出较多。
(二)人工成本上升
亩均人工成本252.18元,比去年增加11.67元,上升4.85%。其中:
1、用工减少。亩均用工数量为6.95工日,比去年7.29工日减少0.34工日,下降4.66%。机插秧面积增加,用工减少。
2、工价上升。根据统计局数据及我市农村实际情况,今年劳动日工价适当提高,调整为36.3元/工,比去年上升3.3元/工。
(三)收购价格
今年粳稻收购价格呈现“高开平走”态势,粮食部门开秤挂牌收购价格在142元/50公斤,一直比较稳定。调查点农户为了方便,基本意向出售给上门收购的小贩,价格将略低于粮食部门,平均价格预计在140.89元/50公斤,比去年同期实际出售价139.57元/50公斤略升0.95%。目前调查户中还有农户颗粒未售。今年粳稻收购呈现二大特点:一是开秤晚。由于今年11月上旬天气连续阴雨,影响了粳稻的收割收购,收购推迟20天左右;二是市场冷。农民惜售心理较重,形成“等等再卖”的格局,粮食企业担心收购亏损,收购比较谨慎和理性,周边储备库出现粳稻压库,轮换补库数量减少,导致今年粳稻收购冷清,收购战线拉长。
预计短期内粳稻价格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主要受几方面因素制约:一是总量增加。今年全国粮食喜迎“八连增”,粮食市场供求偏紧状况将会得到改善;二是政策制约。国家把稳定物价作为首要任务,加大政策性粮食投放,粮价不可能有大的上涨;三是资金紧张。多数社会收购企业资金紧张,入市较为谨慎,主要依靠与储备企业、龙头企业对接,开展代收代储业务,赚取少量收购和储存费用。
(四)产值、净利润、现金收益
每亩产值为1600.65元,比去年1557.21元增加43.44元,上升2.79%。亩均净利润为685.84元,比去年734.91元减少49.06元,下降6.68%;亩均现金收益为1001.77元,比去年1035.61元减少33.84元,下降3.27%。
二、油菜籽
9户农本调查户油菜籽成本收益汇总数据显示:受生长期间天气条件等不利因素影响,今年我市油菜籽生产呈现“三减”局面:即面积减、单产减、总产减。尽管市场收购价格同比上升,但受单产下降、成本增加两方面影响,农民收益仍呈下降。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种植面积、产量
据统计,我市今年油菜籽种植面积为14.84万亩,比去年减少0.1万亩,减幅为20.5%。9户调查户今年油菜种植面积为12亩,较去年减少22.6%。近年来,油菜种植面积呈逐年减少的趋势,主要原因一是油菜籽种植劳动强度大,尚不能用机械进行收割,费工费时;二是小麦最低收购价格大幅提高,种植小麦收益高于种植油菜。
农调户平均每亩产量为129.4公斤,比去年减少25.62公斤,降幅16.53%。产量下降主要是受气候影响。去年10月份秋播时干旱导致油菜迟播迟栽,越冬期间持续低温,油菜苗小、苗弱,长势差,植株抗病能力降低;生长后期遇50年不遇干旱,油菜结荚少,有的甚至不结荚,瘪子多;部分地区油菜花结荚后飞虱严重,影响了产量。
(二)成本
今年油菜总成本为653.1元/亩,比去年增加18.02元/亩,上升2.84%;生产成本为578.1元/亩,比去年增加14.69元/亩,上升2.61%。
1
、物质与服务费用下降
物质与服务费用为207.19元/亩,比去年下降0.95元,下降0.46%。其中:
1、种子费用上升。每亩种子费用为22.73元,比去年增加2.85元,上升14.34%。种子用量为0.23公斤/亩,比去年增加27.78%。
2、化肥费用下降。每亩化肥费用为117.35元,比去年减少3.88元,下降3.2%。每亩化肥折纯量为23.13公斤,比去年减少0.74公斤,下降3.1%。农户主要用肥尿素平均价格为2.14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上升11.23%;复合肥平均价格为2.67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上升1.91%。
3、农家肥费下降、机械作业费上升。每亩农家肥费用为5.33元,比去年减少1.15元,下降17.75%。机械作业费每亩为18.33元,比去年增加1.85元,上升11.23%,主要是农机作业收费提高。
4、农药费用上升。每亩农药费为23.1元,比去年上升1.9%。主要是后期飞虱较重。
(二)每亩人工成本为370.91元,比去年355.28元增加15.64元,上升4.4%。
1、用工减少。每亩用工数量为10.22工日,比去年10.77工日减少0.55工,下降5.11%。主要是收获期天气晴好,省工省时。
2、工价提高。同粳稻。
(三)收购价格
农调点平均出售价格为216.55元/50公斤,比去年增加23.29元,上升12.05%。今年我市正昌油脂有限公司油菜籽收购于6月5日左右开秤,比往年晚了近10天左右,开秤挂牌收购价为244元/50公斤,比去年开秤价上升25.13%。由于今年油菜籽含油率低,菜油价格与菜籽收购价格几乎倒价,收购企业也不积极。收购前期农民对油菜籽价格也不满意,销售热情不高,调查户等待观望一段时间后价格并未上涨,农户由于没有长期保存油菜籽的习惯,不久便全已出售或换油。
(四)产值、现金收益、净利润
每亩产值为574.01元,比去年减少41.45元,下降6.73%。每亩现金收益为355.57元,比去年397.29元减少41.72元,下降10.5%;每亩净利润为-79.09元,比去年减少59.47元。
三、桑蚕茧
全市春茧发种4250张,比去年同期4310张减少60张,饲养品种主要为“春雷*锡纺”。由于春茧价格创下历史新高,使得蚕农收入和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快速提高,农户饲养秋蚕积极性提高,秋蚕发种量增加,全市秋茧发种3160张,比去年同期2500张增加660张,饲养品种主要为“苏菊*明虎”。春、秋两季共发种7410张,比去年全年增加600张,上升8.8%。
(一)
产量
平均每亩产量为69.07公斤,比去年减少13.32公斤,减幅16.17%。其中,春、秋茧亩产为41.83公斤、27.24公斤,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9.83%、24.33%。
春茧减产原因:一是今年春蚕饲养期间气候干旱,桑树生长不如往年,农户施下去的肥料难以被吸收,桑叶缺乏养分,叶质老、叶片小,对蚕体影响大;二是今年蚕种张种粒数少于去年,导致出蚕率少,产量低。
秋茧大幅减产原因:一是9月份几乎没有下雨,导致桑叶新叶长不出来,小蚕期采不到好的嫩叶,桑叶整体老;二是整个秋蚕期气温偏低,导致秋蚕生长发育慢,尤其是9月底至国庆期间的冷空气,加大了诱发蚕病的危险,僵蚕明显多于往年;三是部分地方出现了蚕体中毒现象。
(
二)成本
蚕茧亩均总成本为1599.6元,比去年增加169.27元,上升11.83%。生产成本亩均为1285.33元,比去年增加164.27元,上升12.78%。
1
、物质与服务费用增加
亩均物质与服务费用为321.14元,比去年增加44.52元,上升16.09%。
(1)种子费用上升。每亩种子费用为91.03元,比去年增加8.02元,上升9.66%。主要是秋季蚕种价格提高,去年为44元/张,今年升至52元/张。
(2)化肥费用上升。每亩化肥费用为128.9元,比去年增加8.38元,上升6.95%。每亩化肥折纯量为26.75公斤,比去年减少2.44公斤,下降8.36%。其中:春茧化肥费用平均每亩为69.5元,比去年增加6元,上升9.46%。每亩化肥折纯量为15.04公斤,比去年减少0.48公斤,下降3.09%。春季桑田主要用肥尿素价格平均购买价格2.13元/公斤,比去年同期用肥1.88元/公斤上升13.3%。 秋茧化肥费用平均每亩为59.4元,比去年增加2.38元,上升4.17%。每亩化肥折纯量为11.71公斤,比去年减少1.96公斤,下降14.34%。农户桑田主要用肥尿素价格平均购买价格2.15元/公斤,比去年同期用肥价格上升11.98%。
(3)农药费用增加。每亩平均为47.63元,比去年增加4.75元,上升11.08%。主要是蚕种配药略多于去年。
(4)销售费用上升。每亩平均为18.08元,比去年增加2.68元,上升17.4%。主要是机械运输收费标准高于去年。
(5)其他费用上升。每亩平均为22.27元,比去年增加17.73元,上升390.53%。主要是打草笼费用,去年用的草笼基本作废。
其他各类物质费用支出与去年基本持平。
2
、人工成本上升
亩均人工成本为1128.46元,比去年增加119.75元,上升11.87%。其中:
(1)用工数量增加。每亩用工数量为31.09工日,比去年30.57工日增加0.52工,上升1.7%。主要是今年桑叶小,采工多,去年部分农户直接把桑条剪下喂养,今年则把桑叶全抹下,耗时多。
(2)工价提高。今年劳动日工价调整为33元/工,比去年上升3.3元/工。
(三)
价格情况
据农调户汇总数据,今年蚕茧平均售价为1894.12元/50公斤,比去年上升18.65%。
春茧价格:春茧收购于6月6日开秤,13日基本结束。全市平均收购价格2250元/50公斤,创历史新高,同比上升670元/50公斤。调查户平均每50公斤实际出售价为2271.36元,比去年同期1584.86元上升686.5元,升幅43.3%。丝绸行情高涨是茧价上涨的主因,春茧出售期间国际市场白厂丝价格每吨高达39-40万元,比去年同期30万元上升10万元,升幅达33%多,直接影响了春茧收购价格的上升。
秋茧价格:秋茧收购于10月10日开秤,较去年晚了两天,18日收购基本结束。全市平均收购价格1300元/50公斤左右,调查户平均每50公斤实际出售价为1314.83元,比去年同期1611.17元下降296.34元,降幅18.4%;比春茧价格下降了956.53元。秋茧出售期间国际市场白厂丝价格每吨30万元不到,比去年同期33万元左右下降了3万多元,直接影响了秋茧收购价格的下降。
(四)产值、净利润、现金收益
受产量、价格、生产成本因素影响,蚕茧产值、净利润、现金收益全面下降。每亩产值为2676.38元,比去年减少17.37元,下降0.64%。每亩净利润为1076.78元,比去年1263.42元下降186.64元,下降14.77%。每亩现金收益为2332.74元,比去年2396.83元下降64.09元,下降2.67%
四、思考与建议
(一) 今年国家大幅度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同时又将种粮综合补贴提高(去年为69元/亩,今年为81.5元/亩),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较高,粮农收入有了一定的保障。我们建议:1、继续认真落实好国家出台的有利农业、有利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确保农业增产和粮食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帮助农民正确把握粮食市场情况,引导农民选择合适时机出售粮食,尽可能得到更多的售粮收入。2、加强粮食储备制度,提高粮食安全性。加强农村粮食市场行为的规范,打击不法粮贩坑农害农行为,保护农民利益。
(二)小麦与油菜争地的矛盾较为突出。受种植效益、种植风险、政策补助、生产成本等因素的影响,近年小麦种植面积大幅上升,油菜籽面积呈逐年下降态势。油菜籽作为保证国内食用油供应的国产原料,如何避免其成为下一个大豆,保护农民的种植积极性至关重要。建议国家提高油菜种植的补助标准,在政策设计上,提高油菜籽与小麦的比价关系,避免油贱伤农,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提高国内油料供应水平,掌握油菜籽的话语权。建议国家继续加大对油料生产的扶持力度,增强农民油料生产的积极性。近几年小麦在农户种植前,国家就公布了小麦最低收购价格,农民可根据常年产量确定小麦种植收益;而油菜籽收购价格政策往往在收获前出台,种植缺少政策指引,降低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
(三)今年春茧价格再创新高,茧农喜笑颜开,许多农户纷纷增加了秋季的养蚕张数;秋茧时价格下滑,农户收益较去年同期下降明显,与上季春茧收益更是相差较大,茧农养蚕的积极性又受挫。调查户中有农户表示,若茧丝行情继续不振,到下一季安排春茧时饲养量还会减少。我们认为,茧丝行情受市场供求因素影响大,农户切不可盲目地在蚕茧价高时一哄而上,茧价低时盲目毁桑。蚕茧指导部门要及时加强市场信息宣传,引导蚕农正确认识茧丝绸产销和价格形势,合理安排生产结构,保证养蚕收入。
以上报告,如有不妥请指正。
附表一.doc
:调查品种面积、产量、价格比较表
附表二.doc
:成本比较表
附表三.doc
:产值收益比较表
附表四.doc
:二〇一一年农产品成本收益调查汇总表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抄 送:市政府,农林局、统计局、粮食局、供销总社。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