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附件:
2012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责任分解意见
序号
责任内容
主要任务目标
责任
领导
主办科室
协办科室
1
加强对市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加强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调整、“八大主题年”、“三农”工作、安全生产、节能减排、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等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狄春源童鲁滨
经济责任科
行政事业科
各科室
2
加强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针对换届后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中的新情况,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强化监督。全面推进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三解三促”活动,促进活动制度化、常态化。加大作风整顿力度,坚决纠正少数党员干部脱离群众、作风霸道、特权观念严重等不良倾向,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弄虚作假、心浮气躁等不良风气,严禁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
高伟新
孔云健
童鲁滨
办公室
3
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
严格执行《廉政准则》,继续整治领导干部收受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商业预付等问题,治理违规放贷以及利用职权以委托理财等形式谋取不正当利益等问题。严禁参加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或用公款支付的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严格执行津贴补贴政策规定,继续巩固规范津贴补贴工作成果。
内审科
4
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
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和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加强管理等制度,落实领导干部离职或退休后从业有关规定。
5
大力推进“效率溧阳”建设
加强“效率溧阳”建设,开展“部门服务创星级、机关效能再跃升”主题实践活动,不断完善“三合一”电子监察平台,促进权力规范运行。开展“服务发展星级单位”考评,实施机关部门与重点项目现场对接,促进行政审批项目“两集中、两到位”及企业投资项目并联审批、联审会办,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促进机关服务效率效能大提升。深入开展“庸懒散”、“严控公款消费”、“八小时外”行为规范等五个专项治理,修订《溧阳市行政效能监察办法》,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等制度,提能力,增效率,正风气。
6
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
严格执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规定,推行经济责任审计,强化国有资产特别是对参股企业和国(境)外国有资产监管。
狄春源
7
推进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创新
深化惩防体系建设,系统梳理反腐倡廉制度规定,总结推广基层经验,将创新成果形成制度,纳入惩防体系基本框架,不断丰富惩防体系建设内容。探索建立预防腐败信息共享机制、预警机制和廉政指标体系。抓住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社会领域防治腐败及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监管等一系列制度,组织开展落实惩防体系《工作规划》、《实施意见》情况专项督查和评估工作,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固投科
8
继续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
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贪污贿赂、失职渎职、滥用职权的案件,严重损害群众经济权益、政治权益、人身权利的案件:严肃查办发生在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土地管理和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的案件,司法领域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的案件,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的案件;严肃查办商业贿赂案件,进一步加大对行贿行为的惩处力度。
9
进一步提高办案工作质量和水平
构建惩治腐败体系标准化建设,突出制度主线,建立组织协调、有效查办、综合惩治、阳光处理、教育治本、监督制约、激励保障等七大机制,重点实施反腐败协调、涉案重大事项集体决策、案件综合效果评价、“一报告两评议”、办案人员绩效考评等系列制度,充分发挥查办案件治本功能,不断提升执纪办案的科学化水平。严格案件审理工作,深化“和谐审理、阳光处分”工作。
法规科
10
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
严格执行领导述职述廉述法、诫勉谈话、民主评议、信访监督及党政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监督等制度。坚持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专门机关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重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整合资源,动态监督。完善效能投诉及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处置办法,推动网络问政,继续办好“民生聚焦”,强化信息的收集、研判和处置,对网络舆情热点问题及时作出回应。
11
全面推进基层党务公开
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全面推行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抓好党务公开示范点创建活动,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推动党务公开由程序公开、结果公开向决策公开、权力公开深化。
高伟新孔云健
12
推进政务公开
全面推广运用电子监察系统推进网上投诉、电子监督、网上办事公开,提升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水平和实际功效。完善政风行风民主评议机制,继续开展创建人满意基层站所、服务窗口活动,争创省、常州市群众(人民)满意好站所点。
13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司法体制、财税体制、投资体制等改革、以改革推动反腐倡廉建设。
14
加大专项治理工作力度
抓好国土资源、交通运输、水利、电力等重点领域以及项目决策、招标投标、土地出让、资金管理等重点环节治理,深入治理土地征收、住房保障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严厉查处囤地圈地、违规用地、土地闲置浪费等行为。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建设五个专项治理工作,切实转变作风,提升行政效能,优化政务环境。
15
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深化和巩固专项治理工作成果,建立和完善长效监管体系。扎实推进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建设工程网上招投标、“廉洁示范工程”创建等项目工作,推广运用建设工程招标“三合一”评标系统,不断强化市场主体的诚信意识,完善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制度。加强建设工程的日常监管,严格实施“两场联动”,严肃查处违法违纪问题。
16
严格规范举办庆典、研讨会、论坛等活动
严格履行庆典、研讨会、论坛审批程序和经费管理,将规范博览会(展会)等活动纳入工作范围。
17
深化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
完善和落实公务用车编制管理、购置审批、经费预算管理等制度,巩固公务用车改革成果,积极稳妥推进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工作。
18
巩固厉行节约工作成果
继续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规定,从严控制楼堂馆所建设。严格“三公”经费预算管理,探索“三公”经费公开的途径和方法。
19
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深入推进政风行风建设,强化对强农惠民资金、住房公积金、社保基金及政府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开展对民生领域投入的专项审计。继续深化和巩固治理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规范教育收费等工作成果。深入开展“收费在观察、减负在行动”专项活动,建立“市、镇、村”三级纠风工作网络,健全完善纠风预警监测机制。
20
健全社会领域预防腐败体系
成立预防腐败局,加强工程建设领域、机关事业单位、非公企业、中介机构四个层面的预防腐败工作,建立工作标准,实施项目化管理,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预防腐败,打造宽领域、全覆盖的社会领域预防腐败体系。
21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行政监察工作
完善“三合一”电子监察系统,加强对行政权力网上运行和监管。拓展电子监察范围,完善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联网审计系统,实现审计机关联网审计、监察机关网上监察。加快资源整合和管理体制、机制的调整改革、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计算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