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2012年,全市旅游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以“全国一流、全域一体”为目标,按照《溧阳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指导意见》,以天目湖旅游“三区同创”为抓手,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行业融合、分类指导的原则,整合旅游资源和旅游要素,优化旅游功能空间,造就“七彩”溧阳旅游。我市预计完成旅游接待10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实现旅游增加值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00%、15.58%和15.99%。
2012年全市旅游发展情况
一、进一步完善旅游规划。我市坚持以“全国一流、全域一体”为目标,组织编制完成《溧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曹山慢城总体规划》、《长荡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南山旅游总体规划》、《瓦屋山休闲旅游区总体规划》、《青峰山休闲旅游区总体规划》等重点旅游规划正在加紧编制。曹山、长荡湖、瓦屋山三大区域的旅游开发进入破壳阶段,全市“一核三线四组团”的空间布局已经初步形成。
二、进一步推进“三区同创”。天目湖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已通过江苏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初检。年内将完成5A创建标识标牌、杨村—黄岗岭段连接线、南山竹海停车场、中国茶岛主体工程、湖里山状元阁、龙兴岛改造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设工作,并上报国家旅游局。对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新的试行标准,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各项工作得以进一步完善;今年5月份国家旅游局重新下发了《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评分细则》征求意见稿,有望正式开展评定工作,天目湖创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相关工作已全面展开,待国家正式启动该项评定工作后,力争跻身首批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天目湖游客中心已建成投运,“智慧旅游”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完成。
三、进一步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我局围绕“八大主题年”活动,认真落实《溧阳市旅游产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完成重点旅游项目储备库建设,排出了2012年重点旅游项目,并制定了2012年溧阳市旅游重点项目考核办法。按照时序进度,我局全力推进山水园景观提升、天目湖游客中心建设、南山小寨、瓦屋山汽车运动城、曹山国际慢城等18项重点旅游项目建设。预计,全年完成旅游重点项目投资6.6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10%。
四、进一步提升旅游形象。在第八届天目湖旅游节暨第十二届天目湖茶叶节期间,开展了“中国养生长寿宴烹饪大赛暨第八届天目湖美食节、第七届南山竹海登山节、2012年中国天目湖大学生户外嘉年华、第六届旅游商品展销评比会、2012“瓦屋山·鸿鑫电缆”杯全国汽车短道拉力锦标赛溧阳站大赛、首届曹山杨梅节、第五届天淼山庄桃花节、“山水茶乡,长寿溧阳”大型综艺晚会等一系列活动,取得丰硕成果,促成3个分别投资5亿元的旅游项目成功签约,给溧阳新一轮旅游开发增添了活力。组织编印发行了《走读溧阳》、《休闲溧阳·2012年溧阳旅游指南》、《七彩溧阳》、《中国·溧阳农家菜》等各类宣传资料。与央视及多家省市电视台合作拍摄制作了《种瓜得藤钱》、《闲适溧阳》、《悠游溧阳》、《春、夏、秋、冬游溧阳》(系列)、《溧阳清新之旅》、《去天目湖吃鱼头》、《枇杷林》、《2012溧阳瓦屋山大学生户外嘉年华》、《溧阳曹山杨梅节》等近20个旅游专题宣传片。组织参加青岛国内旅交会、沈阳国际旅交会、上海国际旅游交会等大型国内国际旅游会展,发放各类旅游宣传资料8万多份。在《新华日报》、《中国旅游报》、《华东旅游报》、《银燕》及新浪、搜狐、网易等主流媒体播发节庆活动和溧阳旅游的相关报道300多条,在国内权威搜索引擎上的相关网页达2000多篇。通过全方位的宣传促销,提升了溧阳优秀旅游城市的形象,天目湖旅游节暨中国溧阳茶叶节荣获中国“最具创新价值民族节庆”称号。
五、进一步加大乡村旅游开发力度
一是全力打造我市乡村旅游特色品牌。天目湖十思园完成竹塘村改造、园区道路、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启动建设生态科技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园区;大石山旅游农庄已完成温泉酒店土建工程;玉枝农庄完成游客中心及农业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区前期手续报批工作;深水山庄年底完成国家2A级旅游区及江苏省自驾游基地创建工作;南山花园完成一期建设并投入运行;桃源仙境项目已完成漂流水道的开挖及浇筑工程。曹山国际慢城完成区内主干道的建设,并以首届溧阳曹山杨梅节为突破口,加快了农业园区与旅游相结合的产业体系的形成,推动了农业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与成熟。
二是做好江苏省星级乡村旅游区(点)等级评定工作。对全市260多家乡村旅游农庄进行排查;苏园、欣龙生态园、南山花园三家2012年申报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点)。11月份,将接受省旅游局检查验收。
三是积极开展溧阳市乡村旅游接待设施星级评定工作。根据《溧阳市乡村旅游接待服务设施评定标准》(溧旅指〔2009〕3号)文件,组织开展星级农户评定工作。经过调查评审,龙鑫农业生态园,五谷园、神峰农庄、御松楼山庄等农庄申报为溧阳市2012年乡村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单位。
六、进一步加强行风建设。今年以来,对旅游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了10次以上检查,重点对旅游景区点的黑社、黑导、黑车等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查,规范了旅游市场秩序。对全市570家有住宿服务设施的单位进行了调查,进一步掌握了全市旅游设施接待能力;组织全市乡村旅游点负责人和服务人员参加了管理营销和服务技能培训;组织全市旅行社、景区(点)、星级饭店开展 “旅游行业安全知识竞赛”活动,提高了旅游服务水平。在全市开展旅游行业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至目前,共收到旅游投诉3件,市长信箱转办信件5件,人大建议、政协提案12件、其中重大提案1件,处理率和满意率达100%。
2013年工作打算
力争完成天目湖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继续推进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力争实现全年旅游重点项目投入7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1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20亿元的目标。
一、“三区同创”、重点推进5A创建。为优化整合旅游资源,提升旅游品质,加快天目湖度假区及全市旅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开展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工作的决定, 按照“政府主导、主体负责、多元参与”的原则,对照创建标准和工作程序,围绕创建目标时间节点安排,着力推进“三区同创”,力争完成天目湖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
二、“全域一体”,重点抓北部开发。按照“全域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在抓“三区同创”,提升南部旅游板块的同时,重点抓好北部瓦屋山、曹山、长荡湖的旅游开发建设。明年将全力推进瓦屋山汽车运动城、曹山慢城、 山长寿村这三个引擎性项目的建设。与此同时,加快推进水西村红色旅游区的规划开发。
三、提档升级,重点抓文化内涵。天目湖区域,一是打通环湖路,推进休闲体育旅游的发展。二是注重节点的建设。创造条件,加快十思园、茶博园、涵田-花果山、望湖岭-玉枝农庄等节点的设施完善,吸引更多的会议、节事活动,努力推进天目湖向会议度假地的转型。南山区域,按照养生、长寿、健康的理念,推进御水温泉二期、乾龙养生谷、南山花园二期等项目的开发,打造溧阳“长寿之乡”旅游品牌。乡村旅游,重点推进乡村人文内涵与休闲农业旅游的有机结合。加快民俗文化的挖掘,把旅游农庄与附近的村庄串联起来,使游客能够体验原汁原味的农家生活与现代高科技农业的双重魅力,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四、形象宣传,重点抓节庆效应。一要创新旅游节庆活动,提高节庆组织水平,凸显旅游节事活动“体验的乐趣、休闲的本质”。特别是要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变“为经贸唱戏搭台”的政府行为,为“吸引眼球,引导客源市场”的企业行为,放大节庆效应,创造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二要精心编印旅游宣传资料、专题片,积极组织旅游企业参加各级各类旅游交易会,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平面等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溧阳旅游及天目湖品牌,进一步拓展溧阳旅游市场。
五、旅游管理,重点抓平台建设。管理体制上,加快各旅游区管委会的实质性运行,形成市旅指委—旅游区管委会—景区企业的管理架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上,通过提升加快“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运营水平,建成市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各旅游区服务中心—旅游接待单位的服务架构,优化对外宣传、资源调配功能,促进全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二0一二年十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