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紧跟苏锡常、同步现代化”的奋斗目标,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和镇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镇经济社会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5亿元,同比增长4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同比增长24.1%;财政总收入2.04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8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1.4%、31.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018元,同比增长19.5%。一、着力推进转型升级,发展势头更为强劲。工业经济快速增长。预计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2亿元,同比增长25.3%;实现应税销售收入40亿元,利税6亿元,其中利润2.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1%、33.3 %和28.3%。新材料产业完成纳税销售22.8亿元,同比增长39.9%,占全镇销售总量的57%;有机硅、多元醇、氨基模塑料三大主导产业销售同比分别增长10%、26.3%、35.6%。规模以上工业应税销售36亿元,同比增长35.8%。实现外贸自营出口6500万美元,同比增长24.2%。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6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多种经营产值占63%。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新发展农业基地1个,申报绿色产品2个,新建农民合作社7家,新增入社户数4300多户,引进苏台蔬菜园艺专业合作社和大智慧苗木生态园进驻,全年实现农村经济合作社市场交易额2.5亿元。实现村集体收入稳步增长,全面消除永丰、堑口和黄山三个经济薄弱村。实施南渡万顷良田区12000亩、钱家圩8000亩和旧县联圩3000亩标准良田工程,投资1221万元疏浚朱圩河、大溪河增福段和强埠河集镇段等,投资415万元改造农桥5座。服务业后发优势日益显现。全年完成服务业增加值10.2亿元,同比增长30.8%。建筑业稳步发展,完成建安产值25亿元,同比增长25%。房地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建成楼盘凯浪苑、凯浪东苑、文化小区、五星花园等楼盘,实现年成交564套,成交面积6.4万?,交易额达1.15亿元;新开楼盘平陵佳苑、永安新村二期正加快建设。全镇5家金融机构全年新增贷款2.15亿元,贷款总额达4.3亿元。二、着力推进集聚集约,发展动力更为增强。工业载体发展迅速。今年11月4日南渡新材料工业集中区成为2009年《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实施以来全省首个通过环评审查的新材料工业集中区,集中区规划面积3.93 ?²,重点发展以有机硅、多元醇、氨基模塑料为主,上下游延伸产品为辅,形成新材料研发、生产及应用开发的产业链。集中区一期扩容工程正在加快推进,熊家村拆迁工作接近尾声,将新增建设用地约1807亩;新增用地的三杆迁移工作和三通一平工程的设计工作已经完成。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实行一周一汇报、一月一督查、一季一观摩、半年一考核的项目推进机制,全年签约5000万元以上项目18个,开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14个。新奥安顺燃气等5个外资项目成功落户,注册外资达4049万美元,实际到帐外资达743万美元;弘博新材料10万吨扩能项目、华菱新材料万吨涂料生产项目等8个项目竣工投产。向上争取扎实有效。累计争取各类项目54个、资金1267万元;突出做好建设用地“点供”和独立选址项目争取工作,弘博热电项目被确定为建设用地“点供”和独立选址项目,增加建设用地90亩;积极争取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250亩。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6.4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70%;获批国家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个,国家重点新产品1项,江苏省新产品2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9家;新申报科技项目14项,发明专利30件;引进本科以上人才167人。三、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城乡面貌更为改观。镇域规划体系逐步健全。按常州市重点中心镇建设考核意见,围绕规划年的主题,投入258万元设计费,实施新一轮镇总体规划(2011—2030)修编,编制镇北新区2?²的城市设计、镇南3?²的控制性详细规划、钱家圩特色村庄规划等5项规划,规划成果论证和验收工作按时序完成。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投资1980万元新建大溪路、强埠集镇道路和小金山园区金山路;实施农村公路提升工程,投资415万元实施公路两边各拓宽3m建绿化带;启动104国道改道段、拓宽段施工;投资85万元完成强埠污水处理厂外排管网4.2?;实现天然气主管道镇域内主要居民点和工业集中区的全覆盖。市粮食储备中心一期工程建成使用;五星大楼、五星商业街和市民广场等正加快开发;万顷良田工程增福安置小区全面建设,集中安置520多户居民。镇村管理力度不断加大。市城管执法大队南渡中队成功创建省级三星级中队,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年度考核名列前三,基本实现城乡生活垃圾统筹处理,创新实施全镇保洁队伍统一管理,垃圾统一清运,年清运垃圾12000多吨。投资25万元完成南渡农贸市场的下水系统统一改造,建成省级康居示范村1个。加快村级服务中心建设,新建3个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实现服务中心的建成率达94.7%,切实提高中心村的服务功能。四、着力实施惠民工程,人民生活更为殷实。创业就业成效明显。新发展私营企业32户、个体工商户112户,新增个私注册资本3.5亿元。协助举办招聘活动4场次,输送员工980人次,其中外招520人;新增就业460人。保障体系日趋完善。新增五大社会保险参保人员2200人次;新农保普及率达95%以上,镇承担配套资金305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镇承担配套资金358万元;老年居民养老金、80岁以上老人尊老金和退伍士兵优抚金全部发放到位;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360元、250元,对城乡一级重度残疾人纳入低保体系统筹,分别按照城乡低保标准发放护理补贴,镇承担配套资金189万元。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南渡高中稳居农村中学排头兵位置,南渡初中中考成绩名列全市第5名;教育资源进一步整合,实施大溪中、小学合并办学,成立大溪综合实验学校。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镇村卫生院(室)全部实行药物零差率销售。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有序推进,顺利完成镇计生协会换届工作。举行第二届五星“育才基金”发放仪式,80名贫困中小学生得到了资助;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顺利推进,实现整转用户1.1万户,整转率达92%以上。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建有健身团队7支,实现健身点行政村全覆盖,全面完成现有健身器械检修工作。五 、着力强化公共服务,自身建设更为加强。社会管理逐步完善。继续深化“平安南渡”、“法制南渡”建设,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1起,调处矛盾纠纷65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件;办理人民来信112件,接待来访58批次135人次,处理率100%,办结率98.4%,成功化解一批农村重点信访问题,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荣获2007-2011年度常州市信访工作突出贡献单位称号。全面推进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校园周边环境等整治活动。机关效能持续优化。加强对机关干部的作风建设考核制度执行情况、工作落实情况、成效体现情况的监督检查,实施工作成果倒逼工作过程的新机制,切实增强全镇上下的履职能力。实行“一线工作法”,全面做到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立即办”、老大难问题“主动办”、重大问题“上门办”、发展问题“创新办”、政策问题“公开办”,全面提升机关的服务效能。民主建设扎实推进。镇政府和部门自觉接受镇人大的工作监督,认真执行镇人大的各项决议,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6件。严格按市、镇两级人大换届选举的要求和程序,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加强民主法制示范村创建,新增省级民主法制示范村2个,常州市级民主法制示范村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