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各行政村、部门:根据省政府《关于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的意见》和市政府《关于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的意见》文件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农业转型升级和促进农民增收,以建设“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现代农业为总体要求,用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方式经营农业、现代化的装备武装农业、品牌化的思路提升农业、大力推进我镇十大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努力使我镇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特提出如下意见:一、目标与任务(一)实施农业产业发展能力提高工程1、稳定粮食生产,大力搞好水稻丰产竞赛活动。认真落实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把粮食生产向集约化、多元化转变,参加各类粮食丰产竞赛,引进稻麦新品种,充分应用农业主推科学技术,提高粮食单产水平,使全镇粮食生产再夸新台阶。2、以农业十大产业基地建设为平台,突出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按照市政府提出的“提升南山,开发北山,中部联动”发展战略,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全镇依托十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为平台,以合作社、农业企业、村级经济组织、种养大户、农业技术能手为纽带,以传、帮、带的方式扩大农业产业化基地的辐射范围和影响力。我镇在今后几年的现代农业发展中主要围绕十大农业产业基地,发展片区经济,构建新型现代农业示范区,逐步实现“农业生态化、工业高科化、旅游特色化”使农业总产值达到6亿元,年增8%。主要发展内容为:重点打造104国道、239公路沿线石街、淦西、钱家圩3个行政村为主的设施农业蔬菜、果品、食用菌产业园,积极提升农业产品档次和品质,扩大设施农业产业面积;继续加快腾村、黄山、旧县3个行政村为主的葡萄经济发展,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改变传统的葡萄种植方式方法,提升南渡地区葡萄品质和地位,努力使其成为溧阳葡萄产业发展的排头兵;扩大发展以石街、强埠、东湖3个村为重点的花卉苗木基地,更新和发展高档绿化苗木1000余亩;以平城、淦西、堑口、福新为重点村,围绕溧阳白芹产业品牌,扩大白芹产业基地,提高芹农收益;以腾村、石街、东湖、强埠为重点村,辐射建设4000亩茶果生态区,引进福鼎大白等新品种茶树,切实提高茶叶产业发展;以福新、新河、钱家圩、强埠、堑口、大溪养殖场等为重点村和对象发展特种水产养殖区,几年内使全镇特种水产养殖面积达到2万亩左右,占全镇水产总面积的60%;以平城、梅庄、庆丰、大圩、西圩、旧县行政村为重点,辐射建设万亩优质粮油生产区,并在区域内开展丰产竞赛活动,保证粮食生产安全有效,稳中有升;以旧县为中心建设螺旋藻繁育生产区;依托南渡苗禽市场等龙头企业,新建5万只标准化蛋鸡养殖小区4个;新建标准化生猪养殖场2个。3、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 积极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区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快建设钱家圩食用菌深加工建设步伐,提高地方农业产品附加值,集中建设以104国道、239省道为主的公路沿线农产品流通市场,提高农产品自主销售的主导地位,大力促进农村现代化流通网络建设,推行农超对接、农校对接、电子商务等营销模式。(二)实施农业科技进步支撑工程1、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围绕种源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信息农业等重点农业领域,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稻麦油、水产畜禽、设施蔬菜、园艺等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科技竞争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实施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增加农业科技贡献份额。具体由镇农业服务中心开展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科技下乡活动、专家对接活动、科技推广宣传周、粮食丰产竞赛活动、邀请专家等方法方式,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使科技与产业、专家与农户有效对接,提高农民掌握运用科技本领,改变传统的农作方式。2、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大力实施现代农业人才培养工程,深入开展各类农民培训,加快培育与发展现代农业相适应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由镇农业服务中心加大宣传力度,制定培训方案和政策,落实组织相关培训对象人员,鼓励农民参加以农业职业技能鉴定为主的培训,镇农业服务中心根据本镇农业生产和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定期不定期与人社、成教、科协等单位与部门组织农民培训,并根据市局相关要求,组织有特长、有头脑、懂经营的农产品经纪人、种养大户、农业能手参加市级培训,年培训农民5000人次。(三)实施农业设施装备提升工程1、加快高标准良田建设按照高标准良田建设的要求,重点抓好钱家圩8000亩高标准良田建设项目,并积极争取相关项目落户南渡,拟计划建设大圩、新河行政村高标准良田建设,目前项目正在争取中。2、提升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促进农机农艺相融合。实施农业机械化示范镇创建工程,鼓励农民自主联合成立富民强民的农机专业合作社,鼓励农民参与农机合作经济组织,服务广大农民,使全镇农业机械化应用率达90%以上。3、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形成功能齐全、长效管护的农村水利工程体系。深入实施中央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加强中小河治理、圩区内河综合治理、小型泵站改造等水利建设,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强化灌区用水管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深入开展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作,建立河道疏浚和长效管理机制,实现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和管理养护常态化、制度化。(四)实施农业服务体系健全工程1、健全农业公共服务体系以镇农业服务中心为主体,加快建设职能明确、机构完善、队伍精干、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实施基层农技推广示范县建设,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机制,优化农技推广队伍结构,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步伐,全面提升基层农技服务体系的公共服务能力。加快推进有先进手段、有优良人员、有规模示范基地、有严格责任制度、有稳定财政保障的“五有”镇级农业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实行人员聘用、绩效考评、推广责任、知识更新、多元化推广服务“五项制度”。2、强化农业信息服务结合村级“五有一责”建设,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农业技术的融合,结合市农林局的农讯通、农务通、12316农业一线通,加强镇村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努力提升农业信息服务质量和水平。(五)实施农业经营机制创新工程1、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镇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33家,涉及全镇各类农业优势产业,以农业服务中心为责任部门,深化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和社区股份改革,积极发展强民富民合作经济体系。2、加快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以农业服务中心为责任部门,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完善农村土地产权交易权益分配办法,建立农村承包土地退出补偿机制,保护农民土地收益。(六)实施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工程1、加强农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以镇农业服务中心农业服务条线为主要责任部门,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全面落实农产品生产档案、用药登记、休药期制度,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农业投入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实行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的原则,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实行追溯体系。我镇品牌建设上围绕特色产业、规模产业,继续做强做响“溧阳白芹”、“优质大米”、“优质葡萄”、“翠柏茶叶”四大品牌,积极鼓励其他基地农民积极申报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2、提升绿化水平结合新农村建设,全力推进村庄绿化提升工程,我镇19个行政村全部按照市级要求完成村庄绿化工程建设,并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与表扬,至目前为止已有10个村完成村庄绿化提升工程,2011年底8个行政村准备迎接村庄绿化提升工程验收工作。加快“四沿”绿化,营造绿色屏障;推进农田林网建设。培育健康森林,推进经济林与生态公益林建设共进,强化森林资源保护,有序开展湿地生态建设,提升森林资源和数量。二、加强领导镇党委,镇政府成立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领导小组,对全镇的现代农业实施进行统一规划部署、科学决策,对重大事项进行集体讨论研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具体负责农业现代化工程建设工作的牵头协调,实行定期研究和会商制度,及时解决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各村设置相应的工作小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完善工作机制。
溧阳市南渡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〇年九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