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魅力溧阳
政民互动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2012年度下半年民政工作计划
索 引 号:
014143483/2012-00129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市民政局
产生日期:
2012-08-23
发布日期:
2012-09-12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
从五个方面介绍了2012年下半年民政主要工作
2012年度下半年民政工作计划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开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全市经济社会迈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新步伐的形势下,下半年,全市民政工作要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战略部署,深入落实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市“千亿园区百亿镇”创建动员大会精神,按照全市“全面学宜兴、全力追宜兴”的行动要求,进一步准确判断形势,把握工作要求,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确保全年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充分发挥民政工作在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实现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围绕推进发展型保障,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一是加强低保规范化建设。切实做好低保提标工作,按照省民政厅、财政厅《关于提高2012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通知》(苏民助〔2012〕5号、苏财社〔2012〕87号)要求,全面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力争保障标准不低于当地上年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同时,进一步优化工作程序,强化动态管理、分类施保,完善信息采集,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继续落实困难群众价格上涨动态补贴机制,及时发放物价补贴。加强低保工作人员培训,提高低保工作业务水平。完善全国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统,通过信息比对,提高低保规范化管理水平。二是加强困难群众医疗救助。继续做好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孤儿医疗救助金与新农合医疗救助金同步结算,做好低保边缘大病患者年度救助工作。三是加强慈善救助工作。进一步普及慈善文化,扩大慈善资金募集渠道,提高认捐资金到帐率;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慈善一日捐”活动;召开慈善总会二届二次理事会;精心组织“助医、助学、助残、助孤、助老、助困”等慈善救助项目。加强慈善组织建设,开展多种形式、涉及更多领域的慈善公益活动。四是切实提升五保供养水平。全面落实五保供养政策,按照五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提高五保供养标准。继续实施敬老院建设“关爱工程”,重点实施上兴镇敬老院改造。巩固文明敬老院创建成果,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敬老院服务水平。
(二)围绕增进军地和谐,加强双拥优抚安置体系建设
一是做好优待抚恤工作。及时足额兑现优抚对象各类抚恤补助经费。继续做好残疾军人鉴定和换证工作,做好新增重点优抚对象、农村籍60周岁以上退役士兵和已故老复员军人、老残疾军人配偶生活补助经费发放工作,开展优抚“双百工程”。二是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继续做好退役士兵和转业士官接收安置工作,组织好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完善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建立承训学校的年检制度、退役学员的保障制度和督促检查的巡视制度。坚持规范管理、有序运行,实现退役士兵参训率85%以上,学员在校操行优良率95%以上,“双证”获取率95%以上,学员取得双证后三个月内实现就业比例达95%以上。三是深入开展双拥共建工作。深入开展实事拥军活动,推进双拥工作社会化,配合部队完成教育训练、战备执勤、科研试验和多样化军事任务,进一步促进军民、军政协调发展。
(三)围绕推进民生幸福,加强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按照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分解任务,到2012年底,全市要达到每千名老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数25张,按照这个标准,首先积极拓展敬老院“一院两制”功能。通过改建、扩建、拓展服务等方式,积极推进农村敬老院“一院两制,以院养院”新型养老模式,最大限度发挥公办养老机构功能作用。上半年,南渡镇敬老院已经在做这方面的积极尝试,下半年还要继续加大探索力度。其次,加强村、居养老服务机构建设。逐步实现镇(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实体化运作,进一步扩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规模数量,建设村级老年人集中居住点,满足老年人养老不出村的需求。同时,开发老年人信息管理系统和为老呼叫服务系统,逐步为城区空巢老人和80岁以上失能老人安装居家呼叫系统,为老年人提供应急等多种需求呼叫服务。二是大力加强福利彩票销售工作。加强销售站点规范化管理,力争全年销售总量突破1亿元,筹集福彩公益金800万元。三是加强孤残保障工作。继续加强重残人员动态管理,做好一户多残、依老养残困难家庭生活救助工作。足额兑现孤儿保障资金,落实孤儿保障政策。
(四)围绕推进社会建设,加强三社联动管理体系建设
一是加强城乡和谐社区建设。要围绕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有关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首先,要把城乡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建设与相关社区功能站室设置有机结合。既要按“十个一”标准使服务大厅规范化、人性化,确保社区干部集中办公舒适、祥和,群众办事方便、快捷,又要把城乡社区干部集中办公后置换出的场所尽可能作为村(居)民自治、社会组织的办公活动场所。其次,要深入推进城乡社区信息化平台建设。作为全省城乡社区信息化平台建设的试点城市,要进一步落实好以镇为单位的城乡社区信息采集和输入工作,并确保8月底完成。目前,我市信息输入工作总体进展不快,其中上黄、埭头等镇情况较好,下一步,希望各镇要克服困难,着力加强。最后,要加强集镇居委会建设。总体上我市部分镇对集镇社区较为重视,如戴埠镇新建了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有效解决了和谐社区创建的硬件达标问题;埭头镇政府投入30多万元对社区配套用房进行标准化建设,并坚持经常性组织开展社区居民自治活动。但当前我市集镇社区建设仍然存在办公用房不足、工作人员不到位、工作开展不深入等问题。因此,下一步,要进一步调整优化集镇居委会的规模,逐步停止实行“村委代管”模式;要通过配套、改扩建、置换等形式,努力解决集镇居委会办公服务用房问题;要将社区经费纳入镇级财政预算,从人财物方面予以保障,着力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二是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全面完成全年新增社会组织55个的目标任务,加强培育发展,积极探索社会组织发展新的增长点,完善全市社会组织结构布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协会、社区社会组织,加强对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行业协会(商会)的登记;强化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对社会组织的举报、抽查和年检制度,加强与业务主管部门的横向联系,形成分工明确、协同配合的监督管理体系,引导社会组织健全权责明确、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以章程为核心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
(五)围绕拓展社会服务,加强社会事务管理体系建设
一是加快推进殡葬改革。加快市级骨灰堂一期工程建设,有效推进镇级公益性生态安葬区和骨灰堂建设。继续督促做好别桥镇部分散葬坟墓的骨灰(骨殖)逐步迁入镇级生态安葬区存放安葬。适时出台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基本丧葬服务项目免费的殡葬政策性文件。继续做好殡仪礼炮车市区禁鸣的长效管理工作。二是加强区划地名工作。按照地名管理规定,认真做好地名命名(更名)规范化管理工作。完善城区路牌设置工作,提高地名公共服务水平。依法管理行政区域界线,完成溧金线界线联检任务,配合常州市做好常镇线的联检工作,继续做好平安边界创建活动,巩固勘界成果。三是加强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探索启动网上预约婚姻登记和服务功能,方便群众办理登记。积极创建全国3A级婚姻登记机关,健全婚姻登记管理制度,规范婚姻登记程序,提高婚姻服务水平,确保婚姻登记合格率100%,婚检率达90%以上。
二〇一二年八月二十三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