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2013年,全市文化广电体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围绕“紧跟苏锡常,同步现代化”的总体部署和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创新举措,狠抓落实,较好地推进了各项工作,全市文广体工作呈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良好态势。
主要工作成果:
1、中华曙猿化石地点、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成功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实现国家级文保单位零的突破。中华曙猿化石地点入选第二批江苏大遗址名录。
2、我市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苏南(县域)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全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先进县和2009—2012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3、成功举办溧阳市第七届运动会暨第四届全民健身节。
4、成功举办2013全国啦啦操锦标赛。
5、2012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8%,今年将超过5%。
6、我市少体校常州男子手球队首次参加2013年全国中学生手球锦标赛,获全国中学生男子(乙组)手球季军。
具体工作情况:
1.突出惠民服务,丰富文体活动
一是重大活动影响广泛。圆满完成溧阳市第七届运动会暨第四届全民健身节各项赛事活动,本届运动会、健身节全市共设立职工部、农民部等5大部,22个代表团共1万余名运动员,参加37个大项143个小项比赛,开幕式于10月13日在市体育馆举行。成功举办了2013年全国啦啦操锦标赛,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支队伍1000余名运动员参加比赛。成功举办了2013年“华晨杯”全国木兰拳邀请赛,来自13个省、市和地区的350余名运动员参加比赛。成功举办了2013美国队对塞黑队国际篮球邀请赛。二是群众活动精彩纷呈。举办了第6届戏剧展演周、第5届民间艺术节民俗文化表演暨元宵灯谜会、第25届群众文化活动周,相继开展20余项主题文化活动。邀请山东淄博京剧院、张家港锡剧团、南京市话剧院分别来溧演出《诗杰王勃》、《一盅缘》、《枫树林》等经典剧目。举办徐培晨猿猴画展、山水茶香水墨溧阳中国画名家邀请展、“文明溧阳”楹联书法作品展、常州市老摄影家摄影精品展等大型艺术展览10场,观众2500余人次。举办第九届天目湖旅游节闭幕晚会、“庆三八”全民健身展示晚会等广场活动20多场,观众5万余人次。协助有关单位在体育馆举办品牌专场晚会和全国业余羽毛球赛。三是公益活动惠及百姓。“四馆一团一院”免费开放、免费服务工作深入开展。市文化馆开设春季、暑期、秋季免费艺术培训班50余个,免费培训3000余人次,免费提供活动场地50余次;市图书馆复评国家一级馆通过省级验收,接待读者20万余人次,外借图书10万余册次,举办公益讲座、报告会40余场,送书下乡3万余册次;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全年免费接待游客超过42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50%,开展一系列百万青少年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活动,史料研究成果《水西丰碑》成功出版;市体育馆举办各类活动20余场次,服务群众健身20余万人次;市锡剧团完成政府送戏下乡任务80场,组织基层公益演出80余场,观众8万余人次,苏演院线组织高水平演出8场;市电影院组织送电影下乡5600余场,全市5个革命老区312个村实现数字化电影放映全覆盖。
2.突出科学发展,壮大文体产业
一是着力于产业培育。全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25%,占GDP比重超5%,被常州市评为统计工作先进单位。文化旅游、印刷制品、体育娱乐等七大主导产业发展格局更加清晰,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天目湖旅游、开利地毯、凯瑞地毯、立诚包装、威司顿印刷、东方印务、广电网络公司、山湖电缆、天目照明等一批内生动力强、成长性好的骨干文化制造业企业成为我市文化产业的领跑者。全市体育彩票销售预计将达1.25亿元。二是着力于行政推动。组织召开了文化产业推进工作会议,部署推进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将文化产业发展纳入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考核体系和镇区目标责任考核,制定下发了《2013年镇(区)文化产业发展绩效考核意见》,下达了2012年度溧阳市文化产业引导资金300万元,命名了19个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三是着力于服务企业。组织9家企业申报2013年省级文化、体育产业引导资金,4个体育产业项目获省级支持资金总计170万元,2个文化项目获2013年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700万元,其中江苏天目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是常州唯一以“项目补贴”资助方式获得中央文化专项资金支持的企业。协助江苏创界影视、江苏立诚集团、诺丽达游艇等企业推进项目建设,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