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各镇(区)卫生院、局有关直属医疗卫生单位,各中(职)、小学校:
为贯彻落实《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认真实施《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行动计划(2012-2015年)》(苏政办发〔2012〕64号)与《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行动计划(2012-2015年)实施方案》(苏教体艺〔2012〕20号),规范开展我市学校卫生监测工作,提高监测工作能力和水平,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根据《常州市学校卫生监测工作方案》(常卫监控〔2013〕206号),制定了《溧阳市学校卫生监测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各有关单位对照方案要求,明确工作职责,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监测任务,市疾控中心将不定期组织人员开展督导工作。
溧阳市卫生局 溧阳市教育局
2013年9月26日
溧阳市学校卫生监测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行动计划(2012-2015年)》(苏政办发〔2012〕64号)及其《实施方案》(苏教体艺〔2012〕20号),规范开展我市学校卫生监测工作,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根据《常州市学校卫生监测工作方案》(常卫监控〔2013〕206号),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构建溧阳市学校卫生监测网络,开展学生缺课、常见病、健康危险行为和学校环境卫生等监测工作,全面了解和动态掌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学校卫生工作情况。
二、工作内容
(一)学生缺课监测
开展学生缺课监测是学校传染病防控“关口前移”的重要措施,有利于及时掌握学生缺课原因和学生疾病发生、发展情况,对预防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1.监测内容:监测学生缺课人数、天数、缺课率、缺课主要症状或疾病原因人次数以及疾病症候群、疾病种类等。
2.监测方法:统一使用“江苏省学生健康监测系统”开展学生缺课监测工作,系统将自动生成报表,实现网络直报。各学校监测负责人登录“江苏省学生健康监测系统客户端”,将当天《学校学生因病缺课情况每天汇总表》录入学生缺课监测系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登陆“江苏省学生健康监测综合信息平台”,对上报数据进行检查和统计分析,并根据系统监测发现的意外情况提出处理意见,必要时派人员到监测学校进行现场调查,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学生疾病或疫情的扩散和发展。
3.监测范围:全市各中(职)小学校。学生缺课监测在市教育局、卫生局的组织协调下,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全市中(职)小学校具体实施。
4.监测时间:学生缺课监测实行每日报告制。
5.数据上报:学生缺课监测的报告方式为网络直报方式,各校在每天下午4:30前报送当天学生缺课信息,无学生缺课信息的学校实行“零报告”。
(二)学生常见病监测
学生常见病包括沙眼、视力不良与近视、龋齿、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肠道蠕虫感染等疾病。经过多年努力,学生常见病防治取得显著成绩,疾病谱发生了明显变化,沙眼、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肠道蠕虫感染的患病率大幅下降,视力不良与近视、龋齿、超重与肥胖是现阶段危害学生健康的主要常见病。
1.监测内容:学生视力不良与近视、龋齿、营养不良、超重与肥胖、高血压等患病率。
2.监测方法:主要通过收集中小学生健康体检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原则上不另行安排体检。按照2009年8月省教育厅、省卫生厅、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工作的通知》(苏教体艺〔2009〕30号、苏卫疾控〔2009〕18号、苏价费〔2009〕271号、苏财教〔2009〕113号)要求,各中(职)小学校每年应组织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并于体检前将学生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级班级)以电子表格形式发给体检单位便于体检结果的录入,体检结束后一月内向体检单位索取学生电子表格形式(见附件1)的体检结果,并录入系统上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体检项目中的眼科、口腔科和形体指标、生理功能指标检查结果逐项进行分析,形成监测工作年报表(见附件2),逐级汇总上报。
3.监测范围:全市各中(职)小学校,至少覆盖当地30%以上的学校和学生。学生常见病监测在市教育局、卫生局组织协调下,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具体实施。
4.监测时间:每学年一次,当年6月底前完成。首次监测于2013年9月开始。
5.数据上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每年8月15日前将本学年监测数据上报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三)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监测
青少年学生进入青春期后,健康危险行为不断增多且表现多样,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直接或者间接的损害。开展青少年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监测,有助于了解其流行特征,为研究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1.监测内容:健康危险行为监测主要涉及以下6类行为:不良饮食和体重控制相关行为(如过多摄入高热量高脂食物,偏食、挑食,盲目减肥等)、缺乏体力活动相关行为(如缺乏体育锻炼、长时间静坐式活动等)、易导致故意伤害或非故意伤害相关行为(如打架斗殴、自杀、道路交通伤害、溺水等)、物质滥用行为(如吸烟、饮酒、吸毒等物质滥用)、精神成瘾行为(如电子游戏机成瘾、网络成瘾、赌博成瘾等)、危险性行为(易导致意外怀孕、性传播疾病的性行为等)。
2.监测方法:主要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的《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开展问卷调查,之后及时进行收集、汇总和分析。
3.监测范围:在市教育局、卫生局组织协调下,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具体实施。有关学校要积极组织与配合。2013年度工作任务如下:
抽取1所农村初级中学(至少调查150名在校学生,每个年级至少50名)、1所普通中专学校(至少调查200名在校学生,每个年级至少50名)。
4.监测时间:每三年一次,于监测年第二季度完成。首轮次监测于2013年10月前完成。
5.数据上报:市疾控中心在今年11月15日前将数据上报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学校环境卫生监测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环境,如果学生长期暴露于不良的教学、生活环境,可能对学生身心健康构成威胁和损害。开展学校环境卫生监测,深入了解、评估影响学生健康的有关危险因素,对于有效预防控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1.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学校教室环境卫生监测和生活环境卫生监测。教室环境卫生监测含教室人均面积、课桌椅、黑板、教室采光、教室照明、教室微小气候、噪声等七个方面指标,每个学校应根据教室设置状况进行抽样,按教室的结构、层次、朝向、单侧采光、双侧采光的不同类型确定监测教室数,抽取有代表性的教室作为样本,不少于6间教室;生活环境卫生监测含厕所、宿舍等两个方面指标,其中学生宿舍以每栋学生宿舍为单位进行评价,根据宿舍的不同面积、层次、朝向等,抽取不同类型的寝室做为评价样本,每栋宿舍抽取的寝室不少于3间。
2.监测方法:主要采用现场调查方法进行监测,按照国家标准《学校卫生综合评价》(GB/T18205—2012)中“学校环境卫生监测评价记分表”(见附件3)进行监测评分,之后再进行收集、汇总和分析。
3.监测范围:学生环境卫生监测对象包括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在市教育局、卫生局组织协调下,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具体实施,每年监测不少于20%的中小学校,每五年完成一轮监测。对于监测得分较低的学校,应增加监测频次。要积极创造条件,提高监测能力,力争达到每年监测50%以上的中小学校。
4.监测时间:每年一次。首次监测从2014年开始。
5.数据上报:市疾控中心于每年11月15日前将数据上报常州市疾控中心(见附件4)。
(五)学生缺课监测及常见病督导
为切实做好学校卫生工作,保障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江苏省学生缺课监测工作方案》和《江苏省学生常见病防治督导工作方案》,决定开展学生缺课监测、学生常见病监测与防治工作督导(见附件5)。
三、工作要求
(一)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学校卫生监测工作,把此项工作作为学校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与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健康促进学校创建等工作结合起来,建立并完善学校卫生监测工作机制与定期公告制度。市卫生局要加强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组织领导,落实部门与专人负责,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保障监测工作顺利实施。市教育局要积极配合市卫生局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将学生卫生状况和学生健康作为对学校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督促学校按照卫生监测评价结果,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各校要加强领导,安排人员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认真做好学校卫生监测工作,将其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预算管理,加强对学校的专业指导,做到监测工作与日常工作相衔接,监测与指导并重,及时录入、审核、上报监测数据信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根据监测方案要求,制定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加强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
(三)要以此项工作为契机,积极探索完善学校卫生监测工作机制,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完善学生身体健康和学校卫生综合评价体系,切实提高学校卫生工作效率和水平。
附件:1.溧阳市中小学生体检原始数据录入电子表格样式
2.溧阳市学生常见病监测情况年报表
3.学校环境卫生监测评价记分表
4.溧阳市学校教室环境卫生监测情况年报表
5.2013年溧阳市学生缺课监测及常见病防治督导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