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今年以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全市“紧跟苏锡常,同步现代化”目标定位和全年工作任务,以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为中心,牢牢抓住“综合协调、执法监管、服务发展、队伍建设”的工作主线,扎实开展工作。全局上下在面临机构改革和各项监管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做到了思想不松,标准不降,工作不断,秩序不乱,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今年,我局被授予“江苏省药品安全示范市”、“江苏省文明单位”称号。
一、食品综合监管协调有序
认真履行食安办职能,坚持“政府统一领导、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机制,不断强化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的主动性,加强与各镇(区)和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推动各方监管责任落实,较好地发挥了政府食品安全工作“抓手”作用。
一是落实监管责任。召开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会议,与各镇(区)和市食安委成员单位签订责任书,全面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部门各负其责”的监管责任。下发《2013年全市食品药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加强对全市食品安全工作的统筹指导。
二是完善协调机制。建立了市食安委成员单位季度例会制度,强化部门协调会和联合执法机制。今年以来,召开市食安委成员单位季度例会3次、部门协调会3次,开展联合执法活动2次,有效加强各方沟通交流,协调解决疑难问题,及时部署有关工作。
三是强化目标考核。制定下发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由市食安办牵头组织对各镇(区)和相关部门进行考核,切实增强各单位做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对各镇(区)和相关部门的考核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二、市级重点工程成效明显
积极争取将“食品药品安全工程”纳入2013年度全市40项重点工作,牵头农林、质监、工商、卫生、商务、粮食等相关部门,制定农产品、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消费、生猪屠宰、“放心粮油”、药品安全等方面的工作目标和进度计划。市食安办抓好工作协调和督促检查,全市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2013年,全市完成农产品“三品”认证28个产品;新增食品安全示范店21家,申报食品安全示范街10条、食品安全示范社区1个;全市2619餐饮单位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实施100%;推进生猪定点屠宰场资格审核清理和升级改造,目前,通过机械化屠宰场验收1家,完成升级改造并申报验收3家,关闭2家;通过国家级“放心粮油”示范企业验收1家、常州市级“放心粮油”示范企业3家;地产药品抽检合格率100%、基本药物电子监管码核注核销率、上传率均达100%。全市没有发生一起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
三、药品市场秩序持续规范
全市336家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都做到证照齐全,合法经营,189家医疗机构(除企业事业单位医务室)全部通过《规范》验收。投入30万元研发建成了药品医疗器械远程监管平台,形成覆盖全市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的电子档案系统和药品进、销、存远程实时监控系统,实现了药械信息化监管。深入开展“两打两建”、“迅雷百日行动”等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全覆盖监督检查,全年出动执法人2370人次,检查涉药单位971家,当场行政处罚57起,立案18起,罚款12.59万元,移送公安部门查处涉嫌犯罪案件1起,有力地整顿和规范了市场秩序。制定了食品药品群众举报奖励制度,设立了专项奖励基金;与公安、工商、卫生等部门建立“信息互通、配合密切、部门联动”的药品监督执法机制;成立了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共同打击涉药犯罪四方联席会议制度,全市基本形成了“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的药品安全社会化治理体系。
四、服务发展措施更加扎实
一是加强企业法律培训。共举办涉药单位负责人、质量负责人、从业人员等培训班10期,培训人员700余人次,帮助企业提升人员素质和药品经营管理水平。二是推进行业诚信自律。开展“用心做好药”、“经营放心药”道德讲坛活动,引导企业树立质量意识,提高企业员工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养,促进企业诚信守法。三是深入医药企业走访调研,了解企业发展动态,听取企业对监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今年以来,全市3家批发企业全部通过GSP认证工作,1家医疗器械企业通过申领器械生产许可证验收,江苏迪赛诺制有限公司的小容量注射剂通过国家局验收、2个原料药获得新版GMP证书。
五、普法宣传教育力度加大
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积极拓展工作思路,坚持面上宣传与重点宣传相结合,增强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是媒体宣传。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药品法律法规、监管职能、工作动态和饮食用药安全知识。今年以来,在《溧阳时报》刊登“食品药品监督”宣传专版6期,与《溧阳时空》协办“品质生活”专栏2期;在局网站、“中国·溧阳”门户网站发布信息155条,在常州局和省局网站发布信息118条;编发工作简报11期。二是开展活动。认真组织好“3.15”、“12.4”、“食品安全宣传周”、“安全用药月”等重大活动的宣传;成立药监志愿者宣传服务队,定期开展“执业药师进基层”、“清理小药箱、为民保健康”活动,为群众提供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咨询服务。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宣传活动15次,制作宣传展板35块,发放宣传画报、知识手册、小折页等各类宣传资料23000余份。9月份,与市教育局、科协联合启动为期4个月的“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进校园”宣传,组织开展知识讲座、展板巡展、有奖征文等活动。目前,已在5所学校举办讲座、7所学校进行巡展,并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食品药品安全有奖征文活动,受到了学校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好评。
六、能力作风建设得到加强
以塑造“依法行政、清正廉洁、优质服务、人民满意”队伍形象目标,以创建省文明单位为契机,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全面加强执法队伍思想道德和能力作风建设。
一是深入开展《悦读人“参”》学习品牌、《药监卫士、情系民生》服务品牌建设和道德讲坛活动,大力营造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二是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全面推行说理式执法活动,加强党务(政务)公开示范点建设,建立“四卡一书”作风效能廉政监察机制,全年行政执法零投诉,行政处罚零复议、零诉讼。三是认真落实提案办理工作责任制,圆满完成7件政协提案的办理工作,提案办理的走访率、回复率、满意率达100%。四是走进溧阳市《政风热线》直播室,与广大市民真诚沟通交流,解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听取市民对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与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沟通交流。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普法宣传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少数单位药品管理工作还不够规范;监管人员的执法水平还需不断提高,这些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