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2013年,市侨办在上级领导机关的有力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全市对外开放战略,牢牢抓住服务发展、服务转型升级主线,广泛团结归侨侨眷、海外侨胞和留学人员,凝心聚力,各项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取得了新的进步。
一、发挥独特优势,主动服务溧阳经济发展
(一)引资引智成效显著。今年,侨务引资引智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三外”提质工程和科技创新两项工程被纳入全市40项重点工程。6月份,市委盛建良书记亲临机关调研指导全市侨务工作情况,为侨务工作理思路、明目标、提要求。牵线引进江苏创生控股有限公司投资的创瑞医疗器械项目入户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注册资本5500万美元,占地400余亩;通过常州侨办引进中国侨商会常务理事、香港工程师学会院士卢汉雄先生创办的常州普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落户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该项目作为常州市第二批“龙城英才”计划获得政府扶持资金300万元,已经开始厂房装修和设备安装等工作;牵线引进留法博士后张大强先生创办的物联网电子标签应用公司,落户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该项目作为常州市第三批“龙城英才”计划获得政府扶持资金300万元,1月份办理了注册相关事宜。
(二)牵线搭桥开展活跃。全年共邀请和接待海内外华人侨商9批次150余人次。引荐香港世茂集团参加我市团结路西侧4号地段招牌挂,该公司高管在去年来溧考察房地产投资市场情况和参加溧阳市香港(深圳)城市推介会的基础上,3份月再次来溧考察,并参加了招牌挂,10月份又来考察旅游地产项目;通过常州市侨商投资企业协会,邀请和记黄埔地产(常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范仲言先生来溧考察8个地段的地产情况,范先生对投资溧阳市房地产开发表示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常州市侨办,邀请常州赛迪电气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庆大先生和大润发中国区开发部副经理黄宝山先生来溧,考察城市综合体、大型超市建设及投融资等情况,两位老总表示了较强的投资愿望。5月份,引荐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吴云东参加溧阳市健康产业产学研对接洽谈会,并与其他15位专家博士一起,实地调研了江苏迪赛诺制药有限公司和奥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各自所擅长的领域分别作了详细介绍,推动和促进了溧阳市健康产业的发展。
(三)服务侨企助推发展。协助市委组织部、人才办设立境外院士溧阳工作站;按照上级侨务部门的部署,在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建立侨胞创业园;最近,参与了“2013百名产业精英常州行活动”。主动为江苏旭优(原康乐优)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常州普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侨企提供服务,在资金人才、厂房租赁、设备安装和生产运营等方面给予多次协调和支持帮助,11月初,市政府刘敏副市长到旭优调研,并就益生菌饮品在生产运营方面的困难进行现场办公,积极帮助和支持该公司11月份按照计划顺利生产销售和上市;积极与市科协协调,协助溧阳市侨商会会员企业--常州鸿懿园艺有限公司申报科普教育基地,既是为溧阳市科普教育服务,又进一步促进侨商企业的科技创新;积极为泰籍华商杨鹏先生在印尼开拓新的土壤肥料市场服务,协调农林局土壤肥料技术指导站给予技术上的大力支持。
二、加强联谊交流,大力涵养侨务资源
(一)海外侨务创新开展。6月下旬,成功举办2013“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行”活动,组织20余位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参观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吸引他们来溧阳创新创业,为我市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服务。8月上中旬,侨办负责人随溧阳市政府代表团出访美国和加拿大。先后参加了美国弗吉尼亚州福基郡友城签约仪式,拜会了加拿大安大略省查塔姆-肯特市和美国旧金山联合市两座友城,与美国华盛顿国际商会等侨团进行了广泛交流,并会见了部分华侨华人,参加了工业和互派学生交流等项目的洽谈,充分发挥了我市侨务部门在引资引智、民间外交中的积极作用。9月下旬,市侨办负责人到成都出席了第十二届世界华商大会,既结识了新朋友,又加强了与老朋友的联谊,进一步深化了溧阳市侨务资源的拓展和涵养工作。10月中旬,充分利用常州花博会的有利契机,邀请组织“第十六届海外江苏之友”80余位海外嘉宾在溧阳考察交流。市委潘云芳副书记、市政府刘敏副市长亲临活动现场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指导。组织海外嘉宾参观了溧阳市新农村建设两个示范点村和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建设情况,在江苏中关村举行了推介洽谈会,有4个项目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
(二)工作交流广泛展开。8月份,在常州市“凝侨心、聚侨力,同心服务常州现代化建设”会议上,市侨办主任耿伟作了侨务工作经验交流;5月下旬,迎接上级侨务部门领导来溧调研侨港资企业,分别到江苏德盛食品有限公司和常州鸿懿园艺有限公司参观调研,两级侨办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品牌创立、市场营销和配套政策等方面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探讨交流;4月下旬,接待武进区政协副主席、侨办主任倪晓谦率区侨办机关人员来溧阳参观调研,双方围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服务侨企等侨务重点工作和两地相互协作共赢发展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交流;9月底,市侨办主任耿伟在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管委会大楼参加了由江苏旭优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主办的首届益生菌与健康学术研讨会并致辞。
(三)联谊活动持续开展。年初,市侨办与侨联联合主办了溧阳市第三届“侨商杯”乒乓球邀请赛。侨联委员邓超在常州市“我是幸福常州人”侨界征文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10-11月份,与市教育局联合发文,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参加第十五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
(四)侨务宣传常态开展。做好新四军江南指挥部作为江苏省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基地的申报工作,与文广体局共同创办华侨与新四军收藏馆。加强侨务动态信息的常态报道与宣传工作,努力宣传、提升溧阳城市品牌形象。今年共发布报道各类侨务信息40余篇,多篇在《溧阳时报》刊载,侨务工作经验在溧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第六期《政情通报》上刊登交流。例如:雅安发生强烈地震后,溧阳市侨商会会长、江苏德盛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德启先生率全体员工,向芦山县灾民捐赠了价值20余万元的1吨重有机食品,他还与中华泰国青年商会其他理事一起捐助了300万元人民币。2月17日,他被中央电视台评为2012年度全国十大农业杰出科技人物--“大地之子”的殊荣。我们都第一时间在各级各类媒体上进行了宣传报道。
三、服务侨界民生,扎实做好国内侨务
(一)参政议政积极务实。全年组织侨界政协委员撰写提案11件、社情民意6件,其中一篇被评为优秀提案,委组调研文章在大会上交流,全年共组织委员活动4次,上交理论征文3篇,工作经验在常州政协上刊登。
(二)社区侨务全面推进。着力开展示范创建、典型引路、强化服务等工作,纵深推进社区侨务工作。4月份,实地调研了溧城镇后街新村社区和砻坊场社区侨务工作,一方面,指导社区建立侨情资料台账,进一步加强“侨之家”建设,更好地为侨服务。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利用好民生服务平台优势,健全社区“为侨服务”网络和“双向服务”阵地建设的发展路子。6月份,推荐溧城镇申报“全国社区侨务工作示范单位”。
(三)关爱惠侨有效落实。积极推进和谐侨界建设,春节前,组织走访慰问了溧阳市40余户困难归侨侨眷,并送去慰问金、慰问品3万余元;组织侨界企业家资助光华中学贫困生由25名增加至30名;落实市委市政府“双挂双促”活动要求,帮助结对的后六村盘活存量资源,引进发展新型农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村庄环境整治,今年共出资10万余元支持后六村基础设施和标准厂房建设。
四、重视自身建设,提高“两为”服务能力水平
(一)推进机关思想建设。组织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和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认真贯彻基层党员干部冬训动员大会精神,搞好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创先争优工作、与推动当前工作三个结合,围绕三个主题,扎实抓好3个半月时间的机关党员干部冬训工作。7月份,市侨办1名同志参加了机关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党章知识竞赛,成绩优秀,获得三等奖。
(二)推进机关作风建设。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并结合侨办实际,切实改进工作作风。9月上旬,在市市侨商会二届三次理事会上,组织了王松明同志先进事迹的宣讲学习,用他勤恳、扎实的工作作风感悟人、引领人。为60余名侨胞赴港探亲办理证明等相关手续不收取费用。
(三)推进侨务工作研究。坚持贴近海内外侨情、贴近侨务工作对象、贴近侨务工作实际的要求,认真开展侨务工作调研和理论研究。5-6月份,组织到侨商企业调研,深入了解侨商企业的服务需求、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创新型理性思考、政策建议的针对性。
溧阳市侨办
二○一三年十二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