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市粮食购销有限公司、有关涉粮企业、局各科室:
为贯彻落实江苏省粮食局《关于实施粮食流通产业“双百工程”的意见》(苏粮产〔2013〕1号)和常州市粮食局《关于落实省局《关于实施粮食流通产业“双百工程”的意见》的通知》(常粮产发〔2013〕35号)精神,加快推进我市粮食流通产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现结合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实施粮食流通产业“双百工程”是继省局提出“五个一工程”建设和粮食流通业现代化建设后作出的又一重大部署,是“十二五”期间粮食流通产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总纲,要认真学习省粮食局《关于实施粮食流通产业“双百工程”的意见》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实施“双百工程”的重要意义;深刻领会其丰富内涵,全面理解和掌握实施“双百工程”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要立足实际,以转变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方式、加快粮食企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战略,加强粮食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科研技术开发,积极推进粮食流通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信息化,提高全市粮食企业生产运营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为加快实现粮食流通业基本现代化提供坚实保障。
二、对照目标、明确任务
对照省局在“百强引领”和“百企升级”方面各打造100家具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规模优势明显、核心竞争力较强的企业和企业集团的目标要求。到2015年末,全市要培育出管理先进、效益明显、市场竞争力强的引领和升级企业各2-3家,使其成为全行业示范,带动引领产业的整体发展。在“百强引领”方面:依托江苏国粮仓储工程有限公司打造江苏国粮仓储粮食物流(粮油食品)产业园,引领全市科学储粮、“四新技术”应用、现代管理和经营效益的发展;培植做大江苏正昌、布勒(常州)等以粮食机械制造业为主的企业和溧阳市粮食购销有限公司等以粮食购销为主的企业,引领全市科技研发、产品升级、人才队伍和规模效益的发展。在“百企升级”方面:选择溧阳市正昌油脂、海斌粮食作物专业合作社等粮食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增强有效投入,提升企业档次。同时,按照省、常州市粮食局确定的“十二五”仓储设施建设项目库,选择江苏溧阳粮食储备库,进行科学储粮、仓储管理、基础设施、数字信息化等方面的改造升级和功能完善,择优打造省级标兵库和示范粮库。
三、把握原则、落实措施
在坚持省和常州市局提出的“市场运作、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政策引导”等原则的基础上,及时研究解决推进过程中碰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动工作落实,并在争取政策、体制创新、财力支持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结合地方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原则,因地制宜设定工作目标,扎实抓好落实。一是适时组织相关骨干企业进行座谈学习、参观调研,梳理工作思路、制定工作方案。二是认真研究各级各类扶持政策,确定重点方向和范围。三是进行专门的对接和培育,专人负责、限期督办。四是协调好上下左右、部门内外的关系,协作联动,务求实效。
四、顺势而为、服务企业
市局各职能科室要树立大粮食观,把各类不同性质的粮油企业都纳入服务范畴,搭准企业的脉搏,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与企业共成长。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自觉加强对企业管理、市场经营、品牌创建等知识和业务的学习,提高与企业家合作共事的能力。要敢于担当,热忱服务,积极帮助企业争取政策资金、包装项目、申报成果等,真心实意帮助企业解决难题,为企业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激发企业内在活力和发展动力,同时通过制定政策、营造环境、整合资源等措施向重点企业倾斜,引领行业发展方向,促进企业提档升级促进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
五、 科技创新、突出重点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作为粮食流通产业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把粮食流通信息化建设作为重点方向,加快开发我市粮食地理信息系统,实现粮食市场价格监测、安全预警和应急供应体系建设可视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加快推进 “数字粮库”建设,努力打造我市级粮食流通监管平台,通过平台将“数字粮库”联网。积极开发地方储备粮管理系统软件,努力实现与常州市局在储备粮的收储和轮换、监督计划执行等方面的联网。大力推广低温储藏及绿色保粮等前沿技术,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
溧阳市粮食局
2013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