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一、上半年经信工作的基本情况
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全市经信系统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紧跟苏锡常,同步现代化”的总目标,突出转型发展主题,坚持新型工业化,全力推进产业转型、企业升级,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扎实推进总量提升、规模支撑、投入优化和节能攻坚等重点工程,切实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全市工业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预计基本实现上半年预期目标。
(一)主要指标及重点工程完成情况
1、总量提升工程: 上半年全市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753亿元,同比增16.2%,完成1750亿元目标的43%;实现全部工业应税销售收入710.8亿元,同比增16.1%,完成2000亿元目标的35.5%。
2、规模支撑工程: 1-6月全市工业纳税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70家,其中超10亿元企业8家。(全年目标为:超亿元企业180家,其中,超10亿元企业25家、超100亿元企业5家,新增规模企业50家。)
3、投入优化工程:1-6月,全市完成统计口径工业投入156.2亿元,同比增14.8%,完成年度目标337亿元的46.4%,落后时序进度3.6个百分点。1-6月实现固定资产投资抵扣增值税11391.4万元(折算开票设备投入7.84亿元),同比减48.4%,完成常州市下达目标3亿元的38%,设备投入占工业投入比重为5.02%。
4、节能攻坚工程:半年度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率未公布,1-6月全市规模工业产值能耗下降7.5%。
(二)工业经济运行和项目建设主要特点
1、工业产销增长较快,但完成进度偏低。1-5月工业总产值、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左右,环比增长2%左右,累计增幅均列常州地区第二,但完成进度只有35%左右。利税和利润完成进度不足20%,纳税销售收入进度也仅有29%,“双过半”压力突出。
2、工业产能利用率较低,经济效益总体下滑。在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的双重影响下,市场竞争加剧了产能利用率和商品价格走低。春节以来,我市除水泥于3月下旬开始有所回升之外,工业品价格总体持续下行,严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制约年度各项目标进展。据对重点企业调研汇总,大宗工业产品产能综合利用率低于60%,其中钢铁和铜加工产能利用率只有5成左右,加上价格下滑,制约了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的正常运行,同时拉低了全市工业的速度和进度。另据国税局资料:1-5月查帐征收企业申报盈利的2315家,利润总额15.37亿元,同比下降39.1%。申报亏损企业363家,同比增加146家;申报亏损17.91亿元,亏损金额同比增长1.81倍。1-5月入库企业所得税同比下降49%。
3、项目结构有所改善,而设备投入下滑明显。90个重点工业项目中,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项目68个,总投资467.3亿元,年内计划投资101.8亿元,占比分别达到75.6%、71.5%和67.3%,均比去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这些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加快我市工业的转型升级。但同时,1-6月份我市固定资产投资抵扣增值税同比减48.4%(常州市同比减40.0%),虽然设备投入量排常州市第三位,但设备投入占工业投入的比重仅为5.02%,为全常州市最低,不到常州市平均水平10.89%的一半。
4、重大项目有新突破,但项目总体推进速度偏慢。总投资达139.2亿元的金峰集团钢帘线新材料项目成为我市第一个单体超百亿元工业项目,目前正在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总投资5亿美元的波士顿锂电池项目已竣工投产,标志着我市新能源产业又有新突破。但年度90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5月镇区上报进度仅为25.8%,项目整体推进速度偏慢。主要原因有:一是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一些项目放慢了投资进程;二是重大项目支撑不力,18个总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中,尚有4个项目未进行厂房基础建设(金峰钢帘线、天目湖软件园、宝鹏绿色建材、金纬机械),上述4个项目年内计划投资21亿元,占全市亿元以上重点项目比重达13.9%,影响了全市项目的整体推进。
(三)主要工作及成效
1、强化目标管理稳增长。积极应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切实加强目标管理和运行监测分析。对照“千亿园区百亿镇”创建要求,及早拟定2013年全市及各镇区工业经济年度主要目标,做到目标分解科学合理,年度计划有序推进;排定当年重点新增长点企业36家,在全市规模企业和重点新增长点企业中选择100家重点企业,进行跟踪(监测),采集有关数据并汇总;坚持定期召开镇区、重点企业经济运行分析会议,及时了解掌握工业经济动态情况,形成月度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供各级领导参考;完善工业重点指标考核办法,及时做好各镇区主要指标完成进度的对标分析和情况通报,倒排目标,落实责任,确保全年目标按期推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2、推进项目投入保发展。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工业投入和项目推进考核办法,全面提高工业投入的质量和水平。继续强化项目投入日常巡查、定期督查和季度核查“三查”机制,着力推进90个总投资1亿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建设,落实挂钩联系制度,协调解决项目落地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重点推进20个市级重大工业项目。1-6月,90个总投资1亿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54.5亿元,完成当年计划投资的36%,落后时序进度14个百分点;90个项目中仍有18个未开工建设,开工率80%。8个列入常州市重点工业项目1-6月实际完成投资11.97亿元,完成当年计划投资22.9亿元的52.27%。另一方面,盘活存量土地,继续建设标准厂房。全年计划实施标准厂房建设项目31个,规划建设标准厂房总面积112万平方米,建设用地1147亩,总容积率约1.5。目前已有21个标准厂房项目开工建设,在建面积55万平方米。
3、狠抓节能降耗促转型。在节能降耗形势严峻与经济增速趋缓的双重压力下,统筹兼顾稳增长和降能耗,扎实开展各项节能工作。一是及时分解下达各镇区、各重点用能企业年度节能目标任务,制定并实施节能攻坚计划行动方案,并细化落实每个节能行动到具体项目。二是加强节能降耗管理。严格执行新上项目节能评估制度,加快推广节能新技术和合同能源管理,上半年已通过国家发改委备案企业2家(天目照明、恒通电源);加强节能监测和能源审计,大力开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等基础性节能工程,年度节能重点工程按计划推进。三是鼓励企业进行节能技术改造,深入开展第三轮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加快淘汰落后设备和落后产能,区域内4家化工生产企业已上报通过常州市化工重点监测点企业。
4、突出转型发展推升级。一是进一步加大企业创新创优力度。着重加快企业创新平台建设,上半年组织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中材、科华、力乐);同时,不断加大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力度,实施一批以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推广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四新”技术改造项目,提升产业层次,不断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实施管理创新示范企业工程,上半年申报认定江苏省2012年度管理创新优秀企业1家(华朋集团),申报江苏省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示范企业2家(新力化纤、永立农牧机械)。认定江苏省高成长中小企业2家、创新能力建设示范企业1家。二是进一步促进工业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一方面,深入开展“两化融合进百企”活动,并通过智慧移动助力企业信息化培训、智慧企业建设培训、企业电子商务培训等多种形式,积极做好企业信息化培训和服务等基础工作;同时,大力推进企业两化融合建设,积极培育智慧企业和星级数字企业,上半年成功培育江苏省两化融合电子商务示范企业1家(江苏正昌集团)三是进一步推进产业转型企业升级。在深入推进“千亿园区百亿镇”创建,做大工业经济总量的基础上,拟定了关于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双百计划”,即用3年时间,重点推进100家企业转型升级,全面推动输变电设备、机械装备制造、金属冶炼及加工、新型建材等传统产业提档升级;重点培育100家新兴产业企业,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绿色能源、通用航空、健康、电子信息和软件等新兴产业,同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进节能减排,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工业经济新跨越。
5、全力优化服务提效能。积极开展“部门服务创星级,机关效能再提升”和“优质服务进百企”等实践活动,围绕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新增长点,切实做好要素保障、争取扶持、监测服务等工作。一是切实缓解企业融资难。上半年,与人民银行共同组织全市“银企对接”活动,活动包括调查摸底、企业(项目)筛选、现场对接、金融知识、金融政策和金融产品的宣传推介及后续的跟踪问效、项目履约等环节和内容。参加对接的企业达70家,商业银行16家,整个银企对接活动反响良好,预估成果丰硕。此外,积极开展融资担保工作,创新融资担保形式,协助并指导有关镇区建立工业企业互助担保基金。1-6月全市4家担保机构共为企业提供融资担保9.84亿元,在保责任余额16.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23%和35.38%,其中市工业担保中心提供担保6.33亿元,在保9.59亿元,极大地支持了我市中小企业的发展。二是积极向上争取扶持,认真组织企业申报各类奖励和专项资金。三是全力打造“三型”机关。深入开展“学习善思型、创新善谋型、高效善为型”机关创建,切实开展局领导、各科室挂钩联系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活动,积极调查研究工业经济转型发展难点热点问题,促进银企对接,缓解资金困难。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经济发展促进争先进位、跨越崛起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深入企业送政策、送服务,帮助企业化解困难矛盾,提振发展信心。
二、下半年经信工作打算
下半年是各项工作抓落实、促推进的关键阶段,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积极应对当前宏观“弱复苏”格局和调控新形势(发展速度下降,货币投放趋紧,特别是6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把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住、发挥好;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紧盯全年目标,紧扣重点工程,全力奋战后两个季度,努力实现全年目标。
1、千方百计稳增长。着力强化经济调节,进一步加强主要行业、新兴产业、中小企业、大企业(集团)等的监测分析,和经济运行中热点、难点问题的跟踪研究,准确把握运行态势,及时采取对策措施。优化全市有序用电、应急用电方案,确保电网迎峰度夏、安全稳定。巩固上半年银企对接活动成效,继续深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银企对接和融资洽谈活动,努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积极推进多渠道资金供给。突出抓好25个应税销售收入超10亿元目标企业、36个重点新增长点企业以及50个上规模培育企业,力促工业经济稳定良好运行。
2、全力以赴推项目。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围绕今年90个总投资1亿元以上工业重点项目,特别是20个市级重点推进工业项目,进一步深化项目投入督查、巡查、核查“三查”推进机制,确保新建项目早开工,在建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快达产。着重加快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尤其要加大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的推进速度,继续大力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尤其是高标准厂房的建设,同时积极做好建成标准厂房招商引资和项目入驻的推进和服务工作。
3、克难攻坚抓节能。着力加强节能降耗,围绕年度节能降耗以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相关目标任务,落实国家出台的刚性节能措施,全面实施《溧阳市节能攻坚计划和行动方案》,着重抓好工业等重点领域,以及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和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节能工作,加快实施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节能产品惠民、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和节能能力建设等四大重点工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深入开展第三轮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确保完成全年节能目标任务。
4、坚持转型推升级。着力推动转型升级,全面实施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双百计划”,着重围绕“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企业内涵整体提升”三大重点工作,通过“百企转型”、“百企培育”,实现全市工业企业和工业经济在规模效益、产业结构、创新能力等方面全面升级。继续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抓好企业技术中心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培育一批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推进一批嵌入式软件改造传统产业项目,实施信息化软件产业化工程;努力推进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创建江苏省两化融合示范试点园区。
5、真心实意搞服务。着力搞好企业服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支持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确保各项惠企政策落到实处。切实转变职能,提升服务效能,深入开展局领导、各科室挂钩联系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新增长点活动,增强发展信心,化解困难和矛盾。充分发挥现有信息咨询、培训服务和融资担保三个平台的作用,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服务内容,争创服务发展五星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