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各中心国土资源所(分局),局机关各科室、直属单位:
今年以来,在常州市国土资源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之下,全市国土资源系统紧紧围绕“紧跟苏锡常,同步现代化”工作目标,以迎接十八大召开、贯彻十八大精神和落实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部署为工作主线,主动作为,迎难而上,有力地支撑和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2012年国土资源重点工作情况
1、努力做好用地报批服务和土地供应工作。今年以来共上报批准征收(用)土地216宗、面积9165亩。全市完成总供地241宗、面积8606.7亩,其中挂牌出让工业用地127宗、面积3567.54亩,挂牌出让经营性用地66宗、面积1971.01亩。
2、积极争取“独立选址”和“点供”用地计划。成功为常州内河港溧阳港区溧城作业区码头工程、丹金溧漕河溧阳段航道整治工程、平陵110KV输变电工程、220KV后周输变电工程、宁杭高速公路东互通及连接线工程、芜申线航道整治工程等6个重大项目争取到“独立选址”用地计划,总用地面积达14070.14亩,其中新增建设用地11082.4亩。成功争取江苏盛杰源浩机械有限公司“点供”指标120亩。
3、成功争取工矿废弃地复垦调整利用试点。全市可复垦调整利用总规模17762亩,预计可新增农用地15900亩,其中新增耕地14200亩,实现生态复绿整治面积3000亩左右。争取年度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规模1500亩,并开展了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库和规划方案编制工作。
4、扎实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争取年度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420亩,报批建新区总规模639亩。实施2012年度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复垦项目10个,确认新增农用地122亩。
5、全力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条件建设区调整使用工作。在确定的允许建设区规模不增加、建设用地扩展边界不突破的前提下,调整规模2778.6亩,进一步优化了全市用地布局,有力保障了重大项目的顺利落地。
6、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进一步加大存量建设用地处置力度,全市处置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总面积2623.3亩。支持和引导推行多层标准厂房建设,逐步形成一批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配套、产业集聚的标准化厂房。全面推进全市工业用地普查工作,积极开展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
7、加大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力度。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重点,统筹安排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等农田和村庄土地整治,有序推进土地整治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编制了《溧阳市基本农田划定实施方案》,认真做好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全面完成了2012年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共实施耕地占补平衡项目35个,规划设计总面积14766.5亩,新增耕地面积4065亩,确保了全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8、积极稳妥推进“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一期工程总体进入整体验收阶段,各项后续工作稳步推进。认真开展二期“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深入进行可行性调研和论证,确定项目区并科学编制了溧阳市上兴镇“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规划方案,工程区总面积10603亩。
9、土地执法监管持续强化。市委、市政府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土地执法监管工作的决定》,从更高层次上提升了土地执法监管的长效化、制度化和刚性化。积极做好卫片执法检查工作,依法加大新增违法违规案件查处和整改力度,全市土地管理秩序总体向好。“土地执法模范市”创建活动统筹推进,成为坚持依法依规管地、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促进国土资源工作不断跃上新台阶的有效载体。
10、依法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加大矿山宕口关闭力度,强化矿产资源开发动态巡查,对发现的无证勘查开采,越层越界超量开采、乱采滥挖等违法开采行为依法查处,严厉打击,促进矿产资源开发规范有序。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关闭矿山等灾害隐患点进行严密监控,做好预防工作。
11、加强基础业务管理工作。完成2011年全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工作及统计汇总整改上报工作,通过了省级和部级核查,变更准确率在全省名列前茅。积极推进全市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完成了10个镇235个村级单位、4554个组级单位、20533宗地的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切实做好涉土信访工作,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认真调查,妥善处理,较好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1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被省厅确定为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联系点。挂牌成立市征地服务中心、南渡中心国土资源所预防腐败室。建立了岗位廉政风险评估、定级和监管制度。对新办工业项目涉及的土地评估费、征地包干服务费、测绘费、交易服务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实行“零收费”,努力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
二○一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