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城市建设工作紧紧围绕“紧跟苏锡常、同步现代化”的目标定位,突出转型发展主题,坚持又好又快工作原则,抓重点、强管理、优服务,提绩效、促提升,扎实推进了城市建设工作上新台阶。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第一部分 2013年工作所取的成效及做法
(一)建筑业经济平稳增长。全年建筑业预计完成施工总产值520亿元,同比增长14.3%,劳务收入161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30亿元,完成地税收入10亿元,实现利润20亿元。正方园集团承建的无锡市环境监控中心工程又获得了国家“鲁班奖”,创省级优质工程10项,省级文明工地40只,国家专利5项,省级工法10项。天目集团、华能集团、五星集团被评为全国施工优质企业;龙海集团、天目集团、华能集团、天力集团、鹏程集团被评为江苏省建筑业“百强企业”。
(二)村庄整治成效显著。全面完成了年度任务, 2400个村庄整治全面通过省级验收。其中24个村达“三星级”标准,242个村达“二星级”标准。省委书记罗志军、省长李学勇等主要省领导先后带工作组到沸水塘村和竹塘村调研指导村庄整治工作,对我市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省内外18家媒体对我市整治情况进行了典型报道。
(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完成市政工程总投资1.95亿元,全面完成了东西大街景观提升、罗湾路改造、台港路东延伸、北固桥、戴埠港桥改造等工程建设;启动了码头街西延伸、清泓路北延伸、市场园区四条路等工程建设;改造人行道31200m2,维修道路11500m2;完成了交通路、龙亭辅路、张巷路、市政府东西路、三和路的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全面推进“川气东输”的接轨工作,新增天然气用户8000户,工商用户150户,对城区50户低保户免费安装了天然气;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不占用财政资金,对城区60条道路进行了LED节能路灯的改造。
(四)旧城改造有序推进。全年累计完成房屋征收面积31.1万m2。市林场、新人民医院、建校、木材公司、永盛北、景盛北地块全面清零;竹田桥地块完成91.8%,云龙南二期完成94.2%;云龙南、景盛北、永盛北、夏林村等地块安置房建设已进入桩基施工阶段。景盛苑、东盛苑、北水西、紫金华府、平陵广场、龙盛园、望湖景苑七个小区已完成交付使用。多年累积的重点上信上访户矛盾大部分对象得到有效化解和处置。
(五)城市安居保障有力。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实际投资32亿元,商品房新开工面积52 m2,销售面积55万m2;办理经济适用房750户,完成廉租房实物配租200户,全市完成公租房1200套,同时积极调整完善“经济适用住房货币化补贴办法”和“公共租赁房管理办法”,尽最大努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累计开工建设安置房55万m2,竣工交付23.6万m2。
(六)市场监管不断强化。依法加强工程建设监管力度,不断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全年发包工程190项,工程造价30亿元,通过招标,工程造价平均下浮8.6%。累计受监工程340只,面积560 万m2,竣工工程160只,面积200万m2,建立了建设、施工、监理单位“三合一”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大力宣讲依法建设、合法建设,探索“重点项目先行介入服务”模式,全市在建项目建设服务参与率达99.3%,使工程建设处于全面受控状态。开展建筑市场专项治理30次,严厉打击了违规违法建设行为。到目前共协调拖欠农民工工资6791.25万元,涉及人员达5427人,没有发生一起恶意讨薪或越级上访事件。
(七)房产管理不断规范。全市完成房屋产权登记13800余宗,房屋抵押登记6820余宗,完成白蚁防治119项,建筑面积314.8万m2,城乡新建项目白蚁预防率达98%;完成房屋鉴定278宗,建筑面积24.71m2;投入资金96万元对19处危旧公房进行维修,建筑面积4605 m2,。
(八)行业管理上新台阶。近年来,我委工作被评为:江苏省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工程质量优秀单位、江苏省建筑安全生产优秀单位。江苏省房地产信息化管理先进单位、江苏省住房保障先进集体、江苏省房屋拆迁管理优胜单位、全省建设领域清欠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白蚁防治先进单位、江苏省房屋安全鉴定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九)“双挂双促”稳步推进。继续做好“双挂双促”结对帮扶工作,今年我委对结对帮扶别桥镇绸缪村投入30多万元,用于村庄整治、路灯建设、道路建设、水利设施建设、便民服务大厅等基础设施建设;3月初帮助别桥镇借款600万元,我委出资42万元用于标准厂建设;帮扶建设的码头、仓储、堆场、水运物流中心已于11月份建成,每年将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30多万元;与企业合资帮助村委每年获利20万元;年底还将出资10万元对困难群众进行慰问。
(十)服务效能明显提升。一是领导深入基层服务。我委委领导分赴10个镇区召开了建设工作座谈会,了解全市工业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建议,能现场答复的直接答复,不能直接答复的经委办公会研究协商解决。二是缩短审批工作时间。国有土地范围内房屋所有权登记和国有土地范围内房屋所有权转移非行政许可项目,在原承诺期限基础上再次提速25%(法定30个工作日,承诺20个工作日,调整后承诺15个工作日),建筑工程施工许可核发行政许可项目,在原承诺期限基础上再次提速17%(法定15个工作日,承诺6个工作日,调整后承诺5个工作日)。三是现场办公室。为了更好高效的服务工业企业,优化办召开了30次联合办公会议,坚持每个工作日集中下乡办公,主动为建设单位提供一条龙服务,同时对涉及建设工作较多的镇区,由委领导带领涉及建设审批,与企业开展了“零距离”交流,现场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目前已办理建设工程先行开工登记46只,解决各类问题230多个,得到镇区和企业的高度评价。四是支持企业发展。继续推行支持工业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所有中关村工业项目建设(除违规项目)、各镇(区)所有依法建设工业项目,涉及的行政性收费、服务性收费(含白蚁防治、审图费)一律全免,对违规项目能不处罚的尽量不处罚,必须处罚的,按处罚最低条款、最低标准执行。全年为企业减免各类规费2120万元。五是开展效能评比。每季度向相关部委办局、镇区、建设单位、部分重点建设项目、普通群众、物业小区居民等各个层次的服务对象发放反馈表,了解服务和廉洁情况。效能小组巡查每周一次,对办公环境、工作纪律、公车使用、请销假情况等进行定期督查和随机检查,对存在违反规定的严肃责任追究。
十一、严格落实“八项规定”。一是狠刹铺张浪费之风。年初及时下发《关于落实厉行勤俭节约和廉洁自律的规定》,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对接待、餐饮、住宿等控制标准;建筑业会议、机关工作会议、离退休干部座谈会等会议均不安排会议餐,不举行全委干部职工年终聚餐;对各部门费用支出下调30%-50%,共节省资金295.2万元。严令禁止机关内部、各企事业单位之间互相宴请;组织中层干部以上人员学习《关于认真组织学习“违反八项规定典型案件”的通知》,进一步强调坚决刹住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健身、违规发放津补贴、违规使用公车和高消费娱乐、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二是下大力气精简会议。所有会议从简,不摆放鲜花,水果。今年半年度建设工作座谈会上,30多个部门负责人每人限定5分钟,选择上半年工作的成绩、经验、问题、对策建议的重点脱稿发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别作现场点评,上下级面对面、零距离进行交流。
十二、廉政建设深入推进。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年初委主要领导与委下属36个党委、党(总)支部签订了《住建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制定了《机关事业单位责任制考核办法》、《效能建设考核办法》,各部门科室与职工签订《廉洁服务责任书》。二是强化队伍建设。把防止腐败和轮岗交流提升能力结合起来,根据干部的特点专长和科室职能、专业要求,对中层正职三年以上的17名中层正职干部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交流轮岗,人尽其才;把实践锻炼和重点工作结合起来,有计划地安排新提拔干部和后备干部到重点工程和急、难、重等岗位上接受锻炼,今年有4名新提拔干部和3名后备干部,到征收办一线进行了实践锻炼。三是严把审计关。组织财务科、监察室对苏办、路灯处、宁办、常办进行领导离任审计,对万达公司、征收办进行专项审计,进一步杜绝了职务犯罪的发生。
第二部分 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3年城市建设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凝聚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坚定信心,开拓奋进,团结协作,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建筑业转型升级步伐缓慢,现代企业管理、科技创新有待进一步提高,急需培育以特级资质为龙头的骨干企业;二是随着旧城改造力度的加大,拆迁难、成本高、安置房源少、安置房建设滞后,过度难、时间长矛盾比较突出;三是城市建设档次不够高,缺乏精品、亮点工程;四是根据国家、省、市住房保障建设的要求,我市一些住房保障的相关政策与实际不相接轨,须进一步调整、完善和规范;五是提升物业管理水平的办法还不多,物业管理矛盾多、“收费难、管理难”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六是建筑市场、房地产市场秩序不够规范,乡镇违法、违规建设没有得到根本扼制,依法建设难度大;七是部门服务需更进一步加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所有这些问题需要认真面对和思考,采取有效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