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2013年是我校发展的承前启后之年,既是学校完成华丽转型的结点时段,又是实施升级战略的起始年份!本学期我们以规范树形象,以质量塑品牌,以和谐求发展。对照学期目标,我们有必要盘点所作所为。
一、以对话为桥梁,让管理变得开放民主
随着学校硬件条件的改善,我们与兄弟学校的外在差别所学,但并不意味着学校的内在差距可以自然扯平。我们必须通过内涵发展,以对话为桥梁,让管理变得开放、民主。
1.搭建对话平台,加强队伍建设。每一个双周的行政例会,要求我们内部实现坦诚、活跃的对话之风、定期开展的道德讲堂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帮助树立良好的教育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良好的校风与教风;坚持召开班主任会,加强常规管理的指导;每周的队干部培训,有效地促进学生干部的综合能力;1-6年级的家长会和家长委员会……带动教师、学生、家长参与管理,形成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行为模式。
2.科学考核评价,坚持依法治校。对学校而言,除了管理“民主”以外,还需要制度公平、公正,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位教师都有职业安全感!本学期刚刚结束的各项考核评价等,充分体现了学校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洞察力,以及在实践中萌发的智慧。
3.关注过程探索,促进和谐发展。本学期重点以学校传统活动和年级组创新活动相结合开展系列活动,引领学生在体验成功、体验亲情、体验创新、体验爱心中感受生活,提高综合素质。“红领巾广播站”、橱窗、板报等文化阵地营造了生动活泼、洁净素雅、健康文明、催人奋进的良好育人氛围;“光盘行动”,使食堂整体面貌焕然一新;“雷锋在我心中”系列活动、七彩少儿跳蚤市场活动;一-六年级“走进大自然”社会实践系列活动;六一系列活动、“感恩社会、善小我为”系列活动;美德少年评选活动、四好少年评选等活动,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内化素质。
二、以质量筑内涵,让教师走向文化自觉
教学常规管理。常规如何做到常常规范,这来自教师对教育的深刻理解,这份理解离不开教师对工作的自省以及对教育本质的钻研。
1.依法治校,开足课程。严格按课程计划开齐课程,编排课表,注重抓实课程表、作息时间表、阳光体育活动表以及大课间活动的执行,保证教学秩序稳定正常,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有序开展。
2.加强巡课,规范调代课。教导处专人具体负责每日课程运行情况的督查,认真做好请假、外出人员以及临时变动的课程安排。本学期病、事假教师有30余人次,其中请假10天以上的有8人次。在教师工作量大、人员不足的情况下,教导处能协调安排好老师的调代课,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转。
3.学籍管理,严谨规范。学校始终本着学生就近入学的原则,做好新生的入学工作和在校学生的转入、转出工作。教导处按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做到手续完备,材料齐全,通过电子学籍的形式使其管理体制规范化,及时做好对数据库的补充、校对、修改。
4.查评结合,夯实常规。本学期,教导处根据教学常规的流程,从教师的备课、上课、听课、作业批改、考后分析等方面具体实行月常规检查制,采用集中检查、相互检查等方式,抓实教学工作的过程性管理。抓好教学常规,是进行有效教学的保证。
5.聚焦课堂,提高效益。学校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首位,本学期继续进行了教学调研,对所有年级、所有教师进行调研。期中考试后,针对教学中暴露的问题,我们进行了知识质量分析会,每个教师都做好质量分析,撰写分析报告,肯定优点,看到问题与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我们所做的,就是以质量筑内涵,让教师走向文化自觉。
三、以过程为导向,让教科积淀智慧活力。
1.加强教研组过程管理,开展项目评比制,切实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每一个教研组根据教学实际提炼问题,确定主题,分工合作,深入研究,开展项目研究,提高教科研的实效,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2.注重课题研究过程管理,解决真问题做真研究,提高教师理论素养,总结提炼学校研究成果(专著)。教科室本着求真务实的原则,本学期继续引导并组织了全体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努力使课题研究与培养教师相结合,注重为课堂教学服务。4月份,我们召开了“幸福教育”的主课题研讨会,5月份数学组“基于学生经验的学习活动设计的研究”高规格通过省教育学会的专家评估。积极鼓励教师参加上级举办的论文评比活动(黄埔杯、师陶杯、教海探航等),注重围绕一个专题对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的撰写、专著《本真语文》的撰写。这些活动有力地提高了二实小全体教师教科研意识和能力。
3.承办高质量教研活动(常州市级的教研活动、校际之间的交流、学校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沙龙活动等),在活动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常州市数学课程成果展示活动”得到了全市专家、老师的一致好评。同时,我们积极参加各项校际联谊教学活动。(5.16句容华阳中心小学、5.24南京琅琊路小学、5.28武进湟里小学 ),在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带动了全校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推动了教研组、备课组研讨文化的建设,加强了青年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为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提供了良好的交流、研讨平台。
4.通过各项外出学习或评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本学期朱连清、潘青松、陈霞等近80人次参加省市级培训,各学科大部分教师参加“溧阳市小学语文教师优秀课”评比,“小学数学优秀课评比”、“小学综合实践教师基本功比赛”、“小学英语基本功比赛”、“小学科学基本功比赛”等一系列的活动。在活动中,教科室认真组织参赛教师进行理论培训,进行模拟比赛,进行专家点评,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参赛教师在短时间内业务水平得到了提升。任法新、任红梅、顾文颖、蒋瑜琴老师在各项比赛中获得了较好的成绩。这学期,我们第二实验小学作为溧阳市学区培训中心的“领头羊”,我们教科室除了督促教师按时参加教师进修学校的“继续教育”和各项培训活动,在本学期,我们教科室还组织了王国薇、顾文颖等老师在别桥中心小学、绸缪小学培训中进行了上课、讲座,受到了兄弟学校老师的一致好评。同时,我们认真进行了资料的汇总、整理工作。
四、以文化为品质,让特色得到完善丰富
1.完善学校文化,形成独特氛围。学校德育处、少先队、卫生室和总务处能通力合作,确保学校环境的整洁,彰显了学校的显性文化:大门口的显示屏、教学楼上悬挂的格言警句、定期展示的小学生、幼儿(学生)作品、学校的宣传栏、定期更换的板报等等,这些都默默显示出二实小丰富的办学内涵。
2.完善“新燕乡村少年宫”各项功能。为了更好的发展多元智能,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本学期仍然在每周四下午开设了一小时的全校性的兴趣活动。兴趣小组有50多个,有:围棋、英语、科学、计算机、美术、合唱、书法、手工、雕刻、各类田径运动项目、腰鼓等。学生们打破班级、年级的概念,根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教导处从辅导教师的安排、成员的选定、活动时间、活动地点、规章制度、展示评比等方面加强了管理与指导。使学生真正学有所长,学有所得。学生参与到多彩的活动中,用“笃行”描绘出人生的灿烂。
3.坚持特色名校,打造特色课程。⑴校本“作文”序列的实践与专著的撰写出版;⑵《国学初步》与《武术操》的再实践,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欢。
五、以服务为宗旨,让校园更为安全和谐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对校舍及教育设施、设备的安全进行检查,发现隐患,立即排除;严格接送车管理,确保了学生安全。后勤服务部门日常维修服务及时周到,注重饮食安全卫生有质量;依法照章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坚持以“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原则,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行政仓库能严格把好进货关,回收关,保证物尽其用。
六、以发展为根本,让办园品位稳步提升
在刚刚结束的这一学期里,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顺利通过了江苏省优质幼儿园的评估,以此为契机,幼儿园的培训、考核、双保等工作有序高效,家园活动、主题活动、特色活动出具成效。
七、成绩与思考
学校荣誉:2012年档案建设先进单位、2012年度溧阳市卫生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度“一校一品”党建品牌创建、首批常州市教育系统行风建设群众满意示范学校、2013年溧阳市中小学生短剧比赛一等奖、常州市示范家长学校、常州市教育系统五四红旗团支部等。
教师荣誉:耿建胜获体育工作先进个人 、史建伟获卫生工作先进个人、丁华美获艺术工作先进个人、狄小平获食堂工作先进个人、张莉 尤斐丁华美张宇芳等获优秀指导老师称号;2本专著正在撰写之中,预计这个暑期完成,20多篇论文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
学生荣誉:近40项比赛获得省级、常州市级奖、20多篇小论文发表。
思考: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教学质量需要科学提升,教学常规考核有待进一步优化,教师专业发展还需努力提升,特色发展的思路有待拓宽,服务教师的平台有待完善。
如今的溧阳二实小正开足马力,高扬幸福风帆,向着把学校办成理念先进、管理科学、师生幸福、内涵丰富、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目标奋力前行。我们相信,未来的溧阳二实小一定会更加精彩。
溧阳市第二实验小学2013/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