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上学期,学校被省教育厅、省综治办、省公安厅联合授予“江苏省平安校园”称号,成功举行了教育部重点课题的开题论证会,正确引导了师生需求,促进了师生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但也存在些许问题:一是现有的学校课程模式限制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二是学校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未能充分实现数字化管理。三是学校教育哲学的核心理念未能转化为教育实践行为。
一、指导思想
以“生长教育”为核心理念,以“课程改革”为抓手,致力于建构生长与服务的教育学,办一所基于儿童立场的个性化学校。
二、工作目标与工作措施
目标一 规范管理、变革文化:构建服务儿童生长的完美时空。
措施:
1.继续执行安全工作检查、反馈、指导、考核流程,全面排查并消除学校安全隐患,确保校园安全。(综合发展服务中心)
2.规范管理,举行管理队伍培训1次,提升管理能力与组织能力。(校长室)
3.继续推行级部负责制。每个级部的学生喜爱率及社会满意度均不低于96%。(学生发展服务中心、级部)
4.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学生发展服务中心)
5.加强法制教育,本学期对学生至少进行2次法制教育。(学生发展服务中心)
6.继续加强教师行风建设与法制教育,落实职业道德建设中“八要十不”的承诺。切实降低安全、规范、公平三方面的投诉率,杜绝三方面的违规行为。(工会、级部)
7.办好“家长学校”,利用形式多样的家长会、开放日、研讨会等平台与家长互动,形成家校教育合力,提高满意率。(学生发展服务中心)
8.健全学校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学校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功能,推进学校民主化管理进程。(工会)
9.优化管理体制。完善《溧阳市实验小学双向聘任制度》、《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轮岗交流办法》、《职级晋升制度》、《班主任工作考核办法》等制度。优化会议流程,“三大中心”每两周召开一次会议,随机每周召开会议。(学校综合发展服务中心、教师发展服务中心)
10.强化过程,优化流程。严格对照标准定期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常态化检查与考核,做到责任到人,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综合发展服务中心、教师发展服务中心)
11.继续推进学校道德讲堂工作的开展,本学期每月至少举行1次活动,进一步提升师生道德素养。(学生发展服务中心、教师发展服务中心)
12.继续推行“实小讲坛”活动与读书报告会制度的实施,坚持每次的教研组学习、级部学习、行政例会、学校大会等活动前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教师发展服务中心)
13.开展“三会一课”,做好党务与校务公开,关系教师切身利益的重大事件,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做好“333学校导建工作”项目,进一步提升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综合发展服务中心)
14.工团本学期应创造性地开展至少2次活动并至少开展1次团课;全面关心青年教师及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并做好教工的“送温暖”工作,增强教工的幸福感与归属感。(工团)
目标二 课程改革与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形成独特、有生命力的实小课程模型。
15.加强课程改革的力度,出台学校课程改革规划方案,构建学校总课程图谱,以语文学科为例,进行课程的统整,实现整体课程的校本化、个性化、合作化。(教师发展服务中心)
16.实施德育课程统整。以主题模块课程引领(始学仪式、生命仪式、体育节、艺术节、毕业典礼等),建构统整的综合实践课程,并在周课表中体现,丰满儿童生活。(学生发展服务中心、级部)
17.日课表改为周课表,设置长短课时制,部分学科设置两节连排。
18.改革学生评价体系,建构导向自主学习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完善学校语文大阅读水平
评估等制度。
19.严格执行“五项严规”,通过推行“年级全员督导”制、完善非语数英学科的考核办法、聘请家长实施检查工作等措施落实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各学科教学质量在全市须名列前茅,第一(一~三年级)、二(四~六年级)两个学段的合格率分别达100%、99%以上。非语数英学科教师每人至少承担一个比赛项目,且需在溧阳市级以上名列前茅。(教师发展服务中心、级部)
20.继续全面开展随堂听课制度,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纵深入”、“横跨度”的路径,提升教师课程意识与能力。行政人员、级部主任、教研组长、八个序列优秀教师每学期校内听课不少于20节,其他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且需做到听评议结合。(教师发展服务中心)
21.关注教师专业化成长,拓宽教师发展空间,确保县市级基本功竞赛获奖率不低于15%,且至少有1人获常州市一等奖及以上。每个级部的参与率达100%、获奖率不低于15%。(级部)
22.继续优化校本培训,提高校本培训质量,其中新进教师、班主任、教科研能力等专题培训需形成课程。培训满意率不低于90%。(教师发展服务中心)
23.开展2~3次学术沙龙,从思想、理论、实践等方面对教师进行专业引领。(教师发展服务中心)
24.加强课题管理,每个级部溧阳市级、市级、省级以上课题参与率分别达95%、50%、25%以上,且至少主持一项溧阳市级及以上课题;每个级部所撰写的论文在校级及以上公开发表和获奖的篇数不低于级部总人数的90%,其中在县市级、省级以上公开发表和获奖的论文篇数分别不低于级部总人数的70%、45%。已立项的课题每学期须进行“三点一线”的实践与研究。编制学校主课题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集,并进行第二阶段的分工与研究。(教师发展服务中心、级部)
25.改革课题操作奖的评定办法,将课题论证活动、日常研究活动、学生获益情况、科研论文等整合为一体,作为课题操作奖的评定依据;继续推行校级论文答辩制。(教师发展服务中心)
26.继续推行班主任每月例会,提升班主任管理水平,促进学生健康生长。(学生发展服务中心)
27.充分发挥大队部、自治委员会、志愿者服务中心三大机构的服务育人功能,全面推进班级自治管理。(学生发展服务中心)
28.进一步完善学生行为规范守则,通过开展倾听、理解、赞美等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规范,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学生发展服务中心)
29.继续推进德育三大共同体建设,每个共同体至少坚持开展2个项目,且学生喜爱率不低于90%。(学生发展服务中心)
目标三 综合服务:创建孩子生活、学习的乐园。
30.加强校园环境建设,通过实施“用餐文明课程”来增强后勤工作的育人功能。加强学校绿化建设与卫生保洁工作。(综合发展服务中心)
31.加强校产校舍等设备管理,做到低耗高效;提高服务水平,服务对象满意率不低于95%。(综合发展服务中心)
32.做好教育教学的后勤保障服务工作,通过分工、限时、合作等途径确保学校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综合发展服务中心)
33.加强食堂管理,食堂服务人员配证上岗,实行服务对象投诉制;每月组织人员进行一次例行检查,做好市场调研,科学合理安排师生膳食,服务对象满意率不低于95%。(综合服务中心)
34.改善办公条件,推行数字化管理,实现无纸化办公。(综合发展服务中心)
35.配备触摸式电脑,方便家长在接孩子时了解孩子在校的活动情况。
36.继续完善学校网站建设;建设智能教室,实施移动式学习的实践与研究,并形成常规,尝试建设二维码学习网站。(综合发展服务中心、教师发展服务中心)
目标四 教育集团:辐射教育集团优势、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37.完善集团教师交流办法并按要求落实。
38.在集团学校内开展教师共读一本书活动,并开展读书沙龙活动。
39.开展每月一主题的教育教学活动,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
40.集团内部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共同开发一门校本课程,丰富和完善学校课程体系。
溧阳市实验小学
2013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