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2011年8月1日到2014年7月31日)
(2011年10月10日蒋店小学工会第五届第六次教职工大会通过)
一、现状分析
溧阳市蒋店小学座落于溧城镇西郊,她创建于1948年,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一所环境优雅、师资雄厚充满朝气的农村小学。学校现有小学班12个、幼儿班4个,小学生357人,幼儿142人。在岗教职工52人,其中正式工41人,编外合同工11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专科以上学历达87.8%,中学高级教师3人,小学高级教师30人。小学部占地14060平方米,建筑面积5045.42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达2832平方米。
对照《常州市中小学督导评估细则》(2011年修订版) 2011年7月31日前,学校自评得90分,自评达优秀等级。
二、发展理念
学校秉承“追求卓越、崇尚一流、面向未来、创办特色”为宗旨,以“负责文化”为引领,以“学会负责,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逐步确立“诚信、尚礼、博学、笃行”的校训,充分体现“敬业、爱生、进取、求真”的教风和“知学、好学、善学、乐学”的良好学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营造优美良好的育人环境,不断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三、重点目标
1、学校三年累计争取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资金投入20万元用于师生两支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投入50万用于校园设施和文化建设、添置音体美器材、图书和电教器材等。
2、学校将健全安全工作制度,完善安全措施,确保不发生学校责任安全事故。
3、杜绝师生违法犯罪事件,严格执行教育法规。
4、年辍学率严格控制在 0% 。
5、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健全德育工作网络,创新德育工作机制,成效明显;学科教学质量名列全市中上水平,同时在市同类学校中达中等水平。
6、建设一支坚强有力、群众满意度较高的领导班子。专任教师均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幼儿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专科及以上学历90%;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专科率90%, 本科及以上80%;市级“四类优秀教师”占专任教师的20%。
7、创常州市优质学校、常州市平安校园和江苏省平安校园。
8、形成以“学会负责,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为主要内容的办学特色。
四、具体目标
2011学年度达91分,学校达优秀等级。
2012学年度达92分,学校达优秀等级。
2013学年度达94分,学校达优秀等级。
五、工作措施
(一)、努力打造科学、民主的学校行政管理特色。 未来三年中,我校在管理上,坚持深切的人文关怀和严密的制度管理相统一的策略,以不断完善的规章制度管理为基础,坚持挖掘人文内涵的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办学规律的内部管理机制,初步形成规范、高效的领导决策机制、人员激励机制、资源流通机制,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益。学校管理机构健全,校长室、教导处、总务处、会计室以及工团队、教研组都能够紧紧围绕学校教育教学中心,结合各自的职能和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做到既分工明确,各司其责,又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实现责、权、利的统一。我们将要求每位行政人员坚持读书、学习、实践、反思,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理论素养,通过管好一个级组、任好一门课、带好一个班的实践探索,使每名干部都能找到融入学校管理、贴近师生生活、站在教改前沿的途径。每学期我们都将调整班子成员的分工内容,使每位同志都能在较熟悉的管理条线上,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大的管理效益。我们想通过三年的努力,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学校综合办学实力于2011年达常州市优质小学。
(二)、转变教育观念,多层面探索教师培养模式,打造一流教师队伍。
教师的高素质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不竭动力。我校将进一步努力在教师师德过关,专业素质过硬,教师文化优良,被社会广泛认可等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探索出一条教师队伍多层面的培养模式。 1、师德建设促进教师的人格更加完善。古人说:德者,事业之基,固基则栋宇坚久。我校师德建设始终围绕“负责”而展开,负责既是一种敬业精神,又是扎实工作、不懈努力的育人态度。为此,我们一方面要利用周一中午进行师德集中培训,靠宣传、引导去规范教师的认识和行为;另一方面,我们要全面推行“岗位负责责任制”,引导每位教职员工结合本职工作特点签订岗位责任状,对照教职工学年度考核办法和班主任考核办法每月跟踪考核累计积分,把考核的具体过程抓细抓实。
2、转变教育观念,在实施新课程中,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以新课程改革为主要标志的教育改革,改变了学校及教师的生存状态,给教师超越过去带来了挑战。未来三年学校对教师转变观念的培训将由过去的震撼式转变为平和式,学校设身处地理解教职工在改革面前的困惑和不适应,仔细分析教师在已有优势上的发展点,提出只要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自己感觉怎么好就怎么教的建议,这便于教师在教育理念和行动实践中穿行,理性的课改思路使教职工把握好既满足学生及家长的现实需要,又积极地做好价值引领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我要学生家长怎么做与学生家长需要我们怎么做的矛盾。将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都贯彻于教师的教改实践中,有力地推动教学改革。
3、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拓宽校本培训的渠道,挖掘现代教育手段的文化内涵。未来三年,全体教职工都能够利用电子办公系统进行办公,掌握网络访问技术,建立教师电子备课资源库。所有教师都掌握POWERPOINT和FLASH等应用软件,并应用其独立制作课件。学校各班、各兴趣小组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新闻稿、习作、作品通过校园网,上传至学校主页,一方面资源共享,另一方面为校刊的编辑准备材料,三年后积累校刊《童心文集》十二本。
4、认真落实教师发展工程,完善培训措施,在规范管理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学校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将分类制定师德、业务、课改等方面的培训计划,以争做“复合型教师”为方向,签订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三年目标。在培训工作中,我们将坚持校内研修培训和区市级培训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又实实在在的培训工作:校内研修培训、说课、“三个一”活动、专题沙龙、基本功竞赛、优秀课评选、论文竞赛、案例评选等。未来三年学校将实施小学、幼儿园人事流动一体化管理,切实加强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办地方人民满意的幼儿教育。
(三)、牢牢抓住人文管理这条主线,坚持为每个孩子终生幸福奠基的理 念,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及教师生存与发展的命脉,提高质量不能以牺牲学生的幸福为代价,未来三年,我们将牢牢抓住人文管理这条主线,按照少年儿童的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努力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着眼于全体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学校领导带领全体教职工聚焦课堂不断探索,反复求证,关注课堂教学的低耗高效问题,关注学习方式的改革,顺学而教,因材施教要形成常规,我们将通过开展我心中的学案评比活动在教学中寻找传统与现代、教师与学生的融合点,给大家确立教与学的基本范式:创设学习情境,设疑导入新知;引导自主探索,诱导发现新知;组合学习资源,课外延伸学习;联系学生生活,拓展练习趣味。在教研活动中,我们确立优秀课标准:教学理念正确,认知的建构过程科学,能艺术性、创造性处理教材,教学手段新,学生学习的方法灵活,教学效果好。未来三年学校将有计划地安排30名中青年教师开展了市区级公开教学,教师之间开展观摩、评课,校长听推门课,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等活动,积极探索、优化课堂教学法的优良途径。
2、夯实教学常规,抓住薄弱环节,在合理负担的框架内,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活动效果。全员树立在规定的时空做好规定的事的意识,把功夫下在平时。我们将进一步认真学习先进学校教学之精髓,抓好课堂以外易忽视的几个环节。一是把作业设计和作业批改本身看作一门课程来研究,精心设计分层作业,除了使全体学生完成基础性作业,还分层设计开放性、选择性作业,尽量做到不重复,尽量不让家长代替老师去工作,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保证睡眠时间,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产生兴趣。二是挤时间落实对学生的学业辅导、活动辅导、心理辅导,加强辅导环节的实效,教师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确立进步的目标和努力方向,坚持低起点,小步子的原则辅导学困生,使其每天能体验到努力一点后的成功之喜悦。
3、抓重点、抓落实,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化进程。未来三年,我校将着重抓好以下课题的过程管理,《常州市中小学生命教育项目实验学校》、《走向个性化的语文学习的研究》、《创设英语交际情境 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小学数学反思型课堂教学的研究》、《开展农村英语课外同步拓展阅读的研究》、《立足课堂 注目课外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星级评比——学校人文管理的实践与探索》。根据本校学生发展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将进一步开发《生命教育》、《校本种植》、《电梯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体系,同时是要加强对书法课程的实施和研究,以使我校学生写字团体赛的成绩再上一个新台阶。
4、以行为习惯养成和人格教育为重点,靠德育特色活动来引领学校的发展。未来三年来,我校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对学生实施影响实施教育,彻底摒弃德育的简单化、形式化。第一我们以相对集中的时间段来开展主题活动如: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周、生命教育周活动等;第二我们以一些特殊的日子开展系列活动如:“三八节”系列活动、清明扫墓系列活动、助残日系列活动、庆国庆系列活动、迎新年系列活动、爱心接力活动等;第三我们将经常开展各种专题性的版面设计、黑板报评比、手抄报评比、作文竞赛、主题班会等活动;第四我们结合阳光体育开展了一系列的体育赛事:春季运动会、秋季运动会、广播操比赛、集体舞比赛、眼保健操比赛、阳光体育每月争霸赛等活动;第五围绕学校主课题《星级评比——学校人文管理的实践与探索》继续开展星级队员评比,以学生的个体发展为着眼点,使每位学生在老师的成功激励下不断成长起来。
5、加强后勤管理,以安全文明校园、节约型校园为目标,打造一流的管理队伍。全体教职工始终把值班、值勤做到位,防患于未然,学校在利用《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课程教育学生的同时,使《学校安全制度》、《教师护送学生制度》、《安全责任追究制》落到实处,为了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我们将每学期修订《学校安全工作应急预案》,保证安全预防的无缝隙,既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又建立学生安全、文明、有序、规范的活动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