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在刚刚过去的一学期中,教科室在校长室的指导与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下,根据学校工作的总体思路,立足于学校的中心工作,本着学校教科研工作为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的工作思想,充分发挥教科研在日常教学中的先导作用,在开展课题研究、引导教师积极撰写论文、新教师培养、创建市级语言文字规范校等方面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 为了进一步构建适应我校教育发展和学校特色的教科研体系,并在今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让宝贵的经验有效地发挥作用,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把科研工作落实在日常教学工作中。
为了使教育科研稳步、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并逐步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使教科研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建立比较完善的科研工作管理体制:形成了“教科室、教研组、备课组”三级科研网络。每周我们继续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专业的教育教学理论培训,加强教研组的业务学习管理,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每次活动都确定中心发言人,发挥同伴互助的合作,团队精神,提高教科研的实效,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二、加强教师队伍的学习与培训,努力提高科研水平。
教科研工作的基础是广大教师。教育科研工作的科学有效开展,必须有一支具有一定科研理论水平,勤奋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无私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为了帮助教师在课程改革实验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我们把课程改革的理论学习与培训作为课程改革最重要的环节。
1.本学期,教科室先后选派多名教师参加各级教研培训。如朱连清、潘青松老师赴山东济南参加“全国识字教学研讨会”,陈云老师参加无锡举行的“江苏省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观摩会,顾文颖老师参加南京举行的“江苏省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的观摩大赛……在这些参观活动中,教师进一步更新了教学理念、改进了教学方式与手段。
2.本学期我们加强了教师理论和业务学习的力度,通过参加上级竞赛等方式,逐步转化教学观念,使教科研活动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为。本学期,教科室组织教师参加了“溧阳市小学语文教师优秀课”评比,“小学数学优秀课评比”、“小学综合实践教师基本功比赛”、“小学英语基本功比赛”、“小学科学基本功比赛”等一系列的活动。在活动中,教科室认真组织参赛教师进行理论培训,进行模拟比赛,进行专家点评,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参赛教师在短时间内业务水平得到了提升。任法新、任红梅、顾文颖、蒋瑜琴老师在各项比赛中获得了较好的成绩。
三、加强课题研究,努力为教学服务。
在校长室的指引下,教科室本着求真务实的原则,本学期继续引导并组织了全体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努力使课题研究与培养教师相结合,注重为课堂教学服务。由于学校全心全力抓教学,教师的日常工作异常繁重,因此,多数教师认为课题研究费时费力,很难出成果,在初期,思想上不够重视。但是,我们还是克服种种困难,认真开展课题研究和管理。要求各课题组针对研究的课题,制定好学习计划,有选择性地收集资料,做好学习笔记。及时了解教育动态,接触课改最前沿的信息。4月份,我们召开了“幸福教育”的主课题研讨会,我们力求通过以点带面,分层推进,使教师们掌握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增强科研意识,善于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并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老师们以课题为抓手,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进一步推动了我校的教育改革。 四、组织开展了各项教研、教学活动
在校领导的支持、全体教师的积极配合下,我们教科室配合上级部门成功开展了多项教研、教学活动,例如“常州市数学课程成果展示活动”得到了全市专家、老师的一致好评。同时,我们积极参加各项校际联谊教学活动。(5.16句容华阳中心小学、5.24南京琅琊路小学、5.28武进湟里小学 ),在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带动了全校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推动了教研组、备课组研讨文化的建设,加强了青年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为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提供了良好的交流、研讨平台。
同时,我们教科室还积极完成免费语音教材的发放、调剂工作,进一步做好相关功能室的设施设备的添置工作。组织教师做好教育信息化服务平台的资源上传工作。
五、认真做好学区培训的“领头羊”
这学期,我们第二实验小学作为溧阳市学区培训中心的“领头羊”,我们教科室除了督促教师按时参加教师进修学校的“继续教育”和各项培训活动,在本学期,我们教科室还组织了王国薇、顾文颖等老师在别桥中心小学、绸缪小学培训中进行了上课、讲座,受到了兄弟学校老师的一致好评。同时,我们认真进行了资料的汇总、整理工作。
六、倡导教师积极撰写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学论文
本学期教科室注重宣传、积极鼓励教师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种竞赛、论文评比活动(黄埔杯、师陶杯、教海探航等),让教师把握机会锻炼自己、展示自己、体现自身的价值。已有多位教师的论文在各级各类的比赛中获得佳绩。同时,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注重指导教师围绕一个专题对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的撰写。这些活动有力地提高了二实小全体教师教科研意识和能力,也为下学期教师参加省市论文评比、校本教研、校本课题的开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七、教科研工作的反思与前瞻。
本学期,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工作中还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
1.课题研究的过程落实还不充分,针对教育教学的实际研究不足,缺乏对教育教学的有效指导。
2.由于教科研经验不足、缺少专家引领等原因,由于教师不能站在教育科研的理论前沿,独创性不够,也导致了好多研究工作不能正常开展的状况。
3.教学管理工作仍需进一步强化,在督促年级做好常规检查方面缺乏长效的机制。
4.对备课组、教研组长的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下学期将继续贯彻“走出去、带回来”的思想,力争使我校的各学科组都能成为教研风气正、教研力量强的组,以此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针对以上问题,教科室将在以后的工作中想办法,逐步克服不利因素,加强对老师的引导,定期印发有关科研或教改前沿的文章,从理论上对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提高给予实际的帮助;强化课题的全面、全程管理,把课题研究落实到教学中去,发挥教科研的实效;积极筹措科研经费,为教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物质保证。尽可能多地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开阔教师的眼界。
总之,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教科研理论素养的提高,激发教师的教科研热情,把教科室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