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溧阳市戴埠初中第五轮三年发展目标责任书
(2011年8月1日到2014年7月31日)
(二〇一一年九月教代会审议通过)
一、现状分析
1、学校基本情况:学校校园占地总面积36607平方米,校舍面积18682平方米。戴埠初级中学现有在编在职教职员工83人,教学班19个,学生数740人。专任教师中中高级教师占比例的73.5℅,“四类”优秀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2.4℅。学校各功能室齐全,且均取得常州市优秀或合格标准。
2、学校发展优势:现在,学校有一支团结、奋进、专业性好、事业性强的干部团队,有一支敬业、爱岗、追求卓越的教师队伍,有一个安静、美丽、祥和的校园环境,有一种秉承“继善”传统、崇尚“厚德、尚真、励志、求精”且一贯务实、积极创新的校园文化,有一套合法、合情的管理制度。全体教职工虚心好学、目标明确。
3、学校发展的制约因素:①、管理团队在教育理念和科学管理的学习、应用上尚需加快步伐。②、相关学科专业教师欠缺,制约学生全面发展。③、老教师人数偏多,年轻教师教育素质不十分理想。④、学校设施设备陈旧,更新受到经费制约,教育现代化技术应用和提高相对滞后。⑤、校舍陈旧,安全隐患较多。
4、对照《常州市初级中学综合督导评估细则》,2011年7月31日前,学校自评得分93分,达优秀等级。
二、办学理念
本着“学生的发展高于一切”的办学理念,全面贯彻方针,“与时代共脉动。偕学生同发展”,秉承“继善”文化,把忠心献给事业、爱心捧给学生、安心留给家长。
三、总目标
精心打造一所“师生品德正、办学特色新、设施设备全、学习气氛浓、安全保障好、教育质量高”的农村一流初中。
四、重点目标
1、校园建设和校园文化
①、校园建设:
学校根据现有校园建设实际,将根据上级精神,在校舍建设方面以小型维修为主,确保安全为首,不再进行扩建、新建,会在校园绿化、美化上投入一定经费,使百年老校焕发青春,也会在电教设备、安全设备和图书添置上投入一定的资金。
②、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体现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和办学品位。我校将在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的引领下,花大力气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师生人格修养的升华,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注重“继善”文化的秉承,注重学习氛围的渲染,良化人性,优化德性,真正让师生体会到学校就是他们的精神家园。
2、学校管理:首先,注重干部队伍建设,构建一支有德、有能,懂管理、会管理的团结高效的领导班子。领导班子要注重学习、更新观念,把先进的办学理念通过自身的行为转化为群体的行动。其次,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科学的、合法合理合情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保证学校各项工作正确发展。第三、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主人公精神,充分发挥教代会作用,使学校上下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以“务实、求实”的作风,抓好每一个工作细节,做好每一次过程评估,落实每一次意见整改。
3、安全保障:学校全方位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健全学校安全工作网络,做到无死角,无事故。相关重大区域(如门卫、食堂、校舍周边、校舍、功能室等)严格岗位职责,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各岗位责任人,教师、班主任均要与校长签订相关责任状。
4、教师发展: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根本,未来三年我校将在教师培训上花大力气。首先,注重校本培训,通过扎实的教科研活动,提高教师专业素质,通过强制和鼓励相结合的措施,促使教师努力读书,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其次,通过外出培训和校际交流拓宽教师视野,争取每学期邀请专家来校讲座一至两次,确保专任教师学历比例全部达标,争取优秀教师比例达到教职工数的三分之一。
5、学生发展:“学生的发展高于一切”,我们将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采取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我们将把班主任工作放在学校管理的重要地位,定期召开研讨会、交流会,改进教育方法。我们还要加强家校联系,充分发挥家长的助推剂作用,每学期召开1-2次家长大会,不定期召开小型家长会。我们保证严格执行省厅“五项严规”,让学生在科学、规范、安心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6、课程与教学改革:我校严格按省厅规定开齐开足相关课程,在减负增效上做文章:一是中考科目要在课程上相应缩时,增加校本课程和学生活动课,确保其它科目做到时间、师资、质量有绝对保证。二是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坚决实行当堂讲、当堂练、当堂反馈和评讲,推行分层教育、分层作业,因材施教。坚决做好集体备课,严查第二备课。实行常规检查常态化、公示化,做到教研活动、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一体化。在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中定期召开反思会,并把整改措施定时、定人、定责落实到位。
7、教育质量:①、构建全方位、多渠道德育网络,健全学校德育管理制度体系,争创常州市文明单位、常州市德育先进学校,力争冲刺省级优质先进学校②、扎扎实实抓好教学常规,聚精会神搞教育,一心一意谋发展,确保教育质量处于全市农村初中上游位置。
8、学校特色创建和办学特色:①、为彰显我校办学水平的提高,我校今年重点向市局申报了“德育创新”这一项目,把它作为“学校管理特色项目”,明年申报“校园文化”作为特色项目,在其它管理方面都上新的台阶,后年将申报“学校管理”这一课题,作为特色项目。②、今后三年乃至未来三年,我们将一如既往以“德育创新”为办学先导,使全体师生的道德品位均能达到优良级,普遍提高教职工的道德水平。在此基础上,构建一支过硬的管理团队、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我们将结合学校实际,在学校管理上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做到校园文化鲜明、师生发展迅速、安全管理到位、教育质量较高。
五、具体目标
2011 学年度达94分,学校达 优秀等级。
2012学年度达 96分,学校达 优秀等级。
2013学年度达 98 分,学校达 优秀等级。
六、具体发展措施
(一)、加强队伍建设
1、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形成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
加强理论学习,创建学习型组织,增强干部的学习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争先意识;坚持民主集中制、教代会汇报制度、中层干部竞争上岗、轮岗、考核制度。加强组织发展和青年干部的培养工作力度。每位干部必须坚持理论学习和研究,主持一项课题研究,参与一个学科组建设,会使用数字化的校园网,实现由经验型向科研专家型领导的转变。促成一支团结和谐、精明强干,具有战斗力和向心力的干部队伍发挥引领作用。
2、加强教师专业化发展,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积极引导广大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明确个人发展目标,提高获取信息、接受和传播新知识、新方法的能力,促进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开展“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努力打造一支教师精英团队,力争培养1至2名市级名师,促成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向科研型方面发展。改革教研组,培养优势学科组和备课组。
(二)、强化学校管理
学校教育的高质量,离不开学校管理的高效率和科学化。只有加强学校的管理,才能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在管理方面要博采众长,熔于一炉,形成特色,坚持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提高。一方面抓学校常规管理,完善民主管理、目标管理和人性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修改《戴埠初中管理制度汇编》;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校管理新模式,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对各项制度的执行、检查、考核、奖惩等环节的落实,实施教职工工作质量绩效考核,完善教职工个人考评档案。
建立以教导处为指导的、以年级为中心的教学管理体制,实行年级组长、班主任、任课教师质量目标责任制,提高教学质量。建立以教科室为指导的,以学科组为中心的,责任到学科组、备课组和每一位教师的教研、科研管理体制。实行以教研、科研出成果,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名师的目标责任制。创立以教科研为先导的现代化、特色化办学品牌。
建立以德育处为指导的、以年级为中心的学生管理体制,实行班主任为责任人的学生教育责任制,创建优良班风、校风,保证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狠抓教育教学质量
1、向管理要质量:建立教学目标责任制,做到目标层层分解到科、到人,认真落实。建立质量监督和跟踪监控机制,重视过程管理。实行单元质量目标检测制,使教师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进行补教补学。建立研究探索机制,探索科学有效的方法,研究新的课型结构,革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建立合作交流机制,积极鼓励对外交流,不断接收新的教育信息,加强校内交流,举办各种类型的公开课、示范课,进行有效的集体备课,共同进步,提高教学质量。
2、向课堂要质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战场、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知识的掌握情况、能力的培养情况,教师心理要心中有数;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多少有效和无效劳动、浪费了学生多少时间等,教师要明确并知道如何改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抓教学思想的转变,真正做到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同时应考虑学生怎样学,教师要做学生的朋友,是学生的领路人。要建立一个科学的教学评价标准(如课堂上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提问个别好学生等),引导教师改变教学行为。要认真研究教学过程,研究教法和学法,尤其是学法,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
3、向教科研要质量:深化课题研究,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教科研要做到: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彰显亮点。加快开发校本课程。加大培训力度,拓展培训内容,建立校本培训的机制,加强教师培训,高度重视教师专业化发展,完善校本培训方案,建立教师校本培训档案,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研究,利用当地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四)、加强学生常规管理
我们要把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生新《日常行为规范》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切实加强和改进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创造性的开展适合青少年成长的各项活动,开展落实新《规范》各项评比活动,建立学生管理责任制、目标奖励机制及教育公示制。以“净化校园,美化校园,规范行为”为突破口,以道德品质教育,法制教育,国情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以耐心说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肃处理为方式,以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为主题,结合文明行业创建活动,树立全员育人意识,积极构建家庭、社会、学校、学生四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狠抓养成教育,严格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构建班级、年级、学校三级表彰体系,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以尊重和关爱为核心,用发展的观点评价学生,注重过程性评价、情感性评价,实现“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功的机遇,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一项特长,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工作目标。
(五)积极探索德育创新
加强中学德育工作要认真探索德育模式,选择有效的德育途径。新时期加强和改进中学德育工作必须遵循态度情感发展规律,明确德育是社会问题,只有联系社会、联系生活才能解决(如以“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为主要内容的“五心”教育活动);明确德育是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只有放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研究才能理解;明确德育是情感问题,只有教育工作者投入感情才能得以回报,充分认识到 “德育即生活、德育重践行、德育靠自我”。生活化的活动是形成良好道德的最好途径,社会化的德育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最好钥匙。积极推行包括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管理的自主发展模式。自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整个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首先做到寓德育于教学之中,然后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再后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社会实践中教育自己。尤其是自我管理的手段可以积极探索,可采用培养学生示范群体、创建学生特色班组、学生社团、构建学生服务网络等。选择有效的德育模式、德育途径要点面结合,突出特色和亮点。
(六)、创响特色教育品牌
扎实工作、开拓创新,进一步强化和凸显校本教研与培训、校园文化建设、校本德育教育等办学特色,创响特色学校的教育品牌。
(七)、改善办学条件,完善后勤保障体系,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提高服务质量。全体后勤服务人员要继续以责任为重,强化为教育服务的观念,做到工作勤奋,质量创优。
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完善食堂配套设施建设和管;改建学校操场;力争按教育现代化标准配备实验室、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图书室等;争取更多教室配备多媒体投影仪,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鼓励教师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加强综合治理和安全工作。落实安全目标、安全责任、安全措施,健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继续将相关责任签定到各部门、各责任人,使综合治理和安全工作得到层层落实。
科学整体规划校园,完成学校的绿化、美化生态环保工程,努力使我校真正成为一所“融校园、家园、花园、乐园为一园,集社会美、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于一体”的花园式学校。
(八)、做好防流控辍工作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挽救一个流失生,就是挽救一个未来;保住一个在校生,就是保住一个希望”为宗旨,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建立和完善“立足乡情抓调查,营造氛围抓宣传,建章立制抓管理,有的放矢抓实效”的防流控辍工作模式,努力突出办学特色,全力提高教学质量,倾心打造教育品牌,切实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九)促进学校体卫艺工作健康发展
1、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2﹢1”项目实施规划》及有关的法律、法规、文件,依法执教,促进我校的体、卫、艺全面、健康发展。
2、积极开展师资培训工作,加大教研和教科研的力度,使音、体、美、卫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业务水平。
2011年9 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