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局、教研室教育教学工作意见精神和学校工作计划,牢固树立质量意识、特色意识、课程意识、学习意识、创新意识,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提高教师素质为重点,以优化管理为手段,在务实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
工作宗旨:
教育服务于学生的生命成长,管理服务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工作目标:
1.落实课程计划,完善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校本教研,提升教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充分挖掘资源,完善校本课程,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主要措施:
(一)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规范制度,细化管理,抓好常规。
1.开足开齐开好课程,树立全面的质量观。有人说:“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没有分数,今天过不了关;只有分数,明天过不了关。”在过去的几年中,我校以“实施质量效益年” 为契机,大家群策群力,使学校的教学质量有了大幅提升,不管是各科抽测还是毕业会考,都取得了理想的成绩。本学期,我们将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规范制度,细化管理,树立更加全面的质量观。音、体、美、科学等综合类课程与语、数、外同等重要,都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综合类课程同样要有高度的质量意识,要制定好对学生的考核方案,并对照方案对学生进行认真的考核。
我们要抓实常规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增强主动性,提升执行力,切实保障教学质效。
2.准确理解新课标,认真学习课标修订稿,正确把握新课标的前行方向,关注课标各个学段的自然衔接,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纬度全面把握教学目标,建立学科教学的知识体系,守住“双基”底限,活化教学方法,让课堂更富有内涵。
3.切实提高备课的针对性。本学期,我们将在以往的基础上对备课从形式到内容进行进一步地改革,使备课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为提高课堂效率打下良好基础。要从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三个层面整体把握学科目标、把课标要求具体落实到每册教材,每个单元,每一课时。备课要突出个性化教学设计(即二次备课),突出教师的教学风格和优势。学生的负担更多地来之于课后过量的作业,本学期,我们将围绕备课中 “课后作业”环节展开更加深入地研讨,让学生的负担减下来,课堂效率提上去。
4.优化课堂教学,真正做到轻负担,高效率。教师课前要深入钻研,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探讨新课程教学的新特点,新方法,新途径,新模式,把课题研究和日常教学真正结合起来,我们要以“高效”课堂为方向,以目标达成为追求,关注学生的学习热情,关注知识、能力、情感训练的效度。
5.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要加强针对性,体现灵活性,提倡分层布置作业,控制学生的课外作业总量。本学期,我们将结合“标准”开展“旨在改进作业”的校本研修。我们还将进一步明确作业的批改要求,对包括“品德”“科学”等所有学科的作业做到“四精四必”,提倡“下水作业”,,强化批改记录。
6.要加强对学生的提优辅差工作。我校学生生源复杂,要想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不但要上好课,还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提优补差。在原有的评价体制下,我们教师特别注重对后进生的补差工作,使得我校各年级的三科合格率逐年提升,相比之下,我们的优秀率就要逊色一些,因此,在今后教学中,我们要进行“补差”,建立好“学困生”档案,设计好“帮困助学”的活动计划及记录,在此基础上,更要进行提优,在让后进生吃好的同时,还要让尖子生吃饱。
7.认真写好教学反思。教师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既可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可对教学的成功经验进行反思。反思要及时,课上完后马上写,打铁要趁热;反思要深入,切忌泛泛而谈,敷衍了事。写反思不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是为了自己的专业成长,为了能在学科教学上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写反思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感受深,完全可以写成一篇教学案例,感受少,三言两语即可。教学反思将作为评价教师备课质量的重要内容。
8.完善听评课制度。本学期,我们继续提倡听随堂课和推门课,校长室、教导处也会加强随堂听课的力度。新上岗的教师最好先听一遍平行班老师的课再进教室。本学期,要求教师听课20节以上,教研组长以上行政领导30节以上,每位教师要认真记好听课笔记,写好评析,课后要及时与授课老师交换意见或提出建议,以便改进教学方法,取长补短。我们将把听课与备课检查作业检查结合起来,坚决杜绝备课上课两张皮,上课作业无关联的现象。
9.加强质量监控。所有教师要确立“向课堂要质量”的理念,加强过程性质量监控,缩小班与班之间的差距,确保人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在原有基础上有所突破。本学期,对检查备课、听课和作业批改采取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的方式。各位老师均要不折不扣地完成教学任务。每月定期进行教学常规检查,教师在检查结束后要重视对结果的分析,找出自己教学的得失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10.加大毕业班管理力度。本学期,我们仍将定期召开毕业班教师会,毕业班教师要认真分析班情、分析学生、分析自我教学,制定出合理的班级和教学工作计划。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教学和辅导,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强化整体合作意识,坚决杜绝单打独斗的现象。毕业班应经常性地与分管领导沟通,有问题和困难及时向教导处和学校反映。
二、抓实校本教研,提升教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以评比促教研组发展。
本学期,我校将开展“优秀教研组”的评选活动。在学期末,每位教研组长把一学期本教研组开展的工作进行详细总结并做成PPT进行交流,交流的过程既是接受检验的过程更是分享经验的过程。本学期,各教研组要以更扎实的工作迎接溧阳市、常州市优秀教研组的评选。
2.借力各学术团体,带动本校教研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推荐了几位老师参与了“名师工作室”,这几位来自于不同学科的老师,不仅自己要借助团队的力量在专业上有更快、更好的发展,更要带动本学科本组教师共同发展。这些教师可以把工作室的课题拿到本校来带领其他教师一起研究,也可以把研究的成果带到本校进行实践推广,让我校的教研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3.教研主题专题化
在开展教研活动时,我们要求事先定好计划、确立研究主题,做到教研活动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即要求学校各级教研活动要与课题研究相结合,要与课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相结合。
4.教研形式多样化
教研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从教研性质上分有注重操作的参与式研讨、同课异构的比较式研讨、自我申报的沙龙式研讨、提高层次的课题式研讨、诸多学科的交叉式研讨(音美合科教学研讨)、多渠道多反馈的交流式研讨等。以往我们的教研活动主要表现为课堂观摩。本学期,课例研究仍然是我们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与此同时,我们还将开展说课评课、主题沙龙、教学竞赛、课题研究、读书交流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5.注重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
a 、认清自己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研究新课标,认真参与活动,不断进行探索,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与特色。
b、注重自身教学技能的提高。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其次要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C、提高教师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教师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合作的重要性,良好的合作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先决条件。
三、充分挖掘资源,完善校本课程,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本学期,我们要继续扎扎实实上好校本课程,打造我们学校的品牌特色。1、课时安排有保障。 2、加强培训与研讨,更进一步提高大家对校本课程的实施能力。3、注重对成果的收集。大家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及时总结经验,积极撰写论文和一些经典案例。
四、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学生素养。
1.开展好“大课间”活动。
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开展好“大课间”活动。各辅导老师要认真备课,认真实施教学,并做好资料收集,评价分析等工作,学校兴趣小组的指导老师应该有简单的培训计划,培训过程应该有记录(简单的备课)。
2.认真写好中国字。
书法教育是我校的特色和优势,需要常抓不懈。各位老师要利用好每周一次的书法课和每天的写字活动课,认真指导、批阅;各位老师要提高班级学生作业书写的要求,力求正确,端正,美观,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脱颖而出。
3.依托学科开展各种竞赛。
各种竞赛活动能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有所长的同学能够脱颖而出。本学期,我校一方面组织学生参加好上级组织的各种竞赛,另一方面开展各种校级的学科竞赛。如“作文竞赛”“阅读竞赛”“英语整班朗读比赛”等。
4.举办好体育文化节。
每年十二月份,我校都要举办体育文化节。在此期间,开展各种体育比赛,如拔河、跳绳、踢毽、冬季长跑……丰富多彩的活动既增强了学生的体质,又富了学生的生活.
5.举办好英语文化节。(每年英语组都有周密安排,也不赘言)
附:具体活动安排:
八、九月份:
1. 教导处、教研组拟定工作计划
2. 全市小学生作文竞赛
3. 各教研组、学科组常规活动
4. 第一次教学常规检查
十月份:
1. 数学教师基本功竞赛(第一轮)
2. 英语上岗三年新教师培训活动
3. 准备市学科质量调研
4. 第二次教学常规检查
5. 举办好“英语文化节”
十一月份:
1. 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第二轮)
2. 三年级英语正班朗读和口语交际比赛
3. 四年级英语书写比赛
4. 第三次常规检查
十二月份:
1. 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第三轮)
2.全市小学生写字团体赛
3.举办体育文化节
4. 第四次教学常规检查
一月份:
1.教导处、教研组工作总结
2.各学科教学质量分析
3.各教研组、备课组常规活动
4.各种资料上交
5.拟定下学期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