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各镇人民政府,市各有关部门:
《溧阳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溧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3年6月12日
溧阳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要求,推进我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奠定基础,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结合溧阳实际,按照“疏堵结合、以禁促用;化堵为疏、用禁互动”的工作思路,以政府推动与市场引导相结合、项目驱动与全面推进相结合、重点突破与多元利用相结合,突出秸秆肥料化利用,拓展秸秆能源化利用,鼓励秸秆基料化利用,探索秸秆原料化利用,建立健全秸秆收集贮运体系,强化政府责任落实、目标考核管理、配套政策扶持和宣传舆论引导,构建任务具体、责任明确、奖惩分明、协同推进的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机制。
二、主要目标
(一)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面积占60%以上,消耗秸秆30万吨。
(二)实施10万亩油菜覆草,消耗秸秆5.8万吨。
(三)巩固秸秆传统还田,消耗秸秆7万吨。
(四)引导3家畜禽粪便处理中心加工有机肥,利用秸秆3万吨。
(五)支持3家生物质能源企业生产固化成型燃料,利用秸秆3万吨。
(六)支持1家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实施食用菌基料利用,培育1个育秧基质料项目,利用秸秆1万吨。
(七)建立一批秸秆收贮站点。
以上合计消纳秸秆49.8万吨,加上常年农户收作生活燃料利用,实现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95%以上。
三、重点措施
(一)大力推进秸秆肥料化利用
秸秆肥料化利用包括秸秆直接还田和加工商品有机肥,是秸秆利用最主要的途径。重点加大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和覆盖还田力度,因地制宜推广秸秆留高茬还田、压埋还田、生物腐熟还田,鼓励秸秆有机肥加工。
1.大力推广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加大适用农机具推广力度,鼓励农民购置大马力拖拉机和秸秆还田机具,充分发挥我市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较快的优势,优选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技术模式,落实机收服务必须配套完成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的规定,全市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面积占60%以上,消耗秸秆30万吨以上。
实施敏感地带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全覆盖项目。规划在主要交通干道沿线、旅游景区、镇村周边等重要地带一定范围内,全面推广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
实施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全社覆盖项目。每镇选择1个以上运作规范、合作规模较大的农机合作社,开展秸秆机械化还田合作社示范创建,实现社员全覆盖。(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
实施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整村推进项目。每镇选择1个以上基础较好的行政村,开展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整村推进示范创建,实现整村覆盖。(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
2.着力推进秸秆覆盖还田。我市秸秆覆盖还田具有良好的基础,特别是油菜免耕摆栽稻草覆盖全量还田技术,由我市首创并授予发明专利,被农业部、江苏省列为重点推广技术。要不断完善油菜覆草还田模式,注重措施配套,提高技术入户率、到位率和推广覆盖率,年度推广10万亩。同时,要以巩固提升油菜覆草还田为依托,推进果园、茶园、花卉苗木等覆草还田。(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
3.巩固秸秆传统还田。传统秸秆还田包括留高茬还田、压埋还田、堆沤腐熟还田等,因其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在我市被广泛应用。对除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和移栽油菜稻草本田覆盖全量还田外的田块,继续倡导适当留高茬收割和部分秸秆利用田间畦沟压埋还田。实施面积46万亩,还田利用秸秆7万吨。
4.鼓励利用秸秆加工商品有机肥。结合畜禽养殖治理,目前我市已创办3家畜禽粪便集中处理中心,年设计生产商品有机肥能力达10万吨。全市3家有机肥生产企业年利用秸秆3万吨。(实施单位:溧阳市绿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溧阳市新田生物有机肥有限公司、江苏全福农牧实业有限公司;责任单位:社渚镇人民政府、别桥镇人民政府、竹箦镇人民政府)
(二)积极拓展秸秆能源化利用
秸秆能源化利用包括秸秆发电、秸秆气化、秸秆沼气、秸秆固化成型等。结合落实《溧阳市禁止使用高污染燃料区域管理规定》(溧政规发〔2010〕1号),推广使用固化成型燃料。结合新农村建设,鼓励有条件的村建设秸秆气化、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引导发展秸秆循环型农业。全市3家固化成型燃料加工企业年利用秸秆3万吨。(实施单位:溧阳市歌岐新型生物质颗粒厂、常州宏邦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溧阳市圣达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责任单位:溧城镇人民政府、上黄镇人民政府、上兴镇人民政府)
(三)鼓励发展秸秆基料化利用
秸秆基料化利用包括食用菌基料、育苗基料、花木基料、草坪基料等。秸秆基料伴随着相应产业的发展,孕育着一定的市场需求空间。
实施秸秆食用菌基料项目。以既有1家食用菌生产单位为依托,年利用秸秆0.5万吨。(实施单位:溧阳市南渡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责任单位:南渡镇人民政府)
实施机插秧育秧秸秆基质料加工项目。培育1家以机插秧育秧基质料生产为主的企业,年利用秸秆0.5万吨。(实施单位:溧阳市合丰生态有机肥有限公司;责任单位:南渡镇人民政府)
(四)探索建立秸秆收贮体系
秸秆收集贮运服务体系建设,是有效化解富余秸秆不当处置的重要措施,是秸秆非本田还田利用的重要保证,是秸秆综合利用规模化、产业化的重要保障。探索建立以利益需求为根本、公益需要为动力,以企业为龙头、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骨干、农户参与,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多层级、网络化的秸秆收集贮运服务体系,为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提供原料保障。
实施农机专业合作社(企业、农业园区)收贮秸秆项目。重点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社配套购置秸秆打捆设备,结合机收服务,对富余秸秆进行田间打捆,集中收贮和加工利用。(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
实施村级收贮秸秆项目。作为秸秆收贮走向市场化的过渡办法,通过行政措施,建立一批村级秸秆收贮站点。(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
四、政策扶持
(一)扶持范围
对开展麦、油、稻秸秆综合利用给予适当的资金扶持,扶持对象包括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覆盖还田、加工利用、收贮等且没有秸秆焚烧的本市各类主体。
(二)扶持标准
1.对实施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给予每亩次10元作业补贴。
2.对实施秸秆覆盖还田,给予每亩10元补贴。
3.对秸秆加工利用企业,按实际利用秸秆量,给予每吨10元补贴。
4.对秸秆收贮项目,单个项目收贮量在500吨以上,给予每吨10元补贴。
(三)资金管理
市设立秸秆综合利用专项资金,按项目形式管理使用。每年7月和12月,由各镇按具体申报要求,负责完成本辖区内的补助资金申报,市农林局会同市环保局、监察局牵头组织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对申报项目进行实地复核审定,报市政府同意后由市财政局统筹下拨扶持资金。
秸秆机械化还田补助资金、覆盖还田补助资金和村级收贮秸秆补助资金,直接下达到镇,由镇统一下拨到具体实施主体;秸秆加工利用补助资金和农机专业合作社(企业、农业园区)收贮秸秆补助资金,直接下拨到收贮利用单位。
五、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制订出台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考核办法和督查办法。各镇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研究制定相关管理措施,将组织管理体系延伸到村,落实到组。
(二)实行目标管理。市政府将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的目标任务进行分解,与各镇签订目标责任书。各镇要根据目标责任书,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和推进措施,细化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对接,建立健全从上到下的责任体系和目标管理体系。
(三)落实扶持政策。将秸秆综合利用扶持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设立秸秆利用专项资金,依财力逐年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好秸秆综合利用扶持资金作用,提高广大农民积极性。
(四)强化服务监管。大力组织实施成熟适用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培训服务。加强秸秆综合利用督查监管,及时发现和查处不力行为。强化宣传舆论引导,突出发挥好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联络千家万户、贴近群众生活的作用,在关键时期、关键时段,大力开展宣传报道,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附件:2013年各镇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
附件
2013年各镇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
序号
单 位
机械化还田面积(万亩)
油菜覆草
面积(万亩)
秸秆加工利用(万吨)
收贮站点(个)
小麦
水稻
实体1千吨规模以上
村级500吨规模以上
1
溧城镇
1.6
3.5
1.4
固化成型利用1万吨
3
5
2
天目湖镇
1.28
2.2
0.7
埭头镇
1.05
0.96
0.25
4
上黄镇
0.72
0.57
戴埠镇
0.94
1.95
6
别桥镇
2.26
3.49
1.7
加工有机肥利用1万吨
7
竹箦镇
3.76
3.24
0.75
8
上兴镇
5.83
4.68
1.5
9
南渡镇
2.85
3.88
食用菌基料利用0.5万吨
育秧基质料利用0.5万吨
10
社渚镇
7.38
4.46
合 计
56.6
31
52
备注:1.各镇除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和移栽油菜稻草本田覆盖全量还田外的田块,继续倡导适当留高茬收割和部分秸秆利用田间
畦沟压埋等传统还田,秸秆收集离田系数约0.7;
2.不含场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