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溧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3年1月16日)
各位代表:
现将溧阳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提出的议案、建议、批评、意见的办理情况汇报如下,请予审议。
一、基本情况
在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代表共提出议案33件,建议、批评、意见110件。33件议案经议案审查委员会审查并经大会主席团通过,其中,第1号议案即“关于加快推进溧阳市农业现代化建设”提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形成决议,其它32件议案均作为建议、批评、意见办理。142件建议、批评、意见共涉及48个承办单位,其中交政府有关部门以及有关镇(区)办理的有134件,由市人大常委会转请其他部门办理的有8件。自2012年5月15日交办会议以来,在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承办单位尽心尽责、求真务实,所有建议都在规定期限内予以办理、答复,办结率达100%,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100 %。
二、关于“加快推进溧阳市农业现代化建设”议案的办理情况
我市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把农业现代化作为全市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先行军,提出到2014年农业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目标。今年以来,我市围绕农业现代化各项指标,结合实际,有序推进各项措施落实,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大力开展水稻高产、高效设施农(渔)业建设。出台了高产增效创建实施意见和考核办法,市财政专门安排资金100万元作为专项经费,重点用于万亩区创建、公路高产带补助和创建工作考核奖励。全市已建设17个水稻万亩示范区,实现万亩区覆盖到每个镇,百亩方覆盖到每个村。大部分示范方采用了商品化育供秧技术、机械化精量播种等集成技术,机插率90%以上。加快推进“四圈三区二园一重点”工程,每个镇重点建设一个千亩高效设施农业示范片,每个村建立一个百亩高效农业示范基地;推进30万亩北山片开发带建设,重点提升江苏省溧阳现代农业产业园、曹山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建设国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北山高特花木产业园区、芳芝林桂花特色农业示范园区。围绕高效渔业,重点提升前马荡高效渔业产业园建设,争创省级现代渔业产业园区,规划建设三塔荡青虾生态养殖示范园区。2012年新增高效农业9.2万亩,其中设施农业5.6万亩。二是大力开展持证农民培训。制定出台了《2012年溧阳市农民培训工程实施方案》。市、镇两级财政安排700万元培训发证专项经费,实行专账管理。2012年,全市培训农民40000人次,其中持证农民培训17000人。三是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把高标准农田由点串成线,小片变大片,由公路沿线向纵深梯度辐射推进,2012年,全市新建高标准农田9.6万亩。
三、142件建议、批评、意见的办理情况
(一)提出问题得到解决和基本解决的有76件,占办理总数的53.5%。这些建议大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对这些建议,市政府重点在抓落实、抓深化上下工夫。例如:关于“镇村公交取代校车”的建议。校车安全涉及千家万户,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做好学生安全接送工作,事关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和谐稳定大局。对此,市人大、市政府高度重视,市人大将其列为主任重点督办件,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多次听取进展情况汇报,分管领导协调教育、交通运输、公安、财政等部门在多方调研、详细摸底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关于推行公交服务学生安全上下学的实施意见》,按照“整体推进、分步实施”的要求,从2012年9月1日起全面推行公交服务学生安全上下学工作模式。2012年,实现公交服务学生安全上下学行政村全覆盖,确保50%以上有接送需求的学生享受到公交服务,并根据道路状况逐步扩大公交服务学生上下学覆盖范围,到“十二五”期末,实现上下学有接送需求的学生公交服务全覆盖。关于“加快推进一区三园规划建设”的建议。工业园区载体建设是实现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近年来,我市园区建设成效明显。市委、市政府相继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经济开发区发展的意见》、《关于实施区镇共建园区的意见》、《关于印发溧阳市区镇共建园区实施细则(试行) 的通知》三个文件,确立了加快“一区三园”发展的战略定位,将别桥北山工业园、上兴工业园、南渡新材料工业园纳入市经济开发区统一规划建设,统一编制产业布局规划,统一布点企业,实施财政扶持,原则上在新划定的市经济开发区区域范围内形成的新增财力和三园内新增企业形成的财力,市级不再集中,全额返还,并开展“区镇共建”,建立园区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共享机制,引导重大工业项目按产业向园区集聚。2012年,我市载体建设、特别是“一区三园”建设全面提速,编制了溧阳市经济开发区整合方案及“一区三园”空间统筹研究,经济开发区完成拆迁8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安置房110万平方米,建设园区道路30公里,创新中心建成投运。别桥北山工业园、上兴工业园、南渡新材料工业园加快建设。大力开展标准厂房建设,建成骏益科创园、畅羚轻工业产业园等标准厂房37.3万平方米,盘活存量土地2623亩。江苏科华汽车零部件制造、中兴西田数控科技等“区镇共建”项目正式启动。
(二)已列入规划,并积极创造条件,接续办理的有59件,占总数的41.6%。这类建议所反映的问题大多涉及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来逐步解决,有关承办单位结合实际,认真细致地深入调查研究,有计划有步骤地予以解决。例如:关于“将长荡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提升至溧阳市级层面运作”的建议。我市一直高度关注长荡湖的规划开发,2003年在编制《溧阳市旅游发展规划》时,组织专业人士对长荡湖旅游资源进行了彻底的调查摸底,并结合全市旅游资源开发情况,把长荡湖旅游开发纳入了中远期规划。2010年,我市从旅游引导资金中拨出专款,围绕将长荡湖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目标定位,坚持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并重的原则,精心组织编制了长荡湖湿地公园旅游规划。与此同时,市旅游部门将长荡湖景点纳入全市旅游线路中,并以此为切入点,逐步启动长荡湖旅游项目开发。2012年,我市组织编制了《泛长荡湖总体规划》,区域涉及上黄镇、埭头镇、别桥镇和金坛市的儒林镇,充分利用现有自然生态优势、历史人文资源,将长荡湖湿地公园、中华曙猿湿地公园、水母山地质公园等综合考虑,精心打造滨湖休闲度假、山水生态互动、水乡文化体验于一体的长荡湖旅游休闲区。关于“给予北山地区农业综合开发扶持政策”的建议。多年来,我市以山区致富、农民增收为目标,结合北山地区实际,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合理配置资源,对北山地区农业实行综合开发,成效显著,“曹山现代农业产业园”及“前马荡高效渔业产业园”成为我市首批常州市级农业产业园区。为进一步加大北山地区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全面提升北山地区农业综合开发水平,市委、市政府着重在管理体制创新、政策扶持等方面狠下功夫。一是完善管理体制。为全面加强园区管理,统筹园区农业综合开发,明确建设主体,强化管理职责,2012年市委、市政府专门设立了“曹山农业园区管委会”。二是搭建融资平台。为有效筹措园区开发建设资金,上兴镇政府设立了“曹山农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并探索建立多元化农业投融资机制,积极筹建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金融服务主体。三是加大政策扶持。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北部山区农业开发的支持力度,整合农业、水利、国土、农机项目资金集中投向农业园区,近三年,北山地区农业开发投入资金5 亿元以上,其中财政资金投入1.2 亿元以上。四是创新经营机制。加快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探索推进“龙头企业经营型、示范大户带动型、科技成员承租型、群众共建互助型”等土地流转模式,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业园区、合作社与农民之间构建利益紧密联结机制。
(三)因客观因素不能解决或需作解释的有7件,占总数的 4.9%。这类建议所反映的问题目前尚不具备解决条件,只能实事求是地向代表说明情况,认真做好答复说明工作。例如:关于“开通汤桥至上兴、永和至上兴公交线路”的建议和关于“开通溧阳至胡桥、新昌公交车”的建议。从城乡客运运营范围看,不符合当前政策规定;从公共交通客运安全运营的要求看,硬件上不具备实施条件。因此,此两项建议目前暂不具备条件实施。市政府已责成交通运输部门抓紧编制完善全市城乡客运发展规划,积极创造条件,加大资金投入,逐步扩大三级公交覆盖面。关于“局部调整南渡新材料园区土地利用规划”的建议。根据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在规划批准后的实施期间,原则上每两年进行一次定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适时修改规划。目前暂不具备调整规划的条件,因此,该建议暂不具备实施条件。
四、办理工作的主要做法在全年的办理工作中,市政府和各承办单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改进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率,努力提高办理工作质量和水平。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领导,提高组织程度。市政府坚持把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作为重民生、畅民意、受监督、促发展的重要抓手,切实加强对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领导,苏江华市长召集市长办公会专题研究部署办理工作,要求由市政府及政府部门承办的代表建议,由各分管市长牵头,明确责任,落实要求,限时办结。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联合召开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交办工作会议,常务副市长出席会议,并对办理工作进行了科学指导和严密部署。在办理过程中,各位分管副市长分别召开办理会议,并经常过问办理工作情况,协调处理办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动了全市办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完善机制,规范办理行为。一是考核机制,把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纳入部门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和机关效能建设工作考核,从“领导参与率”、“办结率”、“面商率”、“满意率”等方面,加强对建议办理工作的目标管理和质量管理,评选年度优秀办理单位和优秀办理件,并进行通报和表彰。二是责任落实机制。坚持“统一受理、归类办结、限时反馈、跟踪回访”的工作原则,防止推诿扯皮事情的发生。各承办单位把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落实“定领导、定人员、定任务、定时限”的工作责任制。三是规范办理程序。坚持“办前沟通,了解代表意图;办中走访,完善办理意见;见面答复,确保代表满意;办后汇报,通报落实情况”一整套规范的办理程序以及行之有效的沟通机制,推进了办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强化督查,提高办理效率。采取专项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电话督查与现场督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督办力度。一是在时间上督导。明确办理时限,做到早完成,早落实,杜绝拖拖拉拉和临时突击现象。二是在质量上督导。对办理工作中存在的答复不明确、格式不规范、落实不彻底、代表不满意等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改进措施。对正在解决或列入规划逐步解决的问题,组织开展再办理活动,及时实施跟踪督查,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三是在落实上督导。针对答复中的具体措施,跟踪问效,确保得到落实,杜绝重答复、轻落实,承诺多、落实少的现象,严禁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行为。不仅在答复上让代表满意,更注重在落实上让代表满意,特别是对于代表多次提出,办理难度较大的建议,认真加以研究,列入重要工作议程,积极创造条件解决,绝不应付了事。
(四)注重实效,提高办理质量。在代表建议办理过程中,我们坚持以“代表满意”为办理的标准和尺度,在“注重解决、力求实效”上下工夫,在“加强沟通、增进了解”上动脑筋,努力做到“不调研不拟稿,不见面不答复,不满意不复函”,充分了解代表意图,深入现场调研,掌握实际情况,强化办理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使建议办理的过程成为改善民生的过程。凡是能够解决的,限时解决落实;对有些涉及面广、解决难度大的问题,加强各部门联动协调,创造条件予以解决;对受客观条件限制一时难以解决的,详尽做好解释说明,努力取得代表的理解和支持,并及时纳入今后工作研究和推进的范畴。在市人大常委会的领导和全体人大代表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市政府及各承办单位的积极努力,
2012年市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有了进一步提高。但与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和代表们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办理工作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少数单位办理深度不够,对相关建议没有进行逐件分析和深入研究,没有很好了解代表的真实意图,答复意见与实际情况脱节。二是少数单位跟踪落实不够,对建议中涉及的问题,存在重书面答复、轻跟踪落实的倾向,导致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三是少数协办单位主动协调配合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办理质量。对于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妥善解决。
在今后的办理工作中,市政府将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继续把办理代表建议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摆上位置,作为政府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的具体体现,进一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注重实效,狠抓落实,努力把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