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各村、各单位: 现将《2014年天目湖镇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天目湖镇人民政府
2014年4月8日
2014年天目湖镇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点
2014年是“六五”普法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全镇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总的要求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在法律法规宣传、法治文化建设、基层民主法治实践、普法队伍建设上狠下功夫,务实创新,锐意进取,努力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为实现“加快科学发展、建设法治天目湖”目标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一、紧紧围绕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加大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法律法规的宣传 (一)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利用法制学校、法制讲堂、法治文化中心、法制宣传教育基地等普法阵地,大力宣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法治中国战略部署,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讲话,宣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新要求。 (二)深入学习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围绕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帮助人民群众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重要意义、基本经验、基本构成及基本特征;突出宣传宪法确立的国体政体、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权利义务等主要内容,不断增强广大公民的宪法意识、公民意识、爱国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引导全社会忠于、遵守、维护、运用宪法法律。 (三)深入学习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围绕2014年全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深入学习宣传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改善民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把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产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大力宣传社会组织建设、政府信息公开、党风廉政建设、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及信访、投诉、调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与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力宣传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征地拆迁、医疗卫生、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与民生幸福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突出重点,深化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成效 (一)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丰富内容,改进方式,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公务员学法、议法、用法、领导班子集中学法、学法情况考核等制度,着力提高领导干部、公务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聘请法律专业人士,举办全镇领导干部、公务员依法行政专题讲座,适时组织领导干部、公务员培训班。 (二)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结合校园文化建设, 设立法制教育专馆、专区、专栏,丰富校园法制宣传教育载体。加强对广大教师和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的培训,积极发挥“网上法律学校”等各类法制教育阵地的作用,不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格局。 (三)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认真贯彻《江苏省企业学法用法评考办法(试行)》,积极配合上级开展“送法进企业”、“诚信守法企业”创建活动,不断完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积极探索个体经济、民营经济经营管理人员法制宣传教育的有效形式,引导企业做到守法经营、诚信经营、公平经营,引导企业职工依法维权,努力打造开放文明、规范有序的经济发展环境。适时举办企业法治文化建设研讨会、依法治企诚信经营经验交流会等,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管理的能力。 (四)加强其它重点对象的学法。加强对其它重点对象法治宣传教育,如农民工、闲散人员、流动人口、社区服刑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等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适时推广学法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制度建设。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开展“大走访、大送法”法治惠农活动,充分发挥“法制副村长”、大学生村官法制宣传员、农村法律明白人在普法宣传中的作用,广泛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活动,结合“3.8妇女维权周”、“3.15”消费者权益日、“12.4”法制宣传日、“农民工学法活动周”等活动,针对旅游区建设特点深入开展普法宣传,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 (五)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完善基层民主制度的有关精神,广泛开展基层民主法治创建活动。积极争创第六批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第十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工作,力争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率提高5%。加大指导、检查力度,组织“双创”回头看,确保创建质量,总结创建经验,扩大创建成果。 三、打造品牌,全面提升法制宣传教育效果 (一)开展“法治文化建设巩固年”活动。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两办批转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全省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及市有关法治文化建设相关精神,进一步加强对全镇法治文化建设的组织、协调和指导。依托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大力推进农村法治文化示范家园建设。 (二)建设法治文化亮点。创建法治文化与我镇区特色文化、行业文化、群众文化的有机融合,建设法治文化示范点。积极做好第二批溧阳市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创建命名的推荐申报工作。 (三)以“法律六进”为载体,将法制宣传教育深入村居。紧紧围绕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法治理念的主题,继续开展“深化‘法律六进’、推进依法治国”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各村各单位认真制定方案,设计有特色、有针对性的载体,丰富 “法律六进”新内容,拓宽新途径,使抽象的法律概念和专业的法律知识直观化、通俗化,使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法在身边”、自觉“与法同行”,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法治观念。 四、完善机制,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和完善镇领导和各站、所、室齐抓共管,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确保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推进落实。 (二)强化目标管理。以目标化管理为要求、项目化管理为方法、信息化管理为手段,加大工作目标绩效考核督查力度,进一步完善组织有力、机制完善、功能互补、优势叠加、协同推进的法制宣传教育运行体系,进一步完善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积极参与、资源共享的法制宣传教育互动联动机制,全面推动“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责任落实。 (三)强化评估机制。探索建立社会法治需求征询评估机制,以群众法治需求为导向,增加群众对法治建设满意度的考核权重,简化台账、资料等在考核中的形式要求。进一步拓宽群众参与渠道,健全群众参与机制,明确目标要求,细化考核标准,强化督查措施,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全覆盖工作目标考核和督查力度。 (四)强化队伍建设。发挥法制宣传员、法制副村长、大学生村官、法制宣传教育志愿者的作用,引导他们发挥各自优势,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鼓励和引导司法执法专业人员、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院校学生、人民调解员等加入普法宣传工作队伍行列。搭建普法志愿者工作平台,畅通志愿服务渠道,完善登记激励机制,做好镇区“普法达人”的推荐工作,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普法志愿服务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