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为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要求,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网络媒体的宣传、监督、引导作用,建立健全舆情应对工作机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当前舆情发展趋势,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现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工作目标
网络舆情工作坚持导向正确、客观公正、科学研判、及时通报、分级处置、快速化解的原则,及时掌握各类媒体对涉及我市环保工作动态、环境信访投诉等方面信息的报道及评论,快速有效应对,加强正面引导,树立部门良好形象。
二、组织机构
成立溧阳市环保局环境舆情应对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奚盛任组长,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谢建东和副局长徐剑云任副组长,办公室、监察室、科技计划科、宣教法制科、监理科、固辐科、管理科、监测站、监察大队、天目湖分局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宣教法制科,由胡辉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葛振寅、詹国平、葛晓烨为办公室成员,负责环境舆情的日常协调应对工作。
三、工作任务
(一)舆情监测
宣教法制科:牵头负责新闻媒体的接待、应对、回复工作;负责网络媒体舆情收集、研判、受理以及重大、敏感舆情回复工作;负责编制环境舆情月报和季报。
办公室:负责局门户网站咨询投诉登记、交办、回复工作。
其他职能科室和下属单位:根据各自职责,负责环境舆情调查处理,一般舆情由环境监察大队按程序按时回复;根据局领导安排,接受新闻媒体采访。
(二)舆情应对
1、新闻媒体应对:一是由宣教法制科甄别采访者身份,了解采访意图和内容,并立即向局分管领导、主要领导汇报,重大、敏感舆情同时上报市委宣传部;二是根据局领导安排,宣教法制科协调相关科室和直属单位和采访者见面沟通、现场调处、接受采访,重大、敏感舆情由局新闻发言人接受采访、发布信息,宣教法制科配合。三是相关科室和直属单位及时拟定回复意见交宣教法制科,经宣教法制科审核、分管领导审阅、主要领导阅批后,由宣教法制科回复新闻媒体。重大、敏感舆情回复件由宣教法制科报市委宣传部审阅。(见附1)
2、网络媒体应对:(1)宣教法制科每日浏览各大主流网站和本地论坛,发现涉及我市环保问题的投诉、意见和建议的,及时受理并下载,每日上午和下午分两次提交局分管领导、主要领导,重大、敏感舆情即时提交;(2)重大、敏感舆情由局主要领导直接签办,一般舆情由分管领导签办;(3)相关科室和直属单位应根据局领导批示要求迅速组织调处,重大、敏感舆情6小时内将办理意见或初步办理意见交分管领导、主要领导阅批后由宣教法制科按程序回复,后续处理意见应及时跟进;一般舆情办理意见12小时内由环境监察大队按程序回复,最长不得超过2个工作日;特殊情况需延期的须经局领导批准同意。重大、敏感舆情回复件由宣教法制科报市委宣传部审阅。(见附2)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各相关人员要加强对舆情特别是网络舆情的思想认识,及时收集、研判和反馈,接受社会监督,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二)坚持信息对称。舆情应对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开放包容的原则,正确引导网络民意表达,避免因信息不对称、不及时而使舆情问题发酵放大,引发负面效应。
(三)确保应对及时。舆情应对工作要着眼于“快”字,做到“四个一”:第一手资料、第一道研判、第一时间报送、第一轮次化解。
溧阳市环境保护局
2014年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