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
2015年是“六五”普法第五年,也是“六五”普法的验收之年。全镇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创新形式、注重实效,坚持贴近基层、服务群众,全力打造互动型服务型创新型法治宣传教育新模式,扎实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全覆盖,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深化法治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1.深化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充分利用各类普法阵地、普法平台、普法载体,在全镇深入开展“法润溧城·法治阳光”宣传活动,引导广大群众深刻理解和把握四中全会关于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一系列新论断、新部署、新要求,培育法治理念,塑造法治信仰,不断增强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形成人人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文明环境。
2.深化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宣传教育。围绕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突出宣传宪法,系统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大力宣传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观念。认真开展“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治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不断增强广大公民的宪法意识、公民意识、爱国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努力形成人人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文明环境。
3.深化与民生密切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紧紧围绕创新社会管理,维护全镇社会和谐稳定工作任务,学习宣传社会治安综合知识、反邪教、禁毒、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大力加强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的法律宣传,预防和减少刑事犯罪,引导公民依法表达利益诉求;学习宣传信访、投诉、人民调解等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把法治宣传教育的过程贯穿于服务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的全过程,全面提升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文明素质。
二、增强法律素养,扎实抓好重点对象普法教育工作
1.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坚持和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不断推进和全面规范《非人大任命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继续坚持党委中心组集体学法、领导干部述法考评、公务员法律知识培训、公务员学法考试考核等主要学法形式,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作为普法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实抓好,不断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2.强化青少年法治意识。强化辖区学校法治教育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继续开展法治歌曲唱响校园活动。大力配合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的安全整治,调整充实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队伍,加强培训指导,健全完善制度。大力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意识、规则意识、守法意识和权利义务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不断夯实青少年法律素质根基。
3.强化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依法管理能力。认真贯彻《江苏省企业学法用法评考办法(试行)》,扎实推进全镇企业职工法治宣传教育,引导职工遵纪守法,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积极培育企业法治文化。把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学法用法与企业法治实践有机结合,总结推广企业守法诚信体系建设经验做法,开展中小型企业防范法律风险普法活动,不断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诚信经营、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4.强化农民和流动人口守法和依法维权意识。深入开展“大走访、大送法”法治惠农活动,完善“农村法律明白人”网络体系。推广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普法联盟”,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以镇、村(社区)、组(楼)三级流动人口管理机构为依托,在流动人口较集中的地方建立健全各种形式的法治培训学校(站点),继续开展“农民工学法活动周”活动,帮助流动人口合法有序融入当地社会,依法维护其尊严和平等。
三、强化品牌建设,进一步扩大法治文化的渗透力和感染力
1.扩大法治文化阵地辐射力。扎实推进“覆盖城乡、便捷民众、设置合理、功能多样”的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继续建设、完善法治文化公园,建设8个有特色的法治文化社区。充分发挥已建成的各类法治文化阵地的综合效能,不断释放法治文化建设集聚效应。全面推进镇、村(居)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探索利用微博、微信、微电影、普法QQ群等一系列新型媒体开展法治宣传工作,推动政府机关、社会服务机构在窗口单位和窗口岗位增加法治宣传教育功能。
2.增强法治文化活动感染力。广泛开展法治文化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单位活动,组织法治微创作征集和法治人物、法治事件评选等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推进法治艺术作品创作,最大限度地满足基层群众的法治文化需求。以弘扬法治精神为重点,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互动参与、以案释法为主要方式,以新媒体为重要平台,以“谁执法谁普法”为责任主体,创新法治宣传教育理念和思路。
四、注重普法基础,全面构建普法人才力量体系
1.加强普法专业队伍建设。配全配齐普法工作人员,强化指导管理,完善考核机制,分级分类分批组织普法业务专业化循环培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队伍。
2.加强普法骨干队伍建设。在全镇建立普法讲师团、普法联络员、法治副校长和校园辅导员、法治信息报道员、法治文艺宣传员、普法宣传骨干“六支队伍”,强化全镇普法骨干队伍的遴选、培育和管理,开展集中教育、跟班带训、岗位锻炼,不断提高法律素质和实战能力。
3.加强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鼓励和引导司法执法专业人员、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法律院校师生、新闻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等加入普法志愿者行列。积极参加市委组织的普法志愿者服务活动、普法助力企业行、助学校园行、助民村居行“三助三行”活动。组织参加全省“普法达人”和优秀青年普法志愿者的宣传、评选和表彰,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普法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五、注重考评指导,努力提升法治宣传教育质效
1.做好迎检筹备工作。多措并举,积极做好迎检工作。以人员到位、经费到位、迎检单位到位、台账到位等措施,认真准备对我镇的“六五”普法终期考核,确保“六五”普法终期考核圆满收官。
2.深入开展基层法治实践。按照省、市委关于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的要求,组织我镇相关村(社区)参加第十一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申报创建工作。
溧阳市溧城镇人民政府
2015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