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魅力溧阳
政民互动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水利局2015年度上半年工作总结
索 引 号:
014143619/2015-00022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市水利局
产生日期:
2015-09-17
发布日期:
2015-09-17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
水利局2015年度上半年工作总结
水利局2015年度上半年工作总结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今年以来,溧阳坚持科学治水、依法管水,通过实施城市防洪工程、中小河流治理、标准圩堤达标、小农水重点县、城区雨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溧阳社会稳定、农业增效、经济发展、环境提升创造了良好的水利基础条件。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回顾
(一)未雨绸缪抓防汛抗旱
围绕实现“不垮一库一坝,不发生群众伤亡,最大程度减轻水旱灾害损失”的年度防汛抗旱工作总目标,坚持抓早、抓实、抓细,科学统筹开展防汛抗旱工作。
1、认真组织汛前检查。1月下旬,市防指组织开展了水利工程汛前安全检查,共查出险工隐患57处,以“一封信”的形式向各镇主要领导通报了险工情况,对损坏圩堤、堵塞河道和局部破堤施工等问题,市防指均对责任单位发出整改通知,下达限期消险任务,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实时督查。
2、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及时调整市防指成员,明确防汛挂钩责任,各镇和四大水库恢复防汛防旱指挥机构的运行,全面落实各类重点工程的防汛防旱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在《溧阳时报》上公示全市三千亩以上圩、十万方以上水库和重要塘坝的防汛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名单,并向防汛责任人发送安全责任告知书;5月20日,召开全市防汛防旱工作会议,与各镇签订防汛防旱责任状,进一步强化行政领导对防汛安全工作的责任意识。
3、切实提升应急能力。按期完成河湖清障,储备防汛草包27.93万只、编织袋90.23万只、木材811.44立方米、块石18035吨、铁丝6935公斤、柴油18.35吨及救生衣等其他必要的抢险工具,成立防汛抢险队伍461支,总人数13564人;先后修订完善了市级抗旱预案,防洪、防台预案,各水库防洪预案、控制运用计划,跨汛期施工项目的安全度汛方案;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密切注视雨情、水情、工情和天气变化情况,切实抓好水利工程管理和调度。
(二)科学调度抓抗洪减灾
受厄尔尼诺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我市汛前底降雨较常年偏多,河道水库塘坝水位较高,沙河、大溪水库出现历史同期最高水位,多座水库非汛期溢洪。进入汛期后,我市连续遭受“5.14”、“6.15”、“6.27”三次强降雨过程,累计面雨量363.6毫米,最大单次点雨量198.5毫米(戴埠站),全市主要河道水库水位迅速上涨,河口站水位日最大涨幅3.3米达7米(6月17日),别桥站水位迫近历史最高(6月29日),溧阳站水位超警戒1.0米(6月29日),水库全面溢洪。市区平陵新村、嘉丰明珠等31处地段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积水,部分住宅小区、工业园区出现内涝;埭头镇7家企业进水,戴埠镇300余亩农田被淹;农村圩区发生多处堤防坍塌等险情,北河、中河、丹金溧漕河沿线堤防薄弱段接近漫堤决堤的危险;部分散滩圩进水受淹,全市总体损失较小。一方面得益于市委、市政府近年来针对防汛工程体系的连续投入,使防汛工程体系日趋完备;另一方面得益于防汛指挥决策的科学合理,各镇(区)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全力抢险抢排。我局针对城区排涝出现困难的情况,及时启动排涝应急预案,集合抢险队伍、应急泵车和吸污车等,分赴受淹地段抢排;多次启动城市防洪枢纽工程,降低城区内河水位,促使城区内涝迅速消退,使城区居民几乎没有感觉到大汛的威胁。
(三)倾心尽力抓水利建设
截止目前,全市共筹集水利建设资金1.49亿元,其中融资8000万,专项资金5037万,部门预算665万元,争取上级补助 1159 万元;同时,南京银行3亿元授信已批复,正在落实放款条件。在建设资金的有力保障下,水利基础设施大为改善,防汛、抗旱、供水效益全面提升。
1、城市防洪工程。在城市防洪大包围节点工程全面投运并初显效益的同时,及时将工作重心转向城市防洪工程二期向阳渠及西山撇洪沟南支工程的加快推进,与已建成的防洪节点有机配套,切实发挥城市防洪大包围工程整体效应。
2、千亩以上圩堤达标建设工程。2015年圩堤达标建设涉及8个乡镇和社渚农场、堑口良种场,因规划调整,实施长度调整为98公里,目前已完成50公里圩堤达标建设,挡浪(土)墙工程相关镇正在实施。
3、中小河流治理工程。2013年实施的5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已完工,大溪河、戴埠茶亭河戴埠段、竹箦河竹箦段、竹箦河溧城段四条河已通过竣工验收,周城朱淤河变更批复已下达,近期组织验收;2014年实施的4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目前已完成80%左右,计划年内完工;第二批投资1.2亿元的溧城、别桥、竹箦、南渡4条河道治理项目正组织招标工作。
4、农村水利建设工程。2013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已全面完工,2014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于3月中旬开工建设,目前总体形象进度70%;投资418万的2015年省、市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正在组织招投标工作,计划年内完成工程建设任务;2014年市农村水利补助工程共39项,补助资金480万元;2015年省补助工程5项,补助65万元,溧阳市农村水利补助项目26项,补助资金575万元,目前所有项目已开工建设,年内可完成。2015年小农水重点县项目正在做招标准备。
5、城乡水务工程。共建成雨污水管道4.58公里,清淤河道约4.9公里,共计土方约13万方。先后完成了博爱新村、庄家小区、燕山新村、西园新村雨污分流改造及丁园路、观山路配套排水管网的招投标工作,近期组织进场施工。
6、移民工程。利用市政府理顺水库移民后扶管理体制契机,一是加快扶持结余资金项目实施和验收,基本完成了2013年前批复的项目,拨付资金3725.727万元;2014年项目67个,已完工50个,已验收35个,拨付资金2562.68万元;完成了2015年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项目、结余资金项目和小水库库区扶持项目及部分项目调整报批工作,报请省厅、常州市局审查3个结余资金项目初步设计报告,加快推进2015年批复下达项目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和前期初审工作。二是编制水库移民“十三五”规划,统筹谋划今后五年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的目标任务、主攻方向、建设布局,力争更多水利项目、水源保护项目纳入上级盘子,重点推进移民安置区水利条件改善和重点水源地水质保护。
(四)统筹发展抓水利改革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并对深化水利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我局不断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在水源地保护、理顺基层水利管理关系、推进区域供水一体化、小农水长效管护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1、全面启动水源地保护治理工作。年初,溧阳市政府以1号文件形式下发了《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治理工作的意见》,全面推进溧阳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各项工作。在我局增设了水源地保护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为正科级事业单位。根据分工,我局正组织吕庄水库水质在线自动检测站建设,项目土建、设备采购正在进行中,9月底可全面完成;会同天目湖镇政府对沙河、大溪水库流域范围内坡度25度以上开发行为进行调查统计,制订保护措施,加强坡地开发水土保持工作。下一步,我局将联合天目湖镇加大执法力度,按时间节点对违反水土保持法的行为进行打击或限期整改。
2、按序推进水利站垂直管理工作。今年4月,促成溧阳市政府办下发了《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驻镇水利(水务)站建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8月14日,徐市长带领多部门来我局进行了工作调研,明确了时间节点,预计10月底可以完成。
3、不断创新小农水长效管护形式。在农村河道长效管护经验基础上,我局不断创新模式,2014年度依据《2013年度中央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维修养护项目》对全市5条河道50.886公里的圩堤及34座泵站进行长效管护,2015年依据《2014年度中央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维修养护项目》对全市6条河道101.73公里的圩堤及81座泵站进行长效管护。
4、全力推动区域供水一体化工作。为加快区域供水工作,4月22日我市主要领导拜访国家水利部陈雷部长,得到了陈雷部长的高度关心和大力支持,表示将溧阳市供水安全工作列入全国农村供水工程“十三五”提质增效总体规划,给予优先保障,并指示中国水务负责具体事务的衔接。目前中国水务和我市分别成立了工作小组,具体工作正在推进中。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