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一)启动二主三副建设。“二主”主要是做大、做强人民医院和中医院,打造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主中心,加快人民医院新院建设,增强中医院核心竞争力,尽快建成“三级综合性医院”和“三级中医医院”;“三副”主要是明确戴埠镇、南渡镇和社渚镇3家中心卫生院向“二级医院”发展,打造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副中心,使其能承担起部分二级医院功能。
(二)推进基层提档升级。坚持差别化发展思路,以专科建设为切入点,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做大、做强、做特一些卫生院专科品牌,为群众就医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重点领域和环节的建设,筹建120急救指挥调度中心。继续完善基层看病网点,出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规划和资金补助办法,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
(三)加大高端人才引进。根据《常州市进一步加强高层次卫生人才引进、培养工作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卫生事业发展实际需要,制定出台富有竞争力的卫生人才引进政策,重点面向高端人才、高层次人才和中青年技术骨干以及团队引进,分类型、分层次给予相应的特殊待遇。积极探索多种“柔性引才”方式,携手上级医疗机构,在全系统推行“一对一”导师制带教模式,明确技术专攻方向,聘请专家“手把手”传授。
(四)加强实用人才培养。深化与上海市卫生局合作,启动两年专科医师培训项目。继续出台一系列以部门奖励为主导、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的人才激励政策。充分营造卫生学习氛围,由卫生院试点,逐步向全市医疗机构推开轮流讲课制度,硬性规定医院管理人员、外出进修归来医务人员必须轮流带头讲课。分期分批选派医院领导班子及中层管理人员赴南京、上海等重点医疗机构开展职业化进修。
(五)推动医改重点突破。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做强特色科室、做好重点专科,重点要在岗位绩效考核管理上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提高至585元,全力抓好大病保障和大病保险,密切关注资金使用率、域外转诊率、次均费用增长等重要指标运行情况,严肃查处小病大治、套骗资金等违规行为。扎实管好公共卫生服务,突出真实性,坚持量服从质,以实际效果兑现项目经费。
(六)筑牢群众健康屏障。继续严格落实重点、重大传染病防控措施,确保全市传染病疫情保持平稳态势。完善各级各类应急管理制度,切实提高快速反应和有效处置能力。不断强化依法行政和综合监督,认真履行好餐饮单位食品卫生监管职责。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建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加速卫生信息化建设,尽快实现区域内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及远程诊断、远程会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