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2015年,我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项目提质”和“生态提标”两大中心,牢牢把握《关于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明确审改工作重点,落实提速增效措施,强化自身建设,为我市经济转型发展尽责尽力。
(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优化企业注册登记服务。今年,将进一步落实《常州市工商登记前置改后置审批实行“先照后证、证照联办”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在推行“先照后证”、“证照联办”工作的基础上,建成“并联告知”信息系统,全面推行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中心”将派人设立“一表制”专窗,实现“一窗受理、一表填制、并联告知、信息共享、联合办理、全程监察”的高效高质服务目标。
2、优化建设项目审批服务。2014年,我市已经对建设项目审批流程规范进行了初步梳理。今年,“中心”要配合相关部门,进一步清理、整合建设项目在立项、环评、用地、规划、施工、竣工阶段涉及的审批、服务和中介事项,简化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创新审批模式,提升建设投资效益。同时把重点放在优化建设项目审批代办服务上,实行市、镇两级代办工作的联动,加快重大项目落地。开展项目前置审批改革试点,大力推进“并联审批”。进一步落实“一窗受理、内部流转、同步审批、限时办结”的并联审批工作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减少流转环节,提高审批效率。
3、优化审批中介服务。今年,“中心”将配合市发改委、编办等部门,开展与行政审批相关的社会中介机构和服务企业的调查摸底,编制中介服务项目目录,明确中介服务事项的名称、设置依据、申报条件和材料、服务流程、收费标准、办理时限、投诉方式等,并向社会公布。对行政审批前置环节的技术审查、评估、鉴证、咨询等中介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建立中介服务机构职业道德评估制度,完善中介服务机构失信惩戒机制和退出机制,强化对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管。市政务服务中心将在新大楼改建后的四楼设立了中介服务超市,将更多的引进与审批相关的中介机构进驻中心,提供多项中介服务,不断扩大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促进“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中介服务市场加快形成,让企业、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政务服务的完善和便利。
(二)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建设。
1、加强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按照“上下衔接、资源共享、功能完备、高效便民”的要求,全面推进我市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组建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实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与政务服务中心合并的一体化管理模式。统筹推进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社区(行政村)便民服务代办点建设,统一名称、统一标牌、统一窗口设置、统一政务公开内容、统一管理制度、统一运行模式,推行标准化管理,实现“服务零距离、办事一站通”。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政务服务工作管理规范、运转有序、阳光透明、高效廉洁。同时,大力协助燕山新区管委会加快政务服务中心新办公楼的改建工作。新大楼的尽快启动,对于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拓展服务功能,提供高效平台,提升服务效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心”将在市审批事项清理和新大楼搬迁的基础上,出台“三集中三到位”工作方案,积极配合和协调各职能部门共同推进。对已进驻的审批服务事项,规范梳理、进行流程再造。对拟进的服务窗口和审批事项,对照目录清单,主动联系,积极协调,确保全市行政审批事项应进尽进,真正做到一门受理和一门审批。
2、加强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以我市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被确定为国家试点市为契机,依托市“三合一”平台和电子政务平台,大力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从环境设施、运行模式、服务行为、日常管理、投诉受理等方面,突出抓好窗口的标准化建设,促进窗口建设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在标准实施过程中,注重对标准体系进行梳理完善,形成配套完整、科学合理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行政审批、公共服务、公共资源交易和电子监察等系统平台,不断完善标准化服务和管理的运行机制。同时,要着力完善各镇(区)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级便民服务点的软硬件设施建设,要突出抓好重点项目的代办和便民服务事项的办理,进一步提高市、镇、村三级联动体系的便民服务效能。
3、加强窗口服务规范化建设。公开行政审批事项的设定依据、受理部门、提交材料清单、审批环节、审批时限、审核标准、收费项目,让社会公众在办理审批事项时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推行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实时评价制,进一步减少中间层级和交叉环节,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限,提高行政效能。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模式,实现“一次申请、一张表格、一套材料、一次办结”。涉及两个及两个以上部门审批的项目,积极推行并联审批。建立岗位职责清晰、流程优化、审批权限明确、工作标准具体的行政审批运行机制。
(三)健全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机制。
一要积极配合市监察局、法制办,全力推进市行政机关、所有行政权力、电子监察监控的网上全覆盖,切实做到“全上网、真上网”。二要推进审批权力和审批事项公开,多形式广泛公开办理主体、收费依据、收费标准、监督渠道等信息,实时公开办理过程和结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把市、镇、村审批服务事项定制入网,对审批服务办件程序、办件过程、办件结果进行全程公开,强化审批事项动态管理和审批流程全过程跟踪监督。三要继续推行领导联系制度和派员挂职制度,规范镇(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完善服务功能,进一步推进全市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
(四)强化政务服务队伍建设。
一要教育引导窗口工作人员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激励广大窗口工作人员爱岗、敬业,廉洁、奉献,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二要强化服务现场管理,推行亲切服务,文明服务,规范服务行为,努力打造溧阳行政服务中心“阳光行政、绿色服务、效率中心”的服务品牌。三要完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严格执行《窗口工作人员服务规范》,强化《窗口工作人员双月考核评比办法》的考核,发挥考评工作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四要继续开展正风肃纪,强化效能建设。严格执行《窗口工作人员考勤制度》,加大对政务大厅的日常巡查力度。同时,会同市效能办等相关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加大对市政务服务中心、各分中心和镇(区)便民服务中心的明查暗访力度,做到每月巡查、不定期抽查。对违反效能建设相关制度的行为,坚决发现一起、处理一起、通报一起。
同志们,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成果,切实改进作风,不断开拓创新,进一步提升全市政务服务工作水平,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在“紧跟苏锡常、同步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