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下半年将保持上半年工作劲头,重点推进,坚持“六加”,力争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具体抓好六方面工作:
(一)加大环保服务力度。围绕“项目提质,生态提标”这一中心工作,发挥环境保护引导、倒逼和服务作用,优化经济发展,增强环保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话语权和贡献力。一是加强环境准入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严格执行并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验收制度,有效控制“两高一资”项目,从源头上引导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二是加强环保服务助推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继续实行十项便民服务措施,帮助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污染防治能力,实现绿色生产和循环发展。
(二)加推生态文明建设。紧紧围绕保障人民群众环境权益这一根本宗旨,按照以生态文化为先导、生态创建为支撑、生态环境为保障“三位一体”的思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加强生态文化宣传。善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开展不同形式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生态环保基本知识,推动理性、建设性的公众参与。二是开展各类示范创建。推进不同层次的生态村、绿色学校系列创建,完成年度创建任务。三是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强化生态红线区域保护,优化调整全市生态红线区域,完成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资源调查。加快年度生态绿城六大工程建设进度,顺利完成年度生态绿城建设任务和农村生活污水整治任务。
(三)加力减排工作落实。全面分析减排形势,掌握污染物动态增量,尤其要加大化学需氧量、氨氮和二氧化硫三项约束性指标削减力度,确保完成“十二五”减排硬任务。一是推进工程减排。对照年度减排目标,进一步梳理减排项目,推进减排工程进度,适时增加应急减排项目,确保完成年度减排目标。二是加强管理减排。对脱硫、脱硝设施运行情况和运行效果进行有效监管,提高脱硫、脱硝设施稳定运行率。三是提供基础支撑。开展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编制,加强环境统计与污染源普查数据衔接,为“十三五”减排规划编制提供数据支撑。
(四)加快污染防治工作。突出重点,全面深化环境污染整治,改善环境质量。一是加强大气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协调各方、完善机制,加快《溧阳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方案》推进力度,确保按期完成燃煤锅炉整治、重点行业提标改造、扬尘整治等重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任务。继续抓好金峰水泥、申特钢铁、华盛染整等重点企业环境问题整治,督促南渡新材料工业集中区规范化整治。二是加强水污染防治。加强水库水质监测与防控,突出抓好饮用水源安全保障,健全饮用水源安全预警机制。强化太湖考核断面和现代化考核断面达标整治。三是加强固废安全监管。实行危险废物转移网上报告试点,加强工业废物和危险废物的全过程监管,督促溧阳市中材环保有限公司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项目年内建成投运。
(五)加强环境执法监管。严格履行执法监管这一基本职责,切实维护环境安全和公民环境权益,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保障。一是深化环保大检查工作。对重点排污单位、工业园区、饮用水源地等7大方面进行全面检查,排除风险隐患,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保障全市环境安全。二是强化环境监管与执法。严格执行新环保法和四个配套办法,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处罚力度。创新执法监管方式方法,加强部门联动,加大行政处罚执行力度,形成环保执法整体合力。三是维护公民环境权益。推进领导接访、下访和领导包案等工作,依法有效解决信访积案。加大初信初访查处力度,减少越级信访和重复信访,提高信访办结满意率,力争全市环境信访总量维持下降趋势。
(六)加固环保队伍建设。坚持不懈地抓好环保队伍建设,确保以优良的作风、过硬的业务、崭新的形象,更好地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一是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组织开展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持之以恒地加强思想锤炼,自觉实践环保优化发展的新路子,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努力做到权责相符、忠诚履责、尽职有为。二是加强队伍能力建设。通过开展教育培训、岗位练兵和实践锻炼,加强环境现场监察、环境监测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建设,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不断满足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