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十二五”期间,全市旅游工作紧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和“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围绕“全国一流、全域一体”旅游发展战略目标,以《溧阳市旅游产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为准绳,以天目湖“三区同创”为抓手,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行业融合、分类指导的原则,整合旅游资源和旅游要素,优化旅游功能空间,全力推进旅游业提档升级,期间,天目湖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5A级风景区和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2015年,全市旅游工作以“重大项目深化年”动员大会精神为指导,以天目湖冲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为抓手,全力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优化空间格局,加大行业执法力度,不断规范市场秩序,认真组织第十一届天目湖旅游节系列活动,全市旅游业发展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今年10月份,天目湖成为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一、工作情况回顾
(一)旅游接待人次稳步增长
“十二五”以来,旅游业受到中央宏观经济形势、严控公款消费及精简各种会议等规定的影响,但我市旅游创新手段,借助天目湖“三区同创”工作,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借节造势,放大节庆效应,全市旅游各项主要指标呈现较好态势。“十二五”期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988.86万人次,同比增长121%,旅游总收入617.65亿元,同比增长114%;旅游增加值285.23亿元,同比增长159.80%,占全市GDP的份额从原来的7.42%上升到9.50%。今年1—10月份,全市共接待游客14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45亿元。预计年底前完成旅游接待人次1500万,同比增长11.90%;旅游总收入155亿元,同比增长10.50%。全市主要旅游经济指标比2010年翻了一番,旅游直接就业人数增长30%以上,实现了“十二五”既定目标。目前,我市旅游业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省县(市)前五位。
(二)攻坚克难抓创建,“三区同创”圆满收官
自2011年12月31日全市旅游业发展暨“三区同创”动员大会召开以来,市旅游局作为市“三区同创”领导小组办公室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旅游部门的指导下,认真按照《溧阳市旅游产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和《天目湖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5A级风景区和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认真组织指导并实施,全力推进“三区同创”工作,在攻坚克难的同时,不断放大空间,优化景观,加大创建工作宣传力度,强化员工培训、提升服务质量。对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进行了认真系统的梳理,组织完成了创建硬件的完善达标、台账的修改完善、宣传画册的编制、创建专题片的拍摄等工作,认真组织申报工作。通过努力,先后于2013年9月份完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2013年12份完成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2015年10月份完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十二五”期间,市旅游局以天目湖“三区同创”为抓手,加快推进重点板块开发,优化全市旅游格局,组织完成了南山小寨停车场、天目湖山水园景观提升、全市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建设及东环线(埭头至李家园)——新平横线(李家园至平桥)——西环线(平桥至汤桥)——北山线(汤桥至后周)旅游大环线、南北线和东西线等一批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四通八达的旅游大走廊。
(三)全力以赴促提升,实现旅游发展多点开花
“十二五”期间,全市旅游业按照“全国一流、全域一体”旅游发展战略目标,围绕核心优势,针对市场需求,整合旅游资源。五年来,全市重点旅游项目完成投资65亿元,同比增长11%。
2015年,全市旅游业发展以天目湖冲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抓手,围绕“旅游厕所年”主题,大力推进符合溧阳旅游发展总体定位、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带动性强的引擎性旅游项目建设,不断提升溧阳旅游的核心竞争力,今年全市旅游项目预计投资达14亿元以上,其中,重点旅游项目建设8亿元。
1.北部片区:一是推进红色文化旅游区建设。市旅游局认真指导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4A创建工作。组织、指导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先后完成游客接待中心改造工程、景区内部绿化改造工程、标示标牌的设计及招标、生态停车场和旅游厕所的立项及设计、国家4A级景区宣传片的拍摄等相关工作,对照《国家A级景区评定细则》收集并整理相关台账资料,进一步完善标示标牌建设、生态停车场和旅游厕所建设、馆内场地整改等相关工作。目前已完成申报和省级初检工作,11月将完成国家级现场验收。二是推进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曹山慢城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已经完成山路改道和5.8公里长的九曲十八洼道路建设,打通南北交通节点;完成日日春,白露山等节点的全面提升;自行车公园完成规划设计、土地流转等前期准备工作。台账编制和创建片工作正在完善中,10月已完成常州局初检和材料申报工作。三是新旅游区建设有序推进错位发展。曹山:完成了游客中心、旅游道路、主要节点的建设;连续四年组织举办曹山“杨梅采摘节”,并使日日春杨梅连续入选“江南十大杨梅王”,提升了知名度。扶持日日春、白露山等旅游农庄加快开发步伐,增加旅游吸引力;2014年曹山创建为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2015年将完成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明年将全力推进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的工作。瓦屋山:完成了新四军纪念馆至瓦屋山的旅游通道建设,丫髻山晶阳山庄、宝藏禅寺、赛车场、神女湖农庄等重要节点的建设、完善,杨湾游客服务中心等重点区域的征地拆迁。水西村红色文化旅游区:今年完成国防教育园项目及停车场、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建设后,将实现4A景区创建任务。长荡湖:抓住省水利厅启动“长荡湖退圩还湖规划”的机遇,请专家组延伸完成了《长荡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溧阳开发长荡湖旅游争取到了建设用地、岸线改造形态等多方面的利益;史侯祠被评为2A级景区;通过长荡湖国家湿地公园、通用航空、南山后长寿村等项目的建设,长荡湖旅游开发正逐步推进。
2.城区:完成了《溧阳城区商务旅游规划》及以礼诗圩、城东湿地项目为核心的《水韵江南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燕山公园、燕湖相继完成建设,并启动捆绑申报4A级景区工作;今年正启动城区“水上夜游”项目,串联凤凰公园、高静园、上河城等节点,实现城区休闲商务旅游的“破题”。
3.南部片区:借力“三区同创”工作,重点是实现南山片区旅游提档升级。“十二五”期间,完成了黄岗岭-杨村旅游连接线及金牛路、金溪路建设,推动天目湖景区与南山景区、乡村旅游的融合,形成了旅游集聚区;集中力量在戴埠镇范围内推进星级宾馆、省级乡村旅游度假区评定工作,先后评定五星级宾馆、三星级宾馆各1家,省级自驾游基地2家,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7家,比较好地解决了旅游度假设施“湖重山轻”的问题;组织完成了南山竹海二期、南山小寨和桃源仙境(南山漂流)、欣龙生态园、南山花园、通用山庄等重点项目的建设,提升了南山片区的景观质量,增强了旅游吸引力;今年正组织龙潭薰衣草汽车营地(暂名)、望星谷汽车营地、横涧漂流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将在南山景区形成新的亮点。通过由点到面的项目建设、设施完善,实现该片区景观质量、服务质量、市场号召力的全面提升。天目湖景区在成功创建5A、跻身国内一流景区的同时,依靠南山景点的崛起,在全省收费景区中游客接待量的排名几年来一直稳居前三位。
4.乡村旅游:按照《溧阳市旅游产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指导农家乐产品转型为休闲度假旅游。通过每年支持3到5个项目,发展乡村休闲、自驾露营、温泉养生、运动拓展等时尚、个性化的旅游产品,逐步实现全市乡村旅游产品转型,加速溧阳“全域一体、全国一流”旅游目的地的建设。重点扶持的项目中,南山花园成为国内顶级的乡村旅游区,曹山旅游区计划三年完成“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省生态旅游示范区”、“省级旅游度假区”的“三级跳”,发展步子很扎实,至目前,全市拥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6家、省乡村旅游示范点(区)16家(其中四星级13家),省级自驾游基地3家,是全省拥有省级以上乡村旅游示范点(区)最多的县(市)。
5.旅游厕所建设工作。按照国家旅游局2015年“旅游厕所年”主题,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构建“畅游江苏”体系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4〕85号),全面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景区管理服务质量,和今年实施厕所升级改建新建的单位签订了责任状。2015年,全市共投资530万元建设旅游厕所,实施全市旅游厕所整治提升专项行动。今年8月份,省旅游局经过筛选,决定在我市召开全省旅游厕所现场会,我市旅游厕所成为全省旅游区建设的标杆。目前,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生态停车场东侧AAA级标准厕所,预计投资80万,已完成项目的立项、设计,正在进行招标前的标书编制工作;溧阳曹山自行车运动休闲公园游客中心右侧厕所计划按AA级标准建设,正在组织拆迁。
(四)突出特色抓规划,实现旅游发展的科学引领
“十二五”以来,市旅游局先后组织完成了《溧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及曹山、瓦屋山、长荡湖、溧阳城区等重点区域的旅游规划编制,支持天目湖、戴埠、社渚等镇区编制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通过规划,全市旅游明确了“全域一体、全国一流”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方向、空间布局、建设路径;几个新旅游板块,明确了每个区域在溧阳生态休闲度假体系中的特色、前景---天目湖“休闲度假”,南山竹海“养生天堂”,城区“商务旅游”,曹山“慢生活”,瓦屋山“运动休闲”,长荡湖“时尚体验”,全市旅游大框架已基本拉开,“一核三线四团组”空间格局已基本形成。
(五)创新手段抓促销,实现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近年来,全国旅游经济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入境旅游逐年下滑,加上公务接待、公费旅游退出旅游市场,对旅游业冲击非常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搞好宣传促销,办好节庆活动,对于吸引人气、提升溧阳旅游的市场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
1.加大传统宣传促销力度。“十二五”期间,我局加强与知名网络、报纸、杂志和电视台等传统媒体的合作,明确宣传促销工作重点突出“自驾游”、“户外活动”、“美食”、“旅游商品”、“采摘”、“温泉”,突出“溧阳处处都是景”“一年四季可以游”,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全市各级筹措资金,每年不少于3000万元用于宣传促销工作,不断加强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宣传力度,大力提升了溧阳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知名度、美誉度。五年来,我局通过举办 “茶叶节”、“天目湖旅游节”系列活动,共接待游客13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12亿元。2015年,第十一届天目湖旅游节期间,全市接待游客46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2.创新手段搞促销。一是“沿着高铁做促销”。2013年我市高铁开通后,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把目光瞄准高铁沿线四小时左右旅程的旅游市场,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打响“沿着高铁做促销”的宣传促销活动,与高铁沿线城市合作构建跨区域旅游线路。近年,我市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先后在北京、南京、武汉等地进行宣传促销活动,并在华北、华中市场推出“南京中山陵、夫子庙——溧阳南山竹海——安徽黄山——杭州西湖、宋城”等华东精品旅游线路,受到了市场的欢迎。二是命名“天目湖号”。在宁杭高铁命名“溧阳天目湖号”列车,配套宣传有针对性地打“长寿之乡”“温泉养生”“乡村休闲”“避暑胜地”牌,吸引城市出行人群“高铁+自驾游”,到溧阳休闲度假。该项工作在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关心下年底前将完成高铁“溧阳天目湖号”命名工作。三是开通微信平台。与常州旅游推广中心合作,通过微信平台,加强夏季的戏水、避暑产品,春秋季的户外运动产品,冬季的美食、温泉产品的宣传促销力度,逐步消弭了我市冬、夏两个“淡季”。四是积极推动禄口国际机场溧阳城市候机楼建设。为广大市民提供登机牌更换、机场巴士车票出售、业务咨询等服务,机场方面对有候机楼的城市居民、游客开放专用绿色通道,无需排队候机,节省了乘机时间,在进一步拉近了距离的同时,大力提升了游客往返溧阳的便捷度。
“十二五”期间,我市各旅游区(点)获得了全社会的广泛好评。江苏省旅游局和网络媒体2014年组织评选“网民最喜爱的江苏十大避暑胜地”,南山竹海名列榜首,天目湖也榜上有名,溧阳成为唯一有两家景区上榜的县级市。溧阳冬季的温泉旅游产品,御水温泉获得“中国十佳温泉”、2014年中国“艾蒂亚”奖最佳温泉项目;涵田半山温泉获得携程网“金口碑”奖。通过成功的宣传促销,溧阳成为深受游客欢迎的旅游目的地,并持续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2014年“五一”前,携程旅行网根据大数据的分析,发布的长三角短途旅游目的地人气排行榜,溧阳排名第八,成为唯一入围榜单的县级市;国庆节前发布的“全国十大自驾游目的地”,溧阳排名第九位,是唯一进入“十强”的县级市。
2015年,南山花园荣获“江苏省乡村旅游创新项目”; 李家园村荣获“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十思园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翠谷庄园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企业”;我市被评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称号。
(六)严防死守抓管理,保证游客美誉度和回头率
1.大力推进旅游饭店提档升级工作。一是指导旅游饭店开展星级复核工作。完成了涵田度假村酒店、假日酒店等4家旅游星级饭店评定性复核工作;二是组织申报、积极推荐皇廷国际大酒店、金峰国际饭店、天目湖大酒店荣获“中国餐饮名店”称号。
2.全面加强旅行社管理力度。1月中旬和4月下旬,分别对全市旅行社的业务经营、内部管理及“一团一清”资料等进行了检查,对不符合规定的单位,勒令限期整改到位;协助常州市旅游局对我市170多名导游员IC卡进行年检、核证工作;按照新《旅游合同》要求,做好旅行社落实新《旅游合同》的检查工作,规范了溧阳旅游市场的秩序。
3. 加强安全督查促进旅游发展。按照“全覆盖、零容忍”的原则抓旅游安全,深入排查治理旅游安全隐患,监督旅游经营单位做好应急预案和预案演练,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每年对旅游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10轮次以上检查,杜绝黑社、黑导、黑车等情况,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几年来,全市旅游安全无事故,无重大安全投诉,提升了游客美誉度。
4.服务质量提升为目标,扎实推进全行业培训。近几年,我们相继组织了全市旅游管理干部培训、乡村旅游管理营销和服务技能培训、旅游饭店转型升级专题培训、旅游统计培训、重点旅游企业员工岗前安全培训等一系列的培训班次,举办了森林防火消防演练、水上搜救演练和全市旅游服务大赛、“旅游行业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组织全行业培训,提升“依靠旅游服务质量吸引回头客”的理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七)从严从实,开展党的“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
从今年6月开始,局党组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严格贯彻对照习近平总书记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认真查摆和解决“不严不实”问题,自觉按照“三严三实”要求修身做人、为官用权、干事创业,做到心中有党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责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为,不断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进一步增强勇于担当、敢挑重担、履职尽责的责任意识,为“紧跟苏锡常、同步现代化”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二、明年工作打算
2016年,力争完成接待旅游总人数达1660万人次,同比增长10.00%,旅游总收入170亿元,同比增长10.00%;全市旅游项目投资12亿元。到“十三五”末,溧阳旅游将按照“全域旅游”、“全时旅游”、“智慧旅游”的发展构想,加快推进发展,力争完成接待游客2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20亿元,全市旅游项目投资超过70亿元,旅游从业人员同比增加20%。
(一)实施“旅游北进”战略。大力推进水西村红色文化旅游区和曹山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力争在2016年、确保2017年完成;推进瓦屋山区域重点做好《瓦屋山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规划》编制和招商工作、启动服务区建设,2017年完成创建AAAA景区、省级自驾游基地工作,为提升北部旅游发展水平打基础;长荡湖旅游开发以湿地公园为核心,推进休闲项目、度假设施建设,为创建国家4A级景区打好基础。
(二)推进南部提升工程。天目湖:主要抓节点建设。推进天目湖水公园建设,加快十思园、涵田、天目湖健康养生园、望湖岭-玉枝农庄等节点的设施完善,努力推进天目湖向会议度假地转型。南山:按照“养生长寿”的主题定位,推进御水温泉二期、乾龙养生谷、南山花园二期等项目的开发,提升品位;推动南山片区民宿、露营地、拓展及横涧乡村旅游集聚区建设。
(三)城区旅游加快发展。结合城市开发、水利建设,推进燕山—燕湖公园、“一环一带”、水韵江南乡村旅游区等节点建设,按规划科学实施,全力推进“全域一体化”建设步伐,打造旅游集散中心、交通枢纽相统一,打造“山水城市,幸福溧阳”的形象,努力把溧阳城区建设成为游客集散中心、购物消费中心、会展信息中心和旅游休闲中心。
(四)规范乡村旅游秩序。以“全国一流、全域一体”的大旅游发展战略为目标,严格按照《溧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1-2030)》及《溧阳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规范全市乡村旅游点的布局,严格把好各项规划、设施审批关,合理有序引导乡村旅游点的发展。推进省级乡村旅游集聚区的创建工作,鼓励农家乐以镇、村为单位进行集聚发展;通过省、市级星级乡村旅游区(点)评定、重点旅游项目申报的办法对规模较大的旅游农庄进行科学指导、规范管理。严肃查处不规范的经营行为,促进旅游市场健康、快速发展。
(五)不断放大节庆效应。认真组织举办第十二届天目湖旅游节旅游节系列活动,不断放大节庆效应,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打造休闲度假目的地形象。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平面等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溧阳养生、会展、运动休闲等旅游产品,打出“天目湖”品牌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拓展旅游市场。
(六)智慧旅游,重点提升接待游客服务水平
借力常州建设国家智慧旅游平台的机会,全面接入国家智慧旅游平台,建立和完善主要旅游企业的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上预订、网上支付等旅游服务,为游客提供多样化、定制化的旅游线路导览及展示,让游客实时通过各种媒介获知主要景区信息、游客分布及周边交通、车位、天气、住宿、餐饮、娱乐等相关旅游信息;将溧阳“食、住、行、游、购、娱、信”等旅游要素有效整合在一起,不断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增强旅游核心竞争力。
(七)做好旅游管理基础建设
加强行业管理、安全执法力度。全年开展旅游执法检查和安全检查3次以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服务理念。加强旅游行业培训,重点组织旅游企业负责人和各乡镇分管领导的提升培训。指导各旅游区管委会在规划建设、旅游管理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各行各业积极融合、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全市人民共同参与,建设“全域一体、全时旅游”的全国一流旅游目的地。
溧阳市旅游局
2015.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