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溧阳市教育局文件
溧教发〔2015〕5号
溧阳市教育局关于印发《2015年溧阳市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
各中小学、幼儿园、直属单位:
现将“2015年溧阳市教育工作意见”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各科室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2015年溧阳市教育工作意见
溧阳市教育局
2015年2月2日
附件
2015年溧阳市教育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为统领,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完善教育体系为目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统筹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持续提高教育发展水平,为服务溧阳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主要目标
1.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和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全市教育现代化水平监测综合分值达85分以上;
2.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大教育装备投入,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达标率达90%以上;
3.持续改善办学条件,较好完成教育重点建设项目和校安工程年度目标任务;
4.优化学前教育发展氛围,建成江苏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创建常州市学前教育现代化乡镇3-4个,省优质幼儿园比例达60%;
5.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成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优质学校比例达94%;
6.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增强学校主动发展能力,整体提升各类教育质量,保持中、高考成绩稳中有进,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取得佳绩;
7.加大名教师、名校长培养力度,溧阳市级及以上优秀教师比例达23%;
8.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发展,继续大力推进学生公交接送工作,认真做好“常州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保障标准”的落实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夯实基础,持续推进优质均衡。
1.加强基础建设保障。2015年计划投入资金2.87亿,新建、改扩建校舍建筑面积8.54万平方米。分别实施光华初中、实验小学、汤桥初中、后周初中、余桥实验学校、旧县小学等6所学校校舍升级改造工程,市二中、西平小学、永和小学等3所学校校舍加固改造工程。启动燕山新城区小学、天目湖片区小学建设,配合镇区做好第四中学改扩建工程,天目湖中心幼儿园、周城幼儿园等学校异地新建项目。
2.优化布局规划调整。依据中长期教育发展实施意见、城市规模发展和生源变化趋势,做好全市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方案和“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等编制工作。结合城乡一体化建设要求,加强对城市西南片区教育资源的规划设计和布局调整,编制好《溧阳市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规划(2014—2018年)》,有序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深化实施,进一步做好创建优质学校、改善薄弱学校等项目管理工作。
3.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主动做好与财政、审计等部门的协调工作,提升教育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科学水平。研究并落实好国家、省、市各类教育投入政策,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按要求加大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等各类教育的经费投入,筹措专项经费积极推进市域教育信息化建设。严格执行财务纪律,加强对经费收入、资金预算和使用安排等方面的管理。
4.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继续实施学校主动发展战略,做好全市中小学第六轮三年发展目标、第四轮学校特色管理项目的规划部署和实施推进,促进学校个性化、品牌化发展。强化学校特色创建能力,积极创建德育、艺术、科技、体育等一批特色学校,继续开展省绿色学校、常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节水型学校等单项特色创建。继续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省级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做好省级标准化社区教育中心、常州市社区教育示范乡镇、常州市标准化村民学校的创建工作。
(二)围绕目标,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
5.推进两个“示范区”建设。根据常州下达的《溧阳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任务书》相关指标,2015年分别创成江苏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和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对照江苏省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出台《溧阳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创建规划,明确推进路径,落实建设标准。加快优质学校创建工作,争创省优质幼儿园3-4所,常州市特色幼儿园1所,常州市学前教育现代化乡镇3-4个,义务教育优质学校2所,义务教育优质学校复评9所,省优质幼儿园、常州市义务教育优质学校比例分别达60%、94%。
6.加强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根据省政府出台的《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评估实施办法》相关要求,明确责任,统筹安排,狠抓落实,完善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体系。强化对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过程的动态监测,准确掌握全市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实行定期公布和评估认定相结合的方法,及时整改到位,确保2015年全市教育现代化水平监测综合分值达85分以上,力争实现更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建设目标。
7.优化教育现代化装备配置。根据省装备标准,加强对学校装备预算及采购的科学论证,把握教育装备现代化的主方向,推进教育技术装备建设适切化。新建、改扩建学校以省教育技术装备Ⅰ类标准为基础,其他学校装备以适用够用好用为原则,做到满足教学需求和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相结合,提高对学校实验室、图书馆、信息教室、音体美等专用室的现代化装备水平,逐步达省Ⅰ类标准。同时,要以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常规工作检查为抓手,加强对教育技术装备的应用培训和规范管理情况的考评工作。
8.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以溧阳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为指导,加强全市教育信息化的宏观统筹规划,在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分期建设教育城域网,建立以教育管理和课程资源为主的数据中心(教育云),增强信息化基础建设能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试点建设,做好数字化校园建设和数字化学习试点工作,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达标率达90%以上。以深度融合应用研究、研讨和评比活动为抓手,积极组织参加各级信息化能力培训、信息化应用技能竞赛、教育网站评比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师生信息化应用素养和学校信息化实施能力,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有效应用,提高行政信息化办公水平。
(三)深化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9.提升队伍综合素养。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师德建设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模精神进校园”、“优秀师德团队创建”等系列教育活动。加强教研室(教师发展中心)内部建设,整合教师培训、教学研究、教育科研、信息化教学等方面的资源、职能。加强名教师、名校长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辐射效应,组织好优秀教师的推荐评比工作,重点做好溧阳市第九批“四类优秀教师”的评选工作,优秀教师比例达23%。以提高管理能力和业务素养为重点,扎实开展好校长“诊断式”培训、校长暑期培训班、继续教育培训、教师基本功竞赛等活动。严格编制管理,做好教师招考、轮岗交流、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绩效考核、教师资格认定和定期注册等工作。
10.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强化学校课程建设意识,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努力使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校本课程开设更加丰富、多元、灵活,积极探索符合地区、学校实情的课程实施途径和综合改革。进一步推进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增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建立适合各年段、各层次的有效学习方式。继续做好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凸显省、市基础教育课程基地的特色亮点和成功经验,定期开展课程基地研究共同体活动,2015年创建常州市级课程基地学校2-3所。
11.切实规范教学行为。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推进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开齐上足课程,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形成各级各类学生学业水平的常态监测机制。用好《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丛书,强化优质备课,扎实课堂教研,加强对学科教师的教学指导。提升督政、督教和督学水平,继续开展中小学、幼儿园的督导考核,推进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开展以省“五项严规”、作息时间执行情况、阳光一小时活动为重点的督导检查,从速从严处理违规行为。
1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探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时代脉搏的学生德育途径,提升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要求,教育和引导学生养成阳光的运动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习惯。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开展卫生、生命、心理、禁毒等各类专题教育实践活动和社团公益活动,增强活动的设计、组织水平,提高活动的参与率和教育性。整体提升各类教育质量,保持中、高考质量的稳中有进,职教参与省技能大赛取得佳绩。
(四)规范管理,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13.提升以法治教水平。深入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担起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深化党务、政务、校务公开工作,发挥工会和教代会作用,依法推进科学决策、民主监督和行政权力公开运行。建立规范学校收费的长效管理机制,着力治理体罚和变相体罚、有偿家教、外出兼课等违规违纪行为。进一步规范学校基建、物资采购等行为,继续组织开展校长任期内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经常性的行政执法检查,规范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的办学行为,依法取缔非法举办的教育培训机构。
14.建设平安和谐校园。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完善安全管理的制度体系,加强安全教育宣传,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对照《常州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保障标准》要求,全面加强校园各项安全工作。完善校园“三防”建设,确保校园人防、物防、技防三者良性互动。强化校园安全管理,持续加强对住宿安全、食品卫生、接送安全、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和校园网络安全的管理工作,努力提高公交接送学生比例。进一步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每学期集中组织全市应急演练活动1-2次。进一步加强对学校用房、消防、用电、用气等重点部位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15.增强教育服务能力。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开展以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为重点的社区教育、职后培训、岗位培训、农民培训等,全年开展各类现场技术培训观摩活动85次以上。落实好各项资助政策,关注弱势群体受教育问题,形成应补尽补、全面覆盖的资助体系。加强工会、团委、妇委、少先队等方面的各项工作落实,开展学校关工委工作的常态化建设,各校结合实际做好“双拥”工作,相关学校配合做好征兵工作。深化对外教育交流方式,探索国际化办学的模式和途径。
16.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大力推进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信息与宣传阵地建设,积极主动做好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和网络舆情的监控、引导与化解工作。切实加强溧阳教育门户网站的管理,进一步完善网站栏目和教育信息服务功能,有效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及时办理群众来信来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自觉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不断提高社会和群众对教育服务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