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2014年度溧阳教育工作总结
溧阳市教育局
(2015年1月22日)
一、抓住重点,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
加强学校建设改造。以推进办学条件现代化为基础,2014年全市投入2.34亿元,新建、改扩建校舍11.34万平方米,其中异地新建6所学校,面积7.09万平方米;重建校舍5栋,面积1.2万平方米;拆除校舍或资产置换20栋,面积3.05万平方米。分别完成了上沛小学、汤桥小学、强埠小学、戴埠初中、市六中等5所学校校安工程,完成了上黄中小学、中关村实验小学、竹箦中心小学、竹箦中心幼儿园、别桥中心小学、东升实验幼儿园等6所学校的异地新建项目,全市办学条件、育人环境和抗震设防安全标准均得到显著提升。
均衡城乡资源配置。投入300万元用于支持创建优质中小学、幼儿园及改善办学条件,创建常州市优质园6所、省优质园3所,义务教育优质学校复评8所。投入250万元用于小规模学校公用经费补助,建立并完善了非义务教育学校控制债务机制。全年投入720多万元组织各类装备招标采购活动28次,重点支持21所农村中小学添置了700多台计算机;推进学校图书定期更新,落实“年生均新增图书一册以上”的要求;促进学校技术装备水平逐步达省Ⅰ类标准,在教育部召开的专项调研会上,进行了全市教育装备工作经验交流。
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对照江苏省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建立溧阳市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评估机制,对全市学校教育现代化指标达成情况进行了数据采集并形成监测报告。以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为重点,完善并实施溧阳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100%学校在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开通空间,2014年年底累计访问量达14.43万次,资源8271个。充分应用省、市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学生、教师、资产装备等网络化管理。以省、市“e学习”项目学校为试点,市实验小学、外国语学校被确认为首批常州市数字化校园实验学校,并成为“长三角千所学校网络结对活动”试点学校。加强教育网站建设,外国语学校、书院巷幼儿园和市二中在省校园网站评比中获一、二等奖,溧阳教育网在省门户网站测评中,排全省县(市、区)门户网站第四名,网站服务功能和资源共建能力得到全面加强。
二、彰显亮点,提升教育发展内涵
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市以深化课程综合改革为核心,市实验小学致力于“面向每个学生,重建儿童课程”,从加强课程统整和增强课程选择性入手,积极开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改革工作,已初步形成独特的课程体系,在省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该校殷岚老师在全国第五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中获得特等奖。以课程基地建设项目为抓手,平桥小学的“竹文化”特色课程基地建设被评为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埭头中学的“中国族谱文化课程基地”被评为常州市基础教育课程基地,溧阳中学等6所学校成为常州市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共同体项目学校。
努力提升办学品位。完成了全市81所中小学第五轮三年发展目标考核,启动了第六轮三年发展目标制定工作,学校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得到增强。对36所学校“第三轮学校特色管理项目”进行了终期评估,戴埠小学的诚善文化建设、第二实验小学的幸福教育构建、实验初中的和谐文化建设、市三中的艺术特色教育等一批校园特色得到彰显,6所学校办学特色的具体做法在《中国教育报》大幅专题介绍。按照省“五严”规定和规范办学要求,全年对69所义务教育中小学、18所幼儿园、7所普通高中进行了综合督导评估、专项督查和行政视导工作。进一步规范了45所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的办学行为,对城区90多家无证无照的培训机构进行了逐一检查,限期整改到位。
全面加强队伍建设。创新开展中小学校长“诊断式”培训活动,分别以戴埠小学、后周中学为蓝本,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把脉问诊、解疑释惑,全年在溧阳教育网“校长论坛”中发布管理专题文章19篇,干部管理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加强名师培养力度,新增2名江苏省特级教师,22名常州市学科带头人、51名常州市骨干教师,4名教师获得国家级、省级表彰。全市31个名师工作室覆盖所有学科,开展活动246次。成立了16个市级培训基地,开设382节观摩课和216次专题讲座。阳光招考中小学幼儿园教师90名,有序组织了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岗位等级晋升等工作,2名教师获得中小学正高级教师任职资格。通过教师互派、挂职锻炼、教育集团等有效形式强化教师轮岗交流,参加交流教师达16.6%,其中骨干教师超15%,校级领导轮岗30人,局机关人员科室轮岗9人。
稳步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各类教育质量整体提高、稳中有进,教研部门深入课堂,扎根一线,务实组织各项教育教研活动186次,共听课5000多节。组织20所学校顺利接受国家义务教育质量检测,教育部授于优秀组织奖(全国共4个)。高考成绩在高位运行中有新突破,一本达线率21.9%,二本达线率71.17%。职业教育对口单招本专科达线率100%,其中本科达线率68.05%;职教7个项目参加了省级技能大赛,获得3金、7银、7铜的可喜成绩。天目湖中专的电梯专业服务经济社会的功能不断提升,2014年初成立了溧阳市电梯商会,形成了溧阳市电梯安装技术协会、溧阳电梯产业园、电梯零配件生产企业、电梯整机制造企业等产业链,正在积极筹建江苏溧阳电梯产业研究院、电梯职业学院。
三、突破难点,促进学前教育发展
经费投入持续加强。继续实行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纳入年初财政预算,安排每生210元的公用经费,2015年生均公用经费将提高到360元。2014年,完成了东升实验幼儿园和竹箦中心幼儿园异地新建工程,建设园舍面积达15200平方米,投入资金5100万元。2015年,天目湖中心幼儿园等一批幼儿园改造扩建项目正在规划启动中。
管理机制得到优化。大力推进公办幼儿园独立法人建制工作,在2013年完成8所幼儿园独立法人建制工作的基础上,2014年又完成10所幼儿园独立法人建制工作,实行人员、教学、经费等独立管理。市实验幼儿园首次与房产开发商联合办学,共同创办实验幼儿园分园,放大了优质教育效应。同时,我市积极鼓励并支持民办幼儿园的发展,建立了民办幼儿园创优奖励机制(创成省优质园奖10万,常州市优质园奖5万)和年度等级考核机制(一等奖2万,二等奖1万,三等奖6000元),实施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享受财政生均公用经费补贴政策。
公办编制明显增加。2014年,继续在编外幼师和大学毕业生中招考了30名公办幼儿教师。同时,采取从义务教育富余教师中择优培训、少量转岗到幼教队伍,有效补充师资需求。不断加强幼儿教师的业务培训、学历提高和素质提升,全市学前教育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明显提高。
优质资源扩容增量。2014年年初,我市30所公、民办幼儿园共同结对签约,建立创优帮助机制,全年创建常州市优质园6所、省优质园3所,省优质园比例达53.3%。同时,戴埠镇、上黄镇和别桥镇等3个乡镇申报创建常州市学前教育现代化乡镇,书院巷幼儿园、昆仑实验幼儿园、南渡中心幼儿园、上兴中心幼儿园等10所省示范性实验幼儿园接受了复评。
2014年,溧阳教育事业在强化管理、推进均衡、提升质量、服务民生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整个常州教育发展大局的形势和要求来看,仍然存在着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是教育现代化水平有待快速提升。对照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和要求,我市在办学条件现代化、教育信息化、学校品牌化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不够快,需要进一步完善建设规划,制定实施意见,明确推进路径。
二是安全管理工作存在很大压力。特别是近年来在校舍安全、学生接送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保障长效机制,大力提高公交接送覆盖面,增强安全管理意识,规范安全管理行为。
三是优质教育资源保障仍然任务艰巨。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趋增长,特别是城区的招生压力仍然很大,需要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未来人口变动情况等因素,重新修编全市教育发展规划,增强优质教育资源的保障能力。
2015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完善教育体系为目标,推进教育机制改革,统筹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持续提高教育发展水平,为全面实现现代化目标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