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2015年,我市民政工作在常州市局的关心指导下,在溧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顺应全局新常态,民政改革再深化”的总体思路,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全面深化民政改革,扎实推进现代民政建设,下拨低保、社会福利、抚恤安置等各类保障资金1.65亿元,各项工作展示了新气象,取得了新业绩。率先将协商民主“落地”为基层典型实践,成功推出“百姓议事堂”等溧阳本土民主治理品牌,实施全省现代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创建;率先启动历史地名文化保护工作,出版《历史地名保护名录》;率先启动基层现役军官特困家庭救助,开辟了现代双拥共建新途径;率先推进农村敬老院“一院两制,以院养院”发展模式,实现了农村敬老院向区域性养老福利中心的转变;率先开展医养融合实践,我市民间投资养老机构成为全省首批医养融合养老机构成功典型;在常州市率先社会实施退役士兵选聘村官工作,开启了退役士兵安置就业新模式;率先建立跨部门联合救助机制,“救急难”成为全国试点。
一、2015年工作情况
(一)社会救助体系日臻完善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出台了《溧阳市社会救助实施细则》,从7月1日起,大幅提高城乡低保标准、五保人员供养标准、医疗救助标准等,全年发放各类社会救助金超1亿元。一是开展“救急难”全国试点建设。完善了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健全了主动发现、快速响应和协同办理“三大机制”,各镇均设立一门受理社会服务窗口。同时,创新举措,开设临时救助“绿色通道”,将支出型贫困对象纳入救助范围,对特殊“急难”情况,启动应急救助,先行受理再申报;实施刑事被害人联合救助和特困现役军官救助,扩大了特定困难对象救助范围。二是特殊困难对象救助保障有力。完善困境儿童救助制度,成立了市儿童福利指导中心,困境儿童救助经费纳入社会福利事业资金预算,建立了对孤儿等困境儿童的分类保障制度。建立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大巡查力度,街头主动救助常态化、制度化,确保无民事行为能力流浪乞讨人员发现救助率达100%。三是积极落实防灾减灾工作。建设了救灾物资储备库,组织天目国际村社区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全年在2所学校、8个社区开展地震、电梯安全等应急演练10次。
(二)社会福利事业快速发展
一是孤、老保障工作得到加强。从今年1月1日起,我市散居孤儿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930元提高到1320元,机构养育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1540元提高到1650元。截止10月,共为2.5万名80岁以上老人发放尊老金1468多万元。二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我市现在共有各类养老床位7048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41.9张。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溧政发[2015]48号),起草了《市政府关于加快医养融合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相关养老文件,完成了市社会福利中心建设,老年人寄养区已建成并于6月投入使用。三是福利彩票销售力度增强。截止10月底,我市共销售福利彩票948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23万元,共筹集公益金853万元。
(三)社会综合管理深入推进
一是城乡社区建设取得新进展。社区减负增效和政社互动成效明显,围绕“减负是手段,政社互动是保障,增效是目的”的工作理念,率先提出将“减负增效”和“政社互动”作为整体工作捆绑推进,催生了1+1>2的叠加效应。全市226个社区(村)均建立公共管理服务站、社会组织工作站和居民活动站等“三大站”,共统一清理取消社区机构、活动阵地和挂牌46个,减少社区工作任务或指标23项,取消在社区达标创建36项,取消社区盖章证明26项。二是积极做好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建设。在政策创制方面,围绕“推进协商治理,建设美丽溧阳”的主题,先后出台了《溧阳市建设现代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工作规划(2015-2017)》、《溧阳市2015年度建设现代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实施方案》和《关于加强社区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将独具溧阳特色的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和内容进行系统规范。实践落地方面,大力推广了埭头镇民主“三制”和戴埠镇“百姓议事堂”做法,打造了“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结合的溧阳本土民主治理品牌。三是社会组织管理取得新突破。完成市社会组织培育中心的硬件配备工作,开展社会组织入驻工作,截止目前,我市共登记社会组织724个,平均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9.2个。开展了社会组织评估工作,并实现51%的社会组织获得评估等级。建成溧阳市溧城镇社会组织培育孵化站,该孵化站设在溧城镇福阳社区,大约400平方米,主要为溧城镇的初创型社会组织和公益慈善社会组织提供孵化服务。
(四)双拥优抚安置硕果累累
一是做好常州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的迎检准备工作。对照考评标准,完善了迎检创建工作台账资料。在全市主要交通要道和主城区主要公共场所设立了大型双拥宣传牌和LED滚动宣传版面,在车站、医院、旅游景点等窗口完善了拥军优属优先优惠服务标志和公约,创建准备工作受到常州市双拥督查组的好评。二是落实优待抚恤政策。完善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金自然增长机制,将参战参试人员首次纳入自然增长范围,按照我市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月平均工资13%的比例计发抚恤金。三是落实退役士兵安置政策。今年,我市共接收安置2014年冬季退役士兵376人,参加教育培训人员为335人,参训率89.1%,技能培训结业证获取率100%,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100%,安置率100%;接收春季转业士官2名、退休士官2名,安置率100%。
(五)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一是殡葬改革加速推进。出台了《溧阳市推行文明绿色生态殡葬工作实施办法》。市级骨灰堂二期工程已经完成,下一步将进行骨灰存放架的招标安装工作。二是区划地名管理得到加强。今年以来,共命名道路18条,商贸类地名2个,住宅类地名6个,调整地名区域范围2个,更名1个。三是婚姻和收养登记规范运行。1-10月份全市共办理结婚登记7280对,离婚登记1951对,登记合格率达100%。办理收养登记3件,登记合格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