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2015年,全市民政工作立足“科学服务、稳步提升”,社会救助更显关爱、社会福利普惠度更高、社区工作激情显著提高、社会组织具有活力、优抚安置工作创新深入。
(一)社会救助突出“主动服务”。充分发挥一门受理平台作用,抓好社会救助人员培训工作,为需救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保障群众求助有门。充分利用“救急难”试点机会,进一步完善救助服务方式,在给予急难居民物质帮助的同时,开展生活帮扶、心理疏导、精神慰藉、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服务;鼓励、引导、支持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爱心人士等针对急难个案开展慈善救助,形成“救急难”合力,并且充分利用社工、志愿者资源,促使其参与“救急难”工作,弥补基层人员不足问题。
(二)社会福利突出“更高标准”。积极做好城乡低保、五保保障标准提高工作,保障困难群众生活标准跟得上时代发展。在养老方面以“三个提高”为目标:床位总数提高,实现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40张,其中护理型床位数占比达50%。民营机构数提高。加快天颐谷生态养生养老中心项目、天目湖瑞芝生态老年公寓建设力度,力争实现社会力量和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占比达70%。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覆盖面提高。实现全市城乡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全覆盖,建立社区(村)小型托老所和老年关爱之家。
(三)社会治理突出“活力高效”。在社区建设方面: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丰富协商议题、创新协商形式、加强协商互动等方式,打造具有地方特色、体现时代特征的基层协商民主建设“溧阳模式”。继续以“政社互动”为抓手,推进社区减负增效,提升社区工作人员积极性。在社区组织建设方面:民政系统试水购买服务,带头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良性机制,推进社会组织“去行政化”过程。以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为载体,大力培育社区类、行业类、志愿类社会组织,提升社会组织发展活力。
(四)优抚安置突出“温情关怀”。加强社会拥军、实事拥军,邀请社会组织开展慰问演出,丰富军队文化,让驻溧官兵体会到“家”的温暖;进一步完善退役士兵“订单式”职业培训模式,建立退役士兵就业跟踪服务机制,开展针对性的帮扶活动;组织开展烈士“公祭”、“祭扫”活动,增强烈士家属荣誉感;坚持物质保障和精神抚慰并重原则,进一步增强优抚对象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