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第6期
(总270期)
二○一五年九月六日
执法大队开展东平桥周边流动摊贩专项整治
近日,东平桥周边流动摊点占道经营现象严重,市民反映强烈,对此,大队高度重视,于8月初开展了东平桥周边流动摊贩专项整治,疏堵结合有效提升市容秩序。
一是宣传教育。8月3日至10日,执法队员通过口头宣传、发放温馨告知书和张贴公告等方式充分做好宣传动员和教育引导工作,保证所有流动摊贩能够知晓此次整治事宜,在规定的期限内整改到位。二是集中整治。8月11日至16日,每天由25人以上组成的整治小组凌晨3:30准时上岗执勤,集中取缔屡劝不改的顽固摊贩。同时,大队积极做好疏导工作,与东都市场沟通协调,将市场东侧约100㎡的空地作为自产自销蔬菜疏导点,能同时容纳近百个摊位,疏堵结合解决流动摊贩问题。此次整治共张贴、发放公告180余份,整治流动摊贩300余处,证据先行登记三轮车8辆,宣传教育500余人次,有效改善了周边环境。三是长效管理。为巩固整治成效,实现长效管理目标,大队将日常巡查管理任务落实到责任中队,中队坚持日常巡查和错时定岗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对流动摊贩不留可乘之机,同时加强疏导点规范化管理,积极营造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
溧城镇社区、村委公厕和垃圾房改造近期开工
为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城市品位,满足市民日常生活需求,今年我市决定对社区、村委年代久远、破损严重、设施残缺的公厕和垃圾房进行改造,并将此项目列入2015年我市“为民办实事”的十件实事之一,2015年计划投入455万元,计划对社区、村委60个垃圾房和25座公厕统一改造,由城管局环卫处具体负责实施。
长期以来,我市城中村、社区公厕和垃圾房由属地村委、社区建设管理,设施老旧,管理缺位。公厕大都蹲位少、缺水少电或者无水电、墙体破损污染严重,内部环境不堪入目、臭气熏天;垃圾房年久失修,内置垃圾桶久未更换且破损严重,导致垃圾房周边污水横流、环境脏乱差;加上这些公厕、垃圾房长期无专人管理或者管理不到位,导致内外环境脏乱不堪,有的甚至已经废弃使用,周边群众反响较大。
为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环卫处自今年1月份就开展了前期调研、数据收集,经过多次现场查勘以及改造讨论会,走访了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和周边群众,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最终形成改造方案,公厕内部洁具全部更换,内外墙面重新改造,水电管道重新布置,确保公厕内上、下水畅通,清理并改造化粪池。垃圾房内外墙面砖及地砖满贴,外墙砖色调与周围主色调相配,垃圾房内上、下水畅通。
工程预计11月底全面完工。
老城区绿化改造摸底调研
近年来我市以环境综合整治和绿化美化为抓手,大力实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根据计划安排将对老城区部分区域进行绿化改造建设。老城区绿化改造不仅对城市起到美化作用,还能调节城市微环境,是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民心工程。需各部门齐心协力、精心筹划、真抓实干,争取此项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针对老城区绿化改造,工程科牵头进行了为期三周的区域排查。一是调查摸底。向北门新村、荷花新村等多个老社区分发了150份调查问卷,了解市民对于改造方向及方式的不同意见,听取宝贵建议;二是现场调研。依次查看了燕山菜场绿地、文化新村小游园等多处绿地,测量各处面积,拍摄记录环境特点;三是因地制宜摸索合理的绿化模式。对适宜立体绿化的各式围墙、围栏、楼房墙体、街道景观桥梁等进行立体绿化,以“破墙透绿、见缝插绿”为原则,争取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营造出良好的绿化景观效果。通过全面普查,为更好的完成老城区绿化改造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