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今年以来,我委城市建设工作紧紧围绕“紧跟苏锡常,同步现代化”的目标定位,把握“科学发展,生态优先,努力建设美丽溧阳”的发展方向,以“重大项目突破年”活动为抓手,突出建安培强、道路畅通、旧城改建、城市安居、美丽乡村等工作。抓重点、强管理、优服务,提绩效、促提升,扎实推进了城市建设工作上新台阶。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住建委今年以来所做的工作
坚持突出建安培强、旧城改建、住房保障、城市畅通、美丽乡村建设五大重点工作,迎难而上,创新举措,努力突出重点、主攻难点、打造亮点,推动全局工作不断上台阶。
1、建筑业又创佳绩。挖掘打造“中国建筑之乡”品牌优势,全面启动建筑业总部区建设。今年,全市建筑业预计完成施工总产值585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劳务收入181.35亿元,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47亿元,预计完成地税收入11亿元;新签外经合同7497.59万美元,实际完成营业额6671.3万美元,分别完成年度指标的105.6%和130.8%。今年有7家企业施工产值超30亿元,4家企业超40亿元,2家企业超50亿元(天目、五星),1家企业超60亿元(龙海)。龙海、华能、天目3家企业成功入选“中国建筑业成长性百强企业”,正方园、天目2家企业被评为“全国建筑业先进企业”,4家企业入选“江苏省建筑业百强企业”,9家企业入选“江苏省建筑业双百强企业”,3家企业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施工企业”。创优夺杯又有突破,获1个“鲁班奖”和1个“鲁班奖”参建项目,这是我市连续四年获得“鲁班奖”。同时,获得“全国绿色施工示范工程”3项,全国QC小组二等奖1项,金钢奖1项,获省级优质工程17项,创省级文明工地45个,省级标化工地16个,获国家级工法1项,省级工法10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
2、房屋征收和谐有序。今年共实施房屋征收项目11个,累计完成征收面积30.22万㎡,户数2133户,完成率达98.63%;其中,建校等9个结转地块基本实现清零目标;新启动项目码头水街、燃料公司地块按序推进,已完成年内任务。同时,努力化解征收矛盾,构建和谐征收、依法征收的工作局面,今年以来,有效处置房屋征收工作中的重点历史遗留信访个案9例、集访1例,无新增信访案例,保障了社会和谐稳定。
3、市政建设稳步推进。全年完成市政建设总投资9000万元,完成了建设路东延伸、工农桥、龙虎路桥、清焦桥、241省道与104国道交叉口渠化、世纪茗城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了城市慢行系统、南环路东延伸等项目;对燕山、西门、盛世华城3个菜场实施了提档升级;改造城中二路、三路、南河沿、振兴路等4条背街小巷;完成了花园路、育才路、清泓路等480处人行道修复,全年新增道路面积约85000㎡;南渡天然气门站正式建成,新增天然气用户11143户。
4、城市安居扩面提速。住房保障力度和覆盖面不断加大,出台了新的《溧阳市经济适用住房货币化补贴办法》、《溧阳市市区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更好地保障了城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难人群“住有所居”,全年开工建设保障房4032套,竣工3414套,超额完成省、常州市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为2610户家庭发放经济适用房货币补贴3132万元,为305户住房困难家庭发放廉租房租赁补贴98.5万元。安置房建设量质并举,全年累计投入资金21亿元,开工建设安置房4392套、建筑面积73.36万㎡,目前,东盛苑、盛扬苑、上份村、燕岭茗苑一期安置房已交付。
5、美丽乡村建设推进有力。按照我市《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以“重点培育、以点带面、梯度推进、争创特色”为工作思路,以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为目标,高标准完成了陈家村、大竹棵等6个省级和李家园等2个常州市级试点村建设任务,正准备迎接省级验收。
6、老小区整治逐步推进。老小区整治已列入931工程,今年投资1500万元,对昆仑西苑、大营巷56号、清溪花园、燕山东苑等4个老小区进行综合整治。目前,4个老小区整治任务已完成。道路拓宽5200m;新增侧石4500m;绿化补种3.2万㎡,树圈320个;铺设水管3000m;新建健身场3个;新增停车位1500个、高清监控探头148个、LED路灯196盏。
7、房产管理不断完善。完成办理各类房屋权属登记15560件、抵押登记6065件,办理档案查询15862次,完成326宗的测量,建筑面积237.88万平方米,新建项目白蚁预防手续64项,建筑面积192.7万平米,补签合同105项,建筑面积182.2万平米;对77个工业项目白蚁预防费进行了减免,减免费用197.4万元;完成零星灭治408户;完成各类房屋鉴(审)定199宗,建筑面积8.49万平米;直管公房大中修项目全面完成,其中重点项目27项,日常维修项目15项,涉及房屋19处,住户100 户,建筑面积5752平米。
8、建筑市场进一步规范。依法加强工程建设监管力度,不断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全年新开工施工项目239项(标段)建筑面积375.81万㎡,其中发包147项(标段),累计工程造价56.86亿元,公开招标107项,累计中标金额31.70亿元;累计受监工程353只,面积697.1万㎡,新受监工程170项,面积390.8万㎡,总造价63.35亿元,监督工程竣工验收117次,建筑面积185.7万㎡;放发施工许可证154份;开展建筑市场专项治理50次,发放整改通知书316份,严厉打击了违规违法建设行为。到目前共协调拖欠农民工工资6791.25万元,涉及人员达5427人,没有发生一起恶意讨薪或越级上访事件。
9、服务效能不断提升。一是完善了服务镇区和重点企业领导干部联系制度,明确8名委领导联系服务10个镇区及24家重点企业,主动上门服务,实现纵向服务无缝隙,横向协调无障碍;二是加强依法行政。坚持依法行政,紧紧围绕促进行业发展长治久安,加强市场执法,全面梳理我委的行政权力事项,共梳理出行政许可事项16项,行政处罚、行政确认以及其他行政权力共515项,对58家企业进行了罚款,并补收建设程序规费,确保行政执法准确率100%,公正执法100%。三是继续开展建设服务现场办公活动。每星期由一名委领导,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到镇区现场解决问题,得到镇区和企业的高度赞扬;四是规范工程建设手续办理。根据市《重点项目建设审批内部流转(预审)制度》,办理了市重点项目大流转审批手续14只,发出施工许可证补办联系单60个,补办房产证23份。五是为进一步促进我市建筑业转型升级,结合我市建筑业发展现状,制定了《关于促进我市建筑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
10、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加强制度建设。由党委书记与党政副职签署《党政副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委党政一把手与委属各支部书记及行政负责人签署《党风廉政责任书》,通过风险点排查和分析,最大限度地降低权力岗位职工的履职风险,有效遏制和控减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二是强化队伍建设。把防止腐败和轮岗交流提升能力结合起来,根据干部的特点专长和科室职能、专业要求,对5名支部书记进行了交流轮岗,人尽其才。三是规范资金使用。出台了资金使用和监管的制度,进一步规范资金的使用、支出,杜绝巧立名目、造假套用资金等现象的发生。今年事业单位总支出同比下降20%,业务招待费下降59%;外办总支出下降30%,业务招待费下降65%。同时,对相关部门科室离任领导进行审计,进一步杜绝了职务犯罪的发生。
11、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按照市委“高起点筹划、高标准展开、高质量推进”的要求,党委坚持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的活动主题,以领导班子、班子成员和部门领导班子、中层正职干部为重点,组织31个基层党组织,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先后组织各类学习 18次,召开教育实践活动推进部署25次,征求意见建议262条;党委查摆“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14条,从5个方面分析了“四风”问题存在的根源,明确了6个方面的整改方向,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建立了转变工作作风、加强机关建设、推进事业发展等方面10多项制度,推动了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的科学发展。我委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做法先后7次在溧阳电视台和《溧阳时报》上报道、8次在市委《活动简报》上刊发,圆满完成了教育实践活动。
二、工作存在问题
今年来,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建筑业转型升级步伐缓慢,现代企业管理、科技创新有待进一步提高,急需培育以特级资质为龙头的骨干企业;二是随着旧城改造力度的加大,征地难、拆迁难、成本高、安置房源少、安置房建设滞后,过度难、时间长矛盾比较突出;三是城市建设档次不够高,缺乏精品、亮点工程;四是提升物业管理水平的办法还不多,物业管理矛盾多、“收费难、管理难”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五是建筑市场、房地产市场秩序不够规范,乡镇违法、违规建设没有得到根本扼制,依法建设难度大;六是部门服务需更进一步加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所有这些问题需要认真面对和思考,采取有效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