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今年以来,面对新常态下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我委紧扣市委、市政府和常州发改委“重大项目深化年”活动部署,把握“稳中有进”的总基调,强化运行管理,加大要素保障,破解发展难题,全市经济总体企稳回升。1-6月,全市完成GDP342.78亿元,增长3%;服务业占比4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69亿元,增长8.1%;工业销售收入795亿元,同比增长1.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9.6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工业投入178亿元,同比增长4.4%,服务业投入61.4亿元,同比增长14.4%;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外资2.35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0.78亿美元。半年来,我委的重点工作可概括为“四个注重”:
一、注重整体谋划,推进改革创新
一是牵头计划分解。在深入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准确把握全市未来发展支撑条件的基础上,完成《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15年计划安排意见》报告,编制下发《溧阳市2015年主要经济目标与重点项目》。二是推进规划编制。完成《溧阳市“十三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思路研究(征求意见稿)》;梳理“十三五”时期溧阳市重大项目96项,其中重大基础设施项目45项、重大产业项目25项、重大民生工程26项;研究提出溧阳市“十三五”重点专项规划28个,并全面启动新兴产业、能源、服务业等多个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三是公布清单目录。为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根据上级部门取消、下放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的要求,及时落实事项调整,制定并发布《溧阳市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5年本)》、《溧阳市涉企收费“三目录三清单”》并通过市政府网站和我委网站予以公布。四是“阳光发改”系统运行。按照省发改委统一部署,在常州发改委的关心帮助下,7月份成功开通“阳光发改”系统平台,现在我委审批、核准、节能评估等事项全部实现网上运行,真正做到“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二、注重项目建设,积蓄发展后劲
一是推进项目建设。在今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严格落实项目责任制,完善项目服务体系和制度建设,上半年分阶段配合市领导以重大项目调研、督查等专题会议等多种形式,协调各方上下联动全力推动项目建设。今年我市确定市级重点项目165个,项目总投资797.6亿元,年内计划投资221.1亿元。其中常州市级重点项目10个,总投资320.7亿元,年内计划投资70.5亿元。国药药物制剂生产项目为省重点项目。1-6月,市级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3.9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28.92%; 10个常州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4.8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49.36。二是严格项目审批。把项目审批和向上转报工作作为服务重点项目建设的有效抓手。1-6月,我委共审批项目44个,计划投资17.6亿元;核准项目11个,计划投资25.9亿元;备案项目93个,计划投资93.1亿元。 三是强化项目储备。重点储备我市成长性、支撑性、平台性的重大项目,尤其注重产业项目“六个一批”、社会事业基础设施项目“四个一批”。至6月底我市共储备重大项目44个,总投资662.09亿元。其中重大产业储备项目35个,总投资562亿元(内资374.2亿元,外资31.3亿美元);重大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储备项目共9个,总投资100.09亿元。
三、注重转型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一是服务业发展提速增效。2015年排定服务业重点项目20个,项目总投资169.2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2.55亿元,其中列入省“十百千”项目5个,常州市重点项目1个,常州市服务业重点项目12个。上半年,我市江苏苏浙皖边界市场发展有限公司被列入常州市服务业创新型企业,目前我市已有7家常州市服务业创新型企业。继续推进主辅分离工作,1-6月,共完成分离企业14家(其中亿元企业9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并对去年的6家分离企业进行政策兑现。在浙江大学成功举办服务业领导干部和重点企业负责人培训班,提升了服务业工作管理水平。二是能源发展加快推进。推进北片区热电联产项目,该项目投资3.9亿元,建设3台110吨/小时燃煤锅炉和2台15兆瓦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及相应辅助设施,已获省发改委核准同意建设。推进南部片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5.7亿元,建设规模2×40兆瓦,项目采用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方式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该项目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通过专家评审会审查。积极向上争取光伏发电新增建设规模,充分利用河湖滩涂、鱼塘水面等空间资源,科学布局,有序引导,推进光伏项目建设,为我市江苏华朋集团投资的别桥30兆瓦渔光互补项目和中利腾晖公司投资建设的埭头20兆瓦农光互补项目争取到省发改委下达的2015年度光伏发电新增建设规模计划,其中埭头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并计划于9月份底并网发电,别桥项目预计8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年底并网发电。严格节能审查,对于单位增加值能耗不符合现代化指标要求的项目一律不批。1-6月,全市共有45个项目完成节能登记表备案,有7个项目完成节能报告书(表)的审查批复。三是工业发展提档升级。配合常州稳步推进“十大产业链”建设,我市列入常州市十大产业链重点项目有10个, 计划总投资216.75亿元,年内计划总投资55.5亿元,1-6月份完成投资26.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47.39%。7个新建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特种电缆项目主体工程已竣工,设备安装调试也进入尾声。积极申报创新平台,组织江苏上上电缆申报2015年江苏省军民融合发展专项资金,目前已通过了专家组评审;组织常州乔尔塑料有限公司申报“江苏省热固性新材料工程中心”;组织江苏天麒特种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苏力乐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申报“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
四、注重价费监管,维护民生利益
一是强化价格监管。强化粮、油、农资、能源等主要商品的价格监测,及时做好每月、季度、半年度的价格动态分析并对异常情况发布预警信息。积极审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成功将“城中村居民管道天然气保障工程”列入2015年十大为民办实事工程,让“城中村”居民用上低价、安全的管道天然气。二是深化收费改革。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关于加快推进价格改革的决策部署,认真做好收费单位收费情况和收费统计工作,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的收费监管。落实上级关于停征和免征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政策,涉及我市取消的有征地管理费等3项,暂停征收的有企业注册登记费等3项,对小微企业免征的有土地登记费等15项。三是突出监督检查。保持市场价格常态监管,加强重要节假日的市场巡查,强化对食品、餐饮和旅游景点、车站、停车场等行业的监控,打击价格违法行为。1-6月份受理价格咨询和投诉 12 起,回复率和办结率达100%。四是开展价格鉴证。以“服务司法、服务社会、服务政府、服务系统 ”为己任,配合公、检、法、司等部门做好涉纪、涉案、涉税鉴证工作,1-6月,共接受委托760起,价格鉴证金额达826.69万元。
下半年工作思路
今年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启之年。今年的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我们的改革发展任务繁重而又艰巨。下半年,我们将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在提升质效上求突破、项目推进上见实效、狠抓落实上下功夫,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全面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下半年的工作主要着力抓好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对国家和省市层面顶层设计的改革,密切关注动态和进程,在实际操作层面,扎扎实实落实到位。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价格改革,做好中心镇行政审批事项下放的对接工作,确保国家和省级下放的审批事项能够接住管好。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稽察,增强政府资金对转型发展的引导和推动作用。积极谋划新型城镇化建设,把省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任务中的“创新农业现代化发展体制机制”和“强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溧阳的工作抓手,加经推进落实。进一步推进部门简政放权,按照“三集中三到位”原则,实行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全部进窗口办理,所有审批事项在“三合一”和“阳光发改”系统上运行,强化对权力的监督管理。
二是深化发展战略研究。强化经济运行分析,按季做好国民经济发展、重点项目推进和价费管理等情况的监测、分析、预警和对策工作。深入推进“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对上的衔接汇报工作,完成溧阳“十三五”规划纲要送审稿,为明年人代会审议做好准备工作。同时,完成能源发展、农作物秸秆利用、物流、健康服务业、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等多个专项规划,将专项规划与综合规划紧密结合,做到多规合一,真正绘制溧阳发展的“新蓝图”。
三是全力突破重大项目。强化对重大项目的跟踪管理,及时、准确把握项目最新动态,深入责任单位和项目现场,分析、破解项目推进瓶颈。继续推进重点项目领导挂钩制度、推进会和检查制度,及时分析、总结、汇报项目进展情况,全过程动态跟踪督查,保障165个市级重点项目,尤其是10个常州级重点项目和1个省级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展。在项目推进中,注重于部门之间、与上级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共同参与项目运行联动机制,主动争取政府同级和上级部门的支持,确保各项目顺利实施。
四是紧抓服务业提质增效。紧抓常州编制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的机遇,做好我市空间规划布局,争取苏浙皖边界市场集聚区列入常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天目湖旅游休闲集聚区列入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推进主辅分离工作,确保分离一批、见效一批,年内争取完成常州下达的分离高新技术企业18家、物流回流企业6家的任务。组织好“2015溧阳—香港城市产业推介会”和上海、杭州等地的服务业招商活动,争取引进一批重大项目。
五是大力推进能源发展。加强对已批项目的监管和服务,加快富春江热电、弘博热电项目建设进程,逐步关停热网覆盖区域内燃煤锅炉。做好华朋集团渔光互补和中利腾晖农光互补两个项目的跟踪管理,确保其在年内全部建成并上网运行发电。根据省市统一部署,做好全市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年内完成昆仑热电有限公司煤电节能减排升级改造工作。继续严格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工作,对于未经节能评估和审查的项目,一律不得业扩报装接电,一律不准开工建设,建成后未通过验收的项目,一律不得投产。
六是切实维护价费秩序。启动供水、供气日常经营成本监审,年内完成水、气阶梯式价格改革。加强农资价格监测,强化夏、秋粮收购价格监管,落实粮食保供稳价措施,积极开展专项调查,引导农民增收增效。落实各项价格改革措施,落实清费减负政策,强化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切实加强收费事中事后监管。加强小区物业、停车收费监管,开展药品市场价格和资源性产品价格专项检查。
2015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