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为加快互联网与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深度融合,发展便民服务新业态,不断探索公众参与的网络化社会管理服务新模式,加快政务新媒体发展,加强政府与公众沟通交流,提高政府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和公共政策制定的响应速度,现就建设“中国·溧阳”微信政务平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目标定位
以“服务大局、心系群众、公开透明、加强互动”为工作原则,以“权威、正面、传递正能量”为工作宗旨,以“讲好溧阳故事、推广溧阳品牌”为工作目标,建设“中国·溧阳”微信政务平台。通过该平台进一步拓展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及时准确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群众关切和社会热点问题,在溧阳互联网传媒中唱响主流声音。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政务互动,提升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和为民服务水平。特别是针对突发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依法依规进行信息发布及相关政策解读,积极发挥解疑释惑功能,有效引导社会舆论,为溧阳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同时,通过微信平台展示溧阳经济、社会、旅游、文化等各领域面貌,吸引海内外各界人士对溧阳发展关注、关心,扩大溧阳知名度和影响力,将平台打造成宣传溧阳的名片和对外交流的窗口。
二、运行模式
(一)栏目设置:设置时政要闻、社会新闻、部门信息、人文历史、溧阳旅游、溧阳企业、便民信息、科普知识等栏目。着重公众关注的话题和政府需要表达、传递的主题。
(二)发布形式。按照微信的语言表达特点,选用时下时尚、大众、地方的热门话语,除必要的时政新闻外,尽量不使用报告式文体,活用表情、图片,让严肃的政府面孔“人格化”,吸引更多网民关注,拉近政民距离。
(三)发布周期。原则上每日发布1期。以“栏目+标题+正文”的形式,并配发图片。每个工作日发布5条以内,节假日发布2-3条,遇有突发、重特大事件则视具体情况调整。
(四)资源整合。加强微信矩阵集群建设,在“中国·溧阳”微信平台下以链接方式,整合全市各部门、新闻媒体、社会组织等与群众生活相关的微信平台资源,在应对突发事件、宣传工作成效、在线服务群众等方面发挥集群放大效应。开设微信的部门要主动与市政府办公室对接,将本部门的微信平台纳入“中国·溧阳”微信平台中。
三、工作机制
(一)协调机制。成立“中国·溧阳”微信政务平台工作小组,成员由各镇(区)、市政府工作部门,并邀请部分党群部门、条线直属单位、相关民间团体组成(名单附后)。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政府办公室,负责平台建设的总体策划、组织指导、统筹协调和队伍建设。
(二)运营机制。“中国·溧阳”微信政务平台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由外包服务商负责具体运营。服务商要采选优质稿件,注重平台界面的美观,加强公众号的推广,做好平台的维护管理和安全防范工作。
(三)联动机制。“中国·溧阳”微信政务平台工作小组成员单位共同承担联动机制建设工作。一是共建政务平台。推动各镇(区)、部门开通微信,特别是涉及直接为民服务的部门。二是明确专人负责。开通微信的各镇(区)、部门确定分管领导和专职联络员,形成沟通顺畅、协调高效的发布工作网络。三是规范信息采集报送。溧阳广播电视台每天负责提供2篇以上的时政要闻、社会新闻或部门信息供平台选用;市志办、文联、文广体局、旅游局等部门负责人文历史、溧阳旅游等相关栏目策划及供稿;市公安局、教育局、交通运输局、水利(水务)局、人社局、气象局以及供电、供水、天然气、通信等单位负责便民信息的策划和供稿;市经信局、市场监管局、工商联等部门负责溧阳企业栏目的策划和供稿;市卫计局、科技局等部门负责科普宣传类栏目的策划和供稿。其他部门要积极主动策划栏目、提供稿件。策划的栏目、提供的稿件将列入政府网站信息内容保障工作考核。
(四)审核机制。“中国·溧阳”微信政务平台信息发布实行分级分类审核,确保权威性、安全性和公信力。一是日常发布信息审核由市政府办公室负责;二是溧阳广播电视台提供的新闻类信息由分管台领导负责审核;三是突发公共事件和热点敏感问题信息发布要按照“涉事责任部门作为第一责任主体发布第一声”原则,如果是责任单位明确的,由涉及的镇(区)或部门及时向“中国·溧阳”微信平台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发布口径,由“中国·溧阳”微信平台根据小组授权及时转发。如果责任单位不能明确为一个部门的,由涉及的相关部门协调共同起草发布口径,报市新闻办核稿后,再经市政府办公室审核发布。
溧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