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天目湖是全市最大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其中沙河水库为燕山、南亚、戴埠三个自来水厂供水;大溪水库为社渚、周城、南渡、清溪四个自来水厂供水,受益总人口约60万人。
一、近年来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系列要求,以五大类十八项工程建设为重点,全面开展水源地保护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
1、强化组织领导。组织架构不断巩固,成立了天目湖水源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和天目湖水源地保护办公室,出台了《天目湖水源地保护实施方案》和《天目湖2016年村级水源地保护考核办法》,建成溧阳生态环境保护警示教育基地。科技合作不断深化,与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围绕保护重点开展了一系列课题研究,为天目湖水源地保护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2、强化基础建设。在全市率先建成2000吨/日的污水处理厂1座、污水泵站7座、污水总管网75公里,有效处理了沿湖宾馆污水以及居民生活污水。建成平桥至小陈庄的污水输送管线11公里、1500m3的集水池1座,顺利将平桥集镇污水输送至天目湖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截止目前,已投入2100万元,完成沿湖村1.2万余户的生态户厕改造;按照“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统筹处理体系要求,建设垃圾中转站2座、垃圾房(投放点)513座、购置垃圾桶2038只、配备拖拉机31辆、汽车5辆,对生活垃圾行进统筹处理,年处理垃圾达1万余吨。
3、强化源头管理。先后关闭矿山宕口23个、轧石生产线32条、高尔夫球场1家,搬迁工业企业4家、取缔养殖企业3家,并且对关闭的矿山宕口实施了生态修复。同时,会同广德县邱村镇开展联合行动,关闭天目湖上游(广德县邱村镇)周边的5家采石宕口和4家轧石厂。
4、强化水源涵养。成功创建天目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和天目湖国家森林公园。累计完成退耕还林22693亩、退渔还湖6477亩;完成沙河、大溪两大水库第一山脊线内18371亩山林的封山育林工程。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广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工程。
5、强化水环境整治。水源地保护工程扎实推进:①湖体生态清淤工程。清淤面积达3.78平方公里,其中:Ⅰ期清淤面积1.76平方公里,清出污泥约47.97万方,Ⅱ期清淤面积2.02平方公里,清出淤泥约55万方;Ⅲ期清淤扩容工程(2013起实施),拟清淤176万方。②生态拦截工程。先后在中田河建设9道滚水坝,有效缓解中田河来水对天目湖水质的影响;建成下宋圩滚水坝工程,该工程可拦蓄停留水量90.3万立方米,形成水面积53.43万平方米,湿地面积近30万平方米,对涵养入湖河道水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③生态修复工程。完成了沙河水库上游平桥河、中田河、杨村河、徐家园河总长8公里、两岸各15米范围的林草修复;实施了杨村河、桂林村、凌峰生态园、天目湖农业生态园7个塘坝、2355米生态驳岸;完成了凌峰生态园出口河道、杨村塘坝低洼地、三胜竹塘等三处480立方米生态反硝化试点建设。
6、强化日常监管。实行项目会商、会审制,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天目湖流域内凡与水环境保护有关的新、改、扩建项目一律实行会商、会审准入。对不符合规划、影响水环境的各类项目,坚持做到“六个不”:即不洽谈、不签约、不评审、不审批、不供地、不实施。同时,成立了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中队,依法查处偷盗水库渔业、临湖面开发、违章建设等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实行网格化管理,与水源地内各行政村及旅游、餐饮、农业等企业签订水源地保护责任状,把监管责任落实到人头、到节点。
二、今年工作推进情况
今年以来,我镇紧紧围绕市政府《2016年天目湖水源地保护工作重点》要求,认真落实天目湖水源地保护各项工作任务。
1、基础建设有序推进。天目湖流域生态观测研究站完成土建工程;湿地公园道路、码头等基础设施工程完成20%;梅岭等4个村的生活污水收集工程完成18%;平桥污水管网改造工程、两大水库周边10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收集工程、平桥石坝生态带建设工程进入招标程序。
2、水源涵养深入实施。完成毛尖、三胜、观山退耕还林190亩;完成临湖面300亩桂林茶园和85亩开心园、35亩世外桃园农庄收储工作;完成洙漕河湿地建设200亩;完成退鱼还湖复渔整治300亩;完成1500亩退耕还林土地流转工作;完成天目湖临湖面林相改造494亩;栗园湿地建设工程完成60%;关闭轧石场1家。
3、日常监管持续加强
(1)加强村级考核。出台了《天目湖2016年村级水源地保护考核办法》,将村级水源地保护工作纳入村定额干部岗位责任制考核,与生态补偿资金、村干部的工资、工作考评直接挂钩,奖优罚劣。
(2)加大宣传力度。联合天目湖小学开展“我为天目湖水资源能做点什么”系列宣传活动;完成了“溧阳生态环境保护警示教育基地”建设工程。
(3)加强巡查监管。定期召开镇水源地保护专题推进会,听取科研单位和职能主管部门的意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施定期巡查、专项巡查、联合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今年已处理破坏天目湖水环境事件15起、偷盗鱼行为212人(其中经济处罚41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抓源头治理。完成平桥集镇污水管网建设和天目湖周边自然村生活污水收集工程。深化与广德县邱村镇的协调合作,进一步强化安徽境内60km2天目湖水源地管理。提高项目建设环境准入门槛,严禁影响水环境的各类项目落地。对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已建、在建项目,实施长效监管,确保达标排放。
(二)抓中间调理。一要完成东园路、中田河沿线1500亩土地植树造景、栗园300亩湿地建设;实施350亩的茶园收储;推进天目湖临湖面林相改造二期工程。二要实施沙溪河河口和倪家坝库湾湿地工程和中田河下周桥拦蓄坝工程建设;实施洙漕河、郑家河综合治理工程。三要完成湿地公园科普馆、服务中心等配套建设工程。
(三)抓终端护理。以生态观测站为平台,深化与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科技合作,开展流域坡地茶园氮、磷拦截和合理耕作等技术研究。进一步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对饮用水源地保护范围内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整治和打击。
(四)抓综合管理。一是加强宣传,切实增强全社会饮用水源地保护法律意识。二是落实责任,进一步加大水源地保护工作的力度。三是严格考核,将考核实绩与生态补偿资金、干部待遇直接挂钩;将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对水源地保护考核不达标的部门和村主要负责人在各类评先评优中实行“一票否决”。